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只能管孩子三分之一的健康

2019-08-02主讲人夏隆江成都秉正堂创始人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气质发育环境

主讲人_夏隆江 成都秉正堂创始人

我现在在大学当老师,但我对幼儿教育其实是没有概念的,虽然我把博士后读完了,但我的幼儿园只上了半天,这个非常不好意思。我记得春晚有个小品,说“你是哪的”,那人回答“我是教大的,是外婆教大的”。其实我就是这么一个被外婆教大的人(笑),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我自己的教育背景。

做大学老师,我特别有感触,看着黑压压的一片眼镜,看着两眼呆滞、有气无力的同学们,我心里面很难受,因为我正在教他们怎么帮助别人获得健康,但其实他们自己已经在漫长的教育岁月中失去了健康。

当然,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体格的发育。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我希望他获得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这里指两个“社会”,一个是自然社会,即融入自然的能力;另一个就是我们的人类社会,我们要融入这个复杂的大染缸,能够在里面自由翱翔,这才是一个健康人应该做的事情。

根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我国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而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今天的主题是“我所期待的教育环境”,那么我所期待的环境就是能够给孩子们一个自然引导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完成他们的健康。

“视听嗅味触”都需要在教育中完善

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个系统构成的,神经系统决定我们身体的各种行为能力。

我们需要发育和健全的第一个能力是“感知觉”,“视听嗅味触”是我们基本的感知觉能力。我刚才说过,我几乎没有见过不戴眼镜的大学生,所以当你的视觉这么差的时候,你怎么可能有“诗和远方”呢?

我所期待的教育环境,是能够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能够看到远远的群山。小时候,我在群山奔跑,看到的是起伏的麦浪,是大自然的各种色彩,黄色、绿色、红色,带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他们看到的是四壁和书本,以及很多的电子材料,他们的视觉发育环境很差。

以前,我们抵触电子屏,认为电子屏会伤眼睛,“一个苹果坏了一双眼睛”。但是实际上,电子屏的鲜亮色彩是可以起到刺激作用的,只是我们没有接受到各种复杂的刺激。视觉的开发,一方面需要教育硬件环境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在教育的活动中尽可能让他们走进开阔的空间,去看更广袤的东西,视觉才能够正常发育。

再然后是听觉,大家可能觉得听觉无所谓,声音大一点都能听得见。我记得我小学时候写作文,形容教室环境非常安静,“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我们都能听得到”,但是这样的听力状态在现在不多见了。

事实上,听觉的开发真的需要环境配合。我们的孩子现在都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城市的喧嚣使我们没有办法听到昆虫的鸣叫、小河的潺潺流水声。我们常拿着电子产品听书听音乐,导致听觉一直处于高度疲劳状态。所以我也希望多让孩子们多听听自然的声音,让他们在自然中去听到他们想要听到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听觉能整体发展,专注感知能力也能得到发展。比如,在这么大一个环境里面,我要特别去听某一位女士的声音,我会屏蔽掉周围所有人的声音,去听她的。这种开发也是需要在教育环境中去做的,但现在几乎没有。我的孩子也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长大,我会对我的孩子做一些要求,希望她尽量少去听书、听故事,多去看看自然、听听自然、感受自然。

“听觉的开发需要环境配合。而我们的孩子现在都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听不见昆虫的鸣叫、小河的潺潺流水声,还常听着电子产品,导致听觉一直处于高度疲劳状态。

对于嗅觉,大家可能忽视得更多。我现在当了医生,几乎每天都在看这些鼻子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嗅觉无可救药。

我们把鼻腔里面的嗅球、感知味道的这个地方叫做“人的第二大脑”,我们心情的愉悦、紧张、焦虑,很多时候和我们的嗅觉有关系。比如环境里有一些让人不舒服的味道,那我们就会慢慢变得焦虑、紧张,甚至胆怯、烦躁,这个对我们的思维是有影响的。

我们在骂孩子不专注、学习不认真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过他闻到的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也是我在看病的时候经常给家长说的。你们的孩子闻到的都是鼻腔里面腐败的味道,他怎么可能愉快地去生活和学习。所以嗅觉在整个教育环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听到的是鸟语,闻到的是花香和木叶的芬芳。但是现在没有了,孩子们被关在一个狭窄的房间里,闻着彼此身上散发出来的各种味道。

我们的感觉、知觉,包括味觉和触觉,都需要一点一点去发育,比如味觉,味觉还包括分辨味道的能力。但我们很多学校,常常把食物混在一起做大杂烩、大锅菜,这样很不利于孩子味觉的发展。

每一项感知觉都需要进行单独训练,这个训练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我们人其实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不健康的生物体。怎么不健康呢?因为他既不会吃又不会睡,所有东西都不会,都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育完善的。

教育的最好结果是培养有“气质”和道德的人

睡眠很重要,这个教育是需要在家庭里来做的,我们需要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什么叫良好的睡眠习惯呢?我们形容一个人婴儿般的睡眠:一觉睡到大天亮。这种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将一辈子都享用不尽。但现在的我们经常会担心睡觉的孩子饿了冷了,会去干扰他。所以当我们成年以后,承受各种失眠痛苦的时候,没有人去反思小时候的睡眠教育,这个很重要。大家都觉得,睡眠不好,我看个医生开点药就行了,但那不持久,因为伴随我们终生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智力的发育也和我们的教育休戚相关,但我想说的是,智力发育不是往孩子脑子里灌知识,知识是会损毁我们的智力的,智力的发育是要我们自己去动脑子。

健康不只是体格,身体、心理、社会融入能力都应当得到重视

气质也是教育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不同的气质。气质是什么呢?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是我们身体内外受到刺激时,人体做出的以情绪为反应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方式反映了我们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个叫气质。气质是逐渐养成的,是我们应对刺激的一种情绪方式。你看有些人很容易就火冒三丈,有些人觉得无所谓,那就是因为这两人有不同的气质。气质的养成也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保证,有一点压力你就受不了,这是不会健康的,身体也会受到连累。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体魄,还应该给他一个良好的、卓尔不同的气质,不能所有人都一个气质。但我所看到的教育结果是,气质都类似,大家都垂头丧脑的。

怎样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人和机器人相比,我们的感知觉比不上任何一台机器,一台高清摄像机远比人眼厉害多了。所以如果要在人与机器人的战争中取胜,我们靠的绝对不是知觉。我们先是有知觉,然后通过知觉感受到周围的世界和人类社会后,我们形成注意和记忆力,这就是专注的能力。

专注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的,孩子的特点就是不专注。为什么不专注呢?因为不专注才能让他获取更多兴趣点,从中选择适合他的东西,如果过分专注他就会变得很狭隘,不专注才是孩子的本性。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去专注他想专注或者应该专注的东西,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而不是我们要求所有孩子必须专注到英文“apple”上,你必须跟我念,这没有必要。记忆力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留心。

怎么在这么多孩子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趋同,发掘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气质,培养他们不同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这也是教育需要解决的内容,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如果非要让我们去注意不想注意的东西,我们心理是不会健康的。

再者,语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要用语言,语言的发育也是需要在教育环境里面培养的。在我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一直在找一家不教英语的幼儿园,但我在成都就没找到,最终还是被迫上了一家教英语的幼儿园。这事我有切身体会。我从小不太会说汉语的时候,就被教了法语,以至于后来我和同龄人交往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我有语言上的障碍。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幼儿阶段,母语的充分发育,远胜于你同时学几门的语言。语言的混杂,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语言发育也是一个人健康非常重要的基石。

同时,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要做情绪教育和培养。现在我们的孩子,有情绪不让表达,憋着一肚子的火,以后发在什么地方谁都不知道。我小时候心情不好时,会去找一些小狗、抓一些虫玩,跟它交流交流,情绪就受到了疏导,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条件,特别是城市里面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广阔的自然界,这些虫啊鸟啊兽啊,让他能够和它们有所交流。

我最重视的健康,再就是一个人能够融入社会,能够和社会上的人和睦相处,能够承担起他的责任,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黑社会的打手,他身体好得很,难道他是健康的人吗?他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人,他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所以社会融入是教育里非常重要的内容,他要学会和各种人交往,和同龄人,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乃至于和那些不太正常的人交往。

“社会融入”里有几点非常重要。一是运动的发育,运动发育里我非常强调的是精细发育。大运动的发育在整个教育环境里是可以提供的,但是精细运动往往是我们智力开发的首要条件,当我们的大脑要去控制那些最精细的、细微的、精密的活动时,大脑的开发是最完善的,所以运动发育更要强调精细运动的发育;二是社会行为的培养。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他”的行为,从小就要培养他“利他”的行为,这样他整个身心就是健康的;还有一种行为叫“攻击性行为”,那是不被允许的;三是性别教育,一个就是性别认同,我认同我是男性或是女性,另外一个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性行为,是同性还是异性,这个也是教育里不可或缺的,但在中国非常缺乏。如果在性别取向或是伴侣的选择上有障碍,那么他在社会融入上也是有一些问题的,就像同性恋不被我们大多数人接纳一样;

最后是道德养成。教育的最好结果就是培养一个有气质的、有道德的人。什么叫道德呢?就是我们要遵循社会的规则,知道我们的行为在某一些地方是有界限的,我们不能跨过那个界限,这是我认为的道德。我们说某个人是高尚的人,那就意味着这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他在很多事情上有原则有边界。

“作为医生,孩子的健康我只能管三分之一”

对于生理性健康,食物是影响很多的,其实对我们的心理也同样。比如你误食了蟑螂,那你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好。

食物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机构最不关心的一件事情,但是他们表现出来最关心。为什么呢?因为要迎合所有家长的需求,要把食物做得五花八门、高营养,好像很科学,但不是这样的。每个人有他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适合的食物,如果一个教育机构,不能给孩子提供适合他的东西,这个孩子的身心是注定会受到损伤的。

所以我一直在呼吁,在我们的教育机构里,要有不同的进食区域,不同类别的孩子适合吃什么,就去适合他的区域。比如说我,我从小就吃素,我如果在现在的幼儿园恐怕就吃不了。学校把菜谱提供给家长看,我一看,不得了,满汉全席。所以学校要提供满足不同的胃肠道需求的食物,比如一些孩子不能吃小麦的,你就别让他接触到小麦。这个环境也是健康非常重要的保证。

心理环境就更不用说,孩子在这样一个高压力的环境下学习,是好不了的。孩子十多年的受教育生涯,充满了胁迫、压力、烦躁以及叛逆,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对社会也是非常大的威胁,他们没有在舒适的环境里成长。

行为方式在教育环境里是可以被引导的。当我们的老师在幼儿园组织的活动时,能够引导积极的、健康的行为,孩子是会受影响的。不同的行为引导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东西。

重述一下健康的概念,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融入能力的高度完善。很多患者来找我,说能不能让我的孩子更健康一点,我说我只能做到三分之一,甚至可能还不到,更多的是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完成。E

猜你喜欢

气质发育环境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西海岸新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