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

2019-08-06杜素华马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培养策略

杜素华 马娇

[摘 要]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充分认识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剖析新媒体对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当前社会最前沿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之意”,也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表现,更是涉及民族和国家希望和未来的头等大事。

新媒体是新的传播媒介的总称。与传统媒体相比,以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快捷、交互和传播广泛等突出特征,是大学生接收信息和相互影响的平台。可以说,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渠道。目前,高校已经开始发掘探索新媒体对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深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抢占高校意识形态高地。

1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根据2018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的互联网用户在2018年上半年的人数为2968万。较2017年末增长3.8%,手机网民占比达98.3%。通信、搜索、新闻和社交应用成为最高频应用。随着新媒体发展,大学生能够通过电子产品媒体等快捷、迅速、广泛地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新闻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实现了实时、双向、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传递,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互动的交流,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上的主角”。新媒体突破了以往教育模式对场所和时间的限制,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就不可避免地发挥和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弘扬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舆论引导,使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加便捷而又复杂的育人渠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负面信息的传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新媒体信息呈现无序和碎片化,“负面能量”信息包括色情、暴力、反动、商业虚假信息等泛滥,西方舆论渗透、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价值观念上的碰撞,产生迷茫的心理,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应的价值判断能力,面对不良信息诱导,更容易产生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二是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动摇了传统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茫、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迅速,降低了大学生对课堂教育的依赖,多元价值观信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和课堂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是开放的平台放纵了言论自由。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交流信息平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种网络环境是一种完全虚化的环境,没有界限,为了噱头和利益,不法分子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与道德约束,高校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错误价值观传播容易扩大和引起群体性价值观错误。

3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充分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克服不良影响,高校必须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是强化课堂教育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化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政治优势,意识形态相关课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信仰。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的基础上,它是非神性的、非宗教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强调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分析学生个体与群体心态特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更要尊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学术探索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就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一方面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支撑,抵制各种社会思潮和有害价值观的泛滥。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化、大众化,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和践行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第三次飞跃。高校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是大力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空间秩序。高校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尤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整合新媒体,建立“融媒体”大平台,规范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制度和网络媒体宣传报道,把握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导向,全面覆盖高校大学生群体等。同时,加强新媒体平台监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坚决抵制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言论。

四是充分发挥新媒体自身的优势,搭建绿色校园网络平台。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通信网络,利用新媒体的便捷传播功能向校内学生发送信息,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网络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网络新媒体氛围。

4 结语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压肩,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对于民族、国家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研究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探索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应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存凯,夏卫东.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江汉大学学报,2011(06).

[2] 郁树廷.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2011(07).

[3] 张利华.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2).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培养策略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