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力拖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规划的探讨*

2019-08-06刘书君郭华杰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验室实训

王 玲 刘书君 郭华杰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转变,有力地对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大纲的改编敲响了警钟——职业教育深层次的改革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应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放在首位,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尺度,力求够用即可;尽管如此,职业学校总还是难以让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焕然一新,这需要在一段时间里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中注入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另外,作为高职教育前身的中职教育,哪有符合现在职业教育的实验实训条件,即使有一些,也是周边相关企业(电力部门)经技改后施予我们的“赠品”。再加上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完全不依托于其他相关行业,一改过去的依承关系,让其“自生自灭”,此时,教育部门又没有及时配套相应政策,这样,就把职业教育孤零零地推上了自谋其生之路,它的发展、壮大可想而知。

现在的职业教育虽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加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也出台了不少助推政策,但对于一个偌大的国家,具体实施起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于是,我们只能自力更生,立足于实际:一改过去“一块板”上的实验,通过规划设计,做成现在初具规模的电力拖动实验、实训室。如(图二)。

一、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

(一)实验台的结构

该实验、实训室可以满足我们系电专业大部分基础课的实验实训之用;为了让该实验实训室充分发挥它的的功能,在建设过程中,很多设备都考虑要具有通用性、灵活性和耐久性。如电拖实训室(图二):每一个工位都分为工作台和操作面板,工作台上分别安装了组合按钮、端子排,操作面板上也分别安装了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以及端子排,横竖端子排压接点互为备用。每个工位的面板上分别水平排列着两台接触器和两台热继电器,中间安放一台中间继电器;安装两台接触器和两台热继电器是为了增加触点,增加控制对象,这样,有了中间继电器的配合,在有效利用各设备及其触点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多台电动机的操作和控制,如多台电动机的异地控制、多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和顺序停止等(如图三;图3-1、图3-2是两台电动机另外两种控制电路图)。在操作面板的上部,并排安装了电流表和电压表计以及指示灯。各器件上的接点都一一引到端子排上来,这样就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的拧螺钉而导致损坏;每个操作工位上方都各自安装了一把刀闸,用于控制整个工位上的设备、表计的工作状态;现在的实验室里放着的柜台式操作工位,操作起来轻松、灵活,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二)实验室的内部结构

根据规划和设计,每个工作台长1.4米,宽0.7米,工作台台面高0.7米。在一个120平方米教室里,可以摆放20台这样的设备;两边各靠墙壁摆放,中间背靠背排列,这样,中间还可以空出两个通道,在通道上铺上绝缘垫,这便是现在电机与拖动实验实训室模型。按这样的实验室规模,可以满足40人的教学班级同时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在教室的一端,可以装上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一个完整的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的实验室便产生了。

二、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的作用

(一)应用信息化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原来的实验实训教学,基本上是让学生按所给任务,一成不变的将每一根导线按要求连接好,然后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长此以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不愿意学习。现在建起具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实验室,一改过去的实验教学手段,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诠释实验实训教学课程——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强大功能,根据需要制作出含电力拖动仿真动画和电影片段的多媒体课件,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不出效果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积极主动的自觉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应用信息化技术,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视听组合,直观形象。可以从多角度、多形式调动学生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生动形象的画面克服了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述形成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时(如图三),如果按照原理图来一步步完成接线,然后按书中给出的步骤进行操作,也可以完成该实训内容,但课本以文字和插图的形式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因为是静态的,比较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产生了“越来越糊涂”的感觉和索性“不学了”、“学也学不会”的心理,久而久之,产生了畏学、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制作成PowerPoint、flash等课件,创设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可以看到模拟的、直观的现象,这不仅可以把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互动交流,实现教与学统一

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如多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它的控制电路就不是唯一的。这时,指导教师就趁机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画面,演示各种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的空间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再次得到扩展,有效清除思维定势上的桎梏。以便促进学生自觉的去开发新的实训项目,达到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在运用信息化技术与实训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的选择实训教学内容,考虑到多媒体设备的各项要素,充分发挥其整体功效,突出互动性,不能过度依赖于多媒体设备,或干脆将投影屏当成黑板、作为代替黑板的工具。也不能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大纲,没有真正去挖掘教材中要体现的知识点,而造成“喧宾夺主”。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

三、科学合理的运用实验室,解决教学环节

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的建设,无疑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由它把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氛围拉动起来。学校的完整教学过程,也需要通过实验实训环节来补充。所以,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实验实训室,能否利用现有条件,科学合理的把理论教学环节、实训教学环节有机的衔接起来,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情景,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快感,这还需要学校重视试验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用崭新的教学理念去取代尘封的教学思维。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传统实验教学大多结合理论课程开放实验,实验室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段内才开放。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开放。将试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和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不仅是实验的主体,更是实验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和提供技术服务。

四、结束语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以一种具有现代学徒制观念的面貌出现。它的壮大和发展,还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极富现代意义的概念,它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适龄学生,而应以点带面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而职业教育本身就需要社会各行各业支持和帮助,它才能有发展和壮大的必要,否则,它便成了无本之源。所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际,走和社会共谋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验室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