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光的成长
——万物启蒙之竹君子成长礼

2019-08-02编辑摄影汤成米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韭菜君子万物

编辑 摄影_汤成米

2018年12月,由万物启蒙课程团队打造的万物启蒙有光教育空间在重庆开馆。作为课程延伸,这个面向公众的社区文化空间还是一种全新尝试。万物启蒙到底启蒙什么?有光教育空间又能做什么?2019年1月19日,有光空间为重庆市融侨人民小学四三班定制的竹君子成长礼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更具象的展示。

“以物为介,人在中央”,这是万物启蒙课程的基点。竹文化课是创始人钱锋最早开发的课程之一,如今演变为社区儿童成长礼的关键要素。竹这个意象曾代表着传统君子,如今又变为现代公民的象征。所谓万物启蒙,正是试图以中国传统独特的物象文化为出发点,重构面向现代和世界的通识教育。

2015年6月号,本刊曾报道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小学的全课程改革,那时,钱锋和他的万物启蒙还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今三年,这个课程已逐步发展为面向全国学校和社区的“万物课程地图计划”。敬请关注本刊2019年4月号封面故事。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竹这种中通外直、四季常青的植物被传统中国人赋予了君子人格的文化表征。孩子的成长也正如竹的生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卫风•淇奥》的诵读开场,暗含着万物启蒙课程培育现代公民、君子人格的理念。

古代孩童入学,必先向先师孔子行释菜礼,祭品一般包括水芹(青年)、韭菜(才华)、红枣(早立志)和栗子(敬畏心)四项。万物启蒙以竹叶代替韭菜,取君子切磋琢磨之意。

一位眼眶湿润的父亲,在场边等待和儿子一起宣读“理想”。

万物有光,对这群参礼的十岁少年而言,成长的光更来自父母、同伴和老师。

猜你喜欢

韭菜君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莴苣和韭菜
有君子之道四焉
夜雨剪春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