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9-08-11赵晓岚

考试周刊 2019年52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目标要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承担的教学任务。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让小学生从小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 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展与深入,物质、信息、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比如洋节日盛行、西方思潮蔓延等,致使小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自我发展与源远流长的根基所在,传承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也是促进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利用语文教学帮助学生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就能够防止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文化的优质发展。

(二)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古诗词经典等,无不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内容。如通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教学,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教学,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等等,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质修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 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地方文化的时代重任

地方传统文化是根植于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语文教学开发利用的宝藏,如非物质文化、民间故事、打油诗、山歌、风俗文化、历史古迹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热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实践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文化的观念,组织学生集体过节,参观文化古迹,收集民间文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勇于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味传统文化,提高能力与觉悟,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一) 加强汉字的多样化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环节,汉字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每个汉字都有其演变的渊源,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呈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培植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积极情感。如教“雨”字时,首先运用PPT展示“雨”字的甲骨文,并问: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像天上下着雨!”然后讲:现在我们学的“雨”字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是经过从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不断演化而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再让学生使用毛笔,以书法的形式教学生掌握“雨”字的书写笔顺。利用以上多种教学手段,赋予了汉字生命化的教学过程,灵活多变地使学生对“雨”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二) 强化教学情境创新

单一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应试化的传统文化教学使传统文化知识化严重,缺乏对学生的精神陶冶,没有真正起到内化素质、培养民族情感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多元情境中,让传统文化呈现出其无限的魅力和感染力,使传统文化能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其一,音乐化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资源,如利用歌曲、戏曲、背景音乐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比如教授《明月几时有》时,选择歌手王菲的歌曲,不但可以让学生十分轻松地记住诗词内容,还能够通过歌曲领略到古诗词的音乐美。其二,可视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影像、图片材料,让学生能够在可见的情景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比如在教授《盘古开天地》一课时,选用视频以及图片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理解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民族精神。其三,模擬化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或场景模拟,比如教授《论语》时,组织学生模拟孔子讲学的情境,在模拟“讲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认真学习《论语》内容。

(三) 强化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些与自然界季节更迭、祈求丰收、崇敬英雄、谈情说爱、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关系的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体现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教学中结合本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比如利用古诗《元日》介绍春节文化,利用《牛郎织女》介绍七夕节文化,利用《嫦娥奔月》介绍中秋节文化等,让小学生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另外,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往往包含有民族传统艺术活动,如春联、灯谜、赛马、秧歌、戏曲等,利用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到传统艺术实践活动中来,是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简介:

赵晓岚,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许堡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