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浅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应用

2019-08-05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流知识点微课

浙江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或者实践来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为一节重要的学习内容,笔者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微课,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

创建课前学习材料,是实现成功翻转课堂的关键。

1.明确教学目标和思路

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中“河流地貌的发育”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并且要从多个角度来研究,不能孤立地研究本节内容相关材料,要把本节的内容放到整章中,甚至整个高中的教学中去研究,形成“河流地貌的发育”的课标组。

2.设计“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用来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笔者设计的“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任务单包含了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内容,其中特别设计了创作知识简图,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是完成翻转课堂的要求,因此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方法取而代之。

3.设计并录制“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微课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通过微课能快捷地掌握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笔者在设计微课时,是在整体分析教材和理解教材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让微课更加适合学习和更容易理解本节内容的角度,突破学习重点。

微课之“微”有两个含义,时间之“微”和传授知识量之“微”。

笔者的微课是在打破教材结构、整合内容、提出核心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分别设计“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以及“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三节课,并且还设计了一个野外实验,每个微课平均用时不到8分钟,当然时间服从于内容,以讲清楚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知识点为最终目标,点小则短,点大则长。

对于微课而言,内容是主体,是核心,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创意的形式,牢牢抓住视觉感,渗透趣味性和学科思想,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表达效果的。

4.创建微信公众号私塾吧,用来推送微课系统

作为时下比较新潮的一种聊天工具,微信已经悄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既然可以传播信息,那为什么不能用来传播知识呢?

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下,笔者结合微信,建立了“四环节八步骤教学法”。通过使用微信播放视频课,课堂由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学生展示为主;由原来的学生听讲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学生活动为主;由原来的教师解惑转变为现在的学生互相解答,把更多的时间、机会交给学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家里,他们通过家长的手机,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来理解知识,而到了课堂上,他们可以听到更多来自于伙伴和老师的解答、分析,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基于微课,高中地理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其主要目的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尽可能地以学生为中心,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教学流程

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地理教学的自身特点,笔者设计了适合地理课堂教学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

2.衔接课前任务单,检测反馈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检测和反馈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并解答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控制节奏,并确保每个学生都切实参与。笔者在课堂上是通过提问如何填写知识简图的方式展开对课前学习效果的检测的。“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简图是对本节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又具体形象的一个设计简图,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清晰、明确阐述填写的步骤和原因,也就基本达到了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3.深化教材,问题驱动,由点到面,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个性化辅导,内化知识

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在课前已经基本设计好了课堂活动,例如,画出“未来崇明岛的样子”,结合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讨论。在这个环节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随机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忽略的,但又可能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全班同学参与的同时,最好能有效正面的回答或解释问题,实在一时不能回答的也要做好后续跟进工作。

在开展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在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控全局,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在发现问题时予以指正,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高效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去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和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在翻转课堂上,学习任务主要通过协作学习完成。因为只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丰富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的行为。协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助,通过生生互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表达观点,交流思想,激发思维,形成能力

小组讨论结束后,首先同一问题的各小组之间进行一次成果交流,确定讨论结果;然后不同问题之间进行成果交流,有不同意见的提出进行交流,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点评。学生展示的内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错误的也要及时指正,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其实,这个环节最好让学生自我评价或同学间进行质疑,通过讨论、辩驳的方式,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化,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5.总结提高,深化教材,培养能力,形成地理素养

学生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是零散的,没有知识构架,不系统,这就需要教师总结知识,创建知识架构,串联各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厘清思路从而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另外,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探讨过程中的质疑点,进行引导性总结。因为在课前学习时,学生是孤立的观看某个知识点的微课的,对知识点间联系不强,所以笔者在总结教学内容时,特别注重把侵蚀和堆积的关系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总结,让学生明白在特定时空中堆积和侵蚀是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

当然,总结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上,还要注重对能力的深层次培养,要“跳出教材看教材”。所以笔者把学生关注的河流外力作用,延伸到其他外力中去,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流水外力,只是外力作用的一种情况,实际上所有的外力作用都有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三、结语

猜你喜欢

河流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