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素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8-07高冉

记者摇篮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

高冉

【摘 要】社会化媒体的日常化使用改变了中国的传媒生态,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接替网络,成为新的“人的延伸”,媒介素养内容亦应进入“社会化媒介素养时代”。社会化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课程应通过媒介隔离与媒介使用统计法进行课前热身,使用参与式的教学课堂形式,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案,注重应用与过程相结合的课程考核。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大学生群体   媒介素养   课程改革

互联网经历了从机器与机器间连接,到内容与内容的连接,再到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逻辑发展阶段。其中,在人人连接的逻辑下,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者们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社群工具的开发上,应用商店中的社会化工具因此而俯拾皆是。社会化媒体构筑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流环境,大学生群体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平等地发布信息、参与对话、及时沟通,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受模式。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高校应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化媒体下的媒介素养要求。

一、社会化媒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

社会化媒体的日常化使用改变了中国的传媒生态,当下中国的媒介生态环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把关人”缺位下的信息要素缺失

就信息来源的角度而言,人人可推送消息、发表意见的社交媒体,进入到了UGC的生产阶段,即由非专业组织(即用户)生产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的社会民生动态往往混杂着一些未标注明确消息来源的评论性内容,无法追踪最初的消息渠道。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往往追求简洁明快,简化了新闻的构成要素,新闻的来龙去脉不再清晰,其间被断章取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信息搬运”中版权意识模糊

从信息内容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中转载的非原创内容易产生版权纠纷,如果不加引导,沉浸于社交媒体中的青年学生习惯性“拿来主义”,转载而不注明出处,或未经允许而擅自“搬运”到其他媒体平台,导致社交媒体中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

3.“沉默螺旋”下的批判思维弱化

从信息接收的角度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消遣娱乐、进行人际交往,由此形成一定的自我认知和价值理念。网络“观点市场”中的意见和评论,在这类群体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深远。受众基于自我认同的需要和解决“认知失调”所带来的不适感,倾向于在观点中“随波逐流”,进而导致从众心理形成、批判性思维弱化,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对普遍。

二、社会化媒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的媒介环境,学者们通常将媒介素养视为传统的听、说、读、写素养在报纸、广播、电视时代的延伸。他们认为,除听、说、读、写以外,构成媒介素养的内容还包括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批判性地观看影视、广告等视听媒体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内容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能够初步使用技术生产信息的能力,笔者姑且把彼时称为“传统媒介素养时代”。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媒介素养”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最初信息发布的Web1.0模式朝向基于用户网络互动的Web2.0模式转型。专家认为,新时期的网络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媒介使用、信息消费、信息生产、社会交往、社会协作、社会参与等六个方面的素养。媒介素养内容的延伸,将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了“网络媒介素养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接替网络,成为新的“人的延伸”。手机更是成为大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接入互联网的主要端口。相对于以往的媒体环境,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各类APP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应用,媒介内容生产由此正式进入UGC时代,媒介素养内容亦应进入“社会化媒介素养时代”。

紧跟传播媒介发展的趋势,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认知也应进入新的阶段。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参与传播的障碍减少,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作为社会的活跃力量,大学生群体学习适应性强,能够深切感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快速掌握新兴社会化工具的使用方式,成为新媒体使用者中的中坚力量。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愈来愈依赖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流通、交流互动方式,并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为方式。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接触频率较低,学习、生活严重依赖手机,并偏向于社交工具提供的休闲娱乐功能,对新媒体所能提供的数据分析、整合信息、提高认知等功能所用甚少,整体利用不够合理;识别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社会化媒体下《媒介素养》课程改革

为构建一个风清气正、开放有序的网络空间,高校利用《媒介素养》课堂,培养社会化媒介环境下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发布者以及未来的准媒体工作者势在必行。

1.课前热身:媒介隔离与媒介使用统计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盧汉曾经发问“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人们猜测“不知道”。鱼的生存由水决定,只有在没水的状态,鱼才会感觉到它的处境。人与媒介的关系亦是如此。如今,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学生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教师可采用实验性方法,要求学生开课前的周末与媒介隔离一天,彻底断绝与所有媒介的联系,体会自身与媒体的依赖程度。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要求学生日常通过时间管理工具统计自己的媒介使用情况,总结自己在各类媒介平台上的时间花费,并由此反思媒介的使用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2.课堂形式:参与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出适应于社会化媒体UCG形式的课堂模式,即学习内容不再是由教师灌输,而是由学生参与提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小组讨论、确立本组选题,并提交至班级授课平台展示,各小组可针对对方小组的选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提供案例予以辅证或反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采用参与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以下选题:“媒介呈现”“媒介事件”“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产品”“传媒产业”,要求各小组结合自己的媒介使用感触,谈谈对以上术语的认知。各小组在辅证、反证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在吸收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分析、评价与反思,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参与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搜集资料时所进行的分辨和整理过程,指导学生寻找权威的信息渠道,使用高效便捷的网络搜索方法,对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验结果证明,学生并非完全不具备信息判断能力,亦并非理论研究中“中弹即倒”的个体,教师无须过分采用保守的态度,“手把手”帮助学生过滤信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个性化的解读和清晰的见解也反映了他們潜在的批判能力。

3.学习方案: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让全体学生以同一目标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学习,其背后的支撑理念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而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社交工具时代,学习共同体可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创建共同学习平台,构建合理的竞争机制,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群体动力的功效,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学习共同体本身即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媒介传播环境,共同体的学习者即为媒介的参与者,共同体中的学习资源即为媒介传播的信息。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立足于媒介素养基础之上的以教育主题为载体的媒介实践活动。

4.课程考核:注重应用与过程的结合

媒介素养课程属于理论课,在卷面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尽量缩减纯理论知识点的比重,侧重于对日常生活中媒介现象的理论化解读。通过案例分析等应用类题型,考查学生用理论解释传播现象、呈现社会传播规律以及理解社会本质的能力。在课外考核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化工具的功效,通过建构“网络学习共同体”,监控各学生课题组的讨论过程,充分调动小组竞争的积极性,通过积分的形式进行小组、组员排名,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灵,张舒予,魏三强.论“融合式媒介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1):36-43.

[2]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2):152-156.

[3]朱立达,常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记者,2018(08):70-72.

【课题项目】:2017年度南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下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编号:2017-JXYJJX-05)。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