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的教材原型谈有效回归教材

2019-08-05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附加值原型

福建

高考试题的原型一部分源于教材,在高三总复习中,如何有效回归教材、利用好教材对于学生后期的提分至关重要。许多师生在“回归教材”时因存在误区而降低了复习效率,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的教材原型,浅谈如何有效回归教材。

一、回归教材的必要性

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在高考临近前都会强调回归教材,不仅仅因为回归教材有利于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体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许多高考试题原型就取材于课本,回归教材可以深刻认识知识背景,有利于知识迁移。无论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的图文材料出自何处,其考查内容仍离不开主干知识。纵观历年来全国新课标卷中部分高考试题在教材中的原型,不难发现课本中的案例、课本中的活动题及课本中的图表是常见的试题原型素材,高考题通常会将教材中的这些原型进行改编。笔者通过对近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的教材原型的整理和对比分析,就一轮复习的教学双边活动中该如何做到有效回归教材、提高复习效率提出建议。

二、试题案例呈现

【案例一】人教版必修2第44页第三章第一节案例一中列举的“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提到西班牙与法国发展时鲜业,基于各自地区之间的农业区位差异造成了竞争态势。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气温较高,时鲜业上市较早,而法国距离欧洲腹地较近,货物运输更便捷,两国之间的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在这一案例中,就出现了农业区位差异比较,而全国新课标卷的许多试题就出自于这里的农业区位比较。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1)题,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1)题,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例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节选)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3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的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地势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参考答案】1.C 3.A

【试题评析】该题的原型便是取自课本案例“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试题将原型中的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替换为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从而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差异(核心素养要求的区域认知)的比较,如下表。

国家农业区位差异墨西哥距离经济发达市场(美国)近,运费较低哥伦比亚纬度低,热量充足,鲜切花上市时间早

【案例二】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原型案例。该节内容中教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迅速崛起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四方面内容。其中“工业化的推进过程”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教材中配以图表和文字阐述,如教材中的图4.20所示,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夯实基础阶段、产业升级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和其他地区一样缺乏技术和资金,主要依靠劳动力优势及政策倾斜,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率先崛起。而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珠江三角洲在失去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背景下,通过抓住新一轮的契机(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如课本图4.2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所显示,珠江三角洲自1985年以来轻纺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教材图4.20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教材图4.22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例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节选)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2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参考答案】1.D 2.A

【试题评析】该试题的选材背景正是出自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区位条件及在改革开放后的推进过程。在教材的表述中,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迅速崛起的原因有良好区位、侨乡、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其中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后)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取得了优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发展的先机,故20世纪80年代,与景德镇相比,佛山陶瓷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同时,教材中也通过图4.20说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特点,以轻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第二阶段,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扭转和支撑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至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案例三】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微笑曲线)。

【例3】(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节选)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参考答案】1.A 3.A

【试题评析】第1题,由教材中的微笑曲线,可以看出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中,营销和研发设计的环节附加值最高,而加工环节(劳动力密集型)附加值最低。M公司在1995年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并有多家生产厂加盟,于1996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为的是专门从事附加值较高的营销环节从而获得更高利润。而附加值较低的环节转移至加盟的生产厂,故可以得出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提高附加值的结论。

第3题,从图中M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M公司在1998年将研发中心由温州迁入上海,从最初1994年在浙江温州建厂从事制造加工到后来的关闭生产厂从事营销(开设专卖店)以及伴随着研发中心迁至经济发达的市场中心从事自主研发设计,M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设计),打造自主品牌。此试题也正是教材所要呈现的规律,即“研发设计”和“营销”的环节为微笑曲线中高附加值的两端,高附加值的利润回报是促使现代众多企业保留“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而转移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的原因。

三、教学启示

通过上述的案例,不难发现,全国新课标卷的高考试题有不少素材是直接源于教材的,回归教材对于把握知识脉络,提高得分率大有益处。如何才能有效地回归教材,笔者认为有效地回归教材应该是双边的,教师和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回归教材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在回归教材时做到三回顾:回顾知识脉络、回顾教材案例、回顾知识应用

“回顾知识脉络”能帮助学生厘清主干知识的框架,从整体上把握主干知识。同时,学生应在把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基础上认真回顾知识的应用,使“复习”做到“全”而“精”。而“回顾教材案例”能促进学生对教材知识背景的理解,有利于启发学生,促进知识的迁移。例如,【例2】的试题原型就是取材于必修3的案例“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如果没有该案例原型在教材中的引入而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优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则在缺乏相似背景下,【例2】难度将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深刻认识教材的知识背景、回顾教材案例,对于知识的迁移大有帮助。

2.重视教材案例的引入,构建清晰的知识链并延伸至热点问题、实际问题的解决

首先,回归教材并非简单地要求泛读课本或简单重复一轮的知识,而是要高效利用课本的案例原型建构更清晰的知识体系,进行小专题、微专题复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训练。例如,在水循环专题复习中,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和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人与水协调发展)是主要的考点,教师可在复习时构建更加清晰的知识链:

其次,教师在知识应用环节中应当重视由教材的案例引入,延伸至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以上知识链中最后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中,教师可先由教材活动题所列举的“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引入“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问题,进而引入“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生活实例,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3.精心备选试题,注重对比感悟

试题的精心备选,能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例如,有关“农业区位差异比较”类型的试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6(1)题,“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及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7(1)题,“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对精选的试题进行对比归纳,高效感悟“农业区位差异”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4.对于学生而言,应熟悉教材内容,对考查点做到“心中有数”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附加值原型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包裹的一切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港珠澳大桥驱动下珠江两岸经济关联格局演变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