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及传承保护研究

2019-08-01袁露

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酉阳传承保护土家族

摘 要:土家族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民族性的体育活动及传统舞蹈,而且是土家族人民上千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章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分类、旅游利用模式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求找到传承保护的途径,以此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为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作好宣传工作,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酉阳;土家族;摆手舞;旅游利用;传承保护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20世纪末,UNESCO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此后这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遗产保护领域,而我国实际上是从2001年开始注重非物质遗产保护,而这一年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我们国家的昆曲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就越来越受重视。从2001年到2019年,我们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成果斐然。截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就有1300多个,而各地方公布的省级、市级、区级非物质遗产则有15000多项,而我国达到世界级的非物质遗产的数量已经有39个,名列世界第一。

2.土家族摆手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类舞蹈中具有典型性

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的舞蹈及体育活动,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土家人。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土家族的体育文化,也可以传达深厚的文化内涵。摆手舞不仅记录了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娱乐兴趣,也反映了他们的祭祀文化以及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对酉阳摆手舞的介绍,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找到传承及保护途径以此完善该地区的摆手舞的传承及保护,也为其他地区提供指导意见。

(二)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对酉阳摆手舞的现状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与他们族人之间的交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适合酉阳摆手舞的利用模式以及传承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摆手舞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选题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历来受到大众的重视,借此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找出问题,共同找出传承保护途径,提升该地区摆手舞知名度,以促进酉阳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景区的人流量,同时也能够让各民族之间和睦友好相处,为其他类似传统舞蹈类的保护提供借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2003年,UNESCO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还存在着其他不同的定义,只是UNESCO对其概念的界定更为学术界及其他大众所认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1.按级别分类

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且制定了“国家 + 省 + 市 + 县”共四级保护体系,并對相关部门的执行方针进行了指导。

国务院在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分别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按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共分为六大类: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对非物质遗产进行分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分类,但是根据这么多年来的实践,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分类方式才是真正有生命力、能执行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内要比国外晚,日本和韩国最先提出“无形文化财”,并制定了“文化财保护制度”。1950年、1962年日本韩国相继颁布《文化财保护法》,两国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UNESCO就是在“无形文化财”这个理念上提炼出了关于无形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工作。

2003年,UNESCO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也让更多人进行了解和认识,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规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下,使其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法制化。与此同时,在2005年6月召开了保护工作会议,根据国务院下发文件决定将我国无形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改为政府主导,工作状态全面进入规范有序轨道。在2005—2008年在我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立相关的名录体系,以便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

三、重庆市酉阳土家族摆手舞概况

(一)摆手舞起源及发展

关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一,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土家人历来尊敬祖先,大部分祭祀对象为土司王,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悼念,以及祈福消灾,祈求后代兴旺发达。其二,摆手舞由白虎舞、巴渝舞演变发展而来。有专家考证,巴渝舞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宫廷,在宫廷中流传;另一支传入民间,也就是所说的巴渝舞,后演化为土家族的“摆手舞”。其三,摆手舞起源于战争。土司王在带领土家族人与外族进行对抗时,为了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而创造舞蹈,在战斗胜利之后广为流传。其四,摆手舞源于土家人的兴趣。土家人能歌善舞,天生比较喜欢唱歌跳舞,而领袖土司王生性喜爱娱乐活动,需要族人为其进行表演,于是就产生了摆手舞。

综合以上的四种说法,在笔者看来,土家族摆手舞历史悠久,摆手舞反映了土家人的兴趣爱好,具有祭祀意味,同时由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狩猎活动、战争都有一定的反映。

(二)摆手舞特征及分类

摆手舞动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摆同边手”,从文化形态来看,摆手舞深受土家族历史、心理、经济的影响,它见证了土家人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

摆手舞分为两类,即“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首先从时间和规模上来看,每三年举办一次,活动时间较长,参与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其次从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主要表现的是土家人的家族史,借此体现土家人的勤劳勇敢。而小摆手则活动时间比较短,参与人数也相对要少,规模也比较小;从表演的内容则涉及农事活动、礼仪习俗等,表现了土家人的质朴;最后就是它的舞蹈动作则是基本的单摆、双摆。

(三)摆手舞在酉阳的发展现状

酉阳桃花源地处我国重庆酉阳,属于国家5A级景区。在该景区内,阴雨天气很难见到摆手舞的表演,只有在天气晴朗以及游客人数较多的时候,才会有摆手舞的表演,游客对此也很感兴趣,甚至有的游客希望土家人能够教他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景区主要是为了推广土家族文化,但更多注重的是建筑、餐饮等,重点打造对象是桃花源的文化,它并未过多的采用摆手舞来进行旅游产品打造,这也就表明当地政府或是专业人员并未对摆手舞在景区里面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庆酉阳政府为了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和民族生态文化产业,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摆手舞的相关资料。在酉阳,酉阳桃花源广场则成为民众跳摆手舞的首选之地。来参加跳舞的多为女性并且以中老年为主,她们也并未穿土家族的民族服饰(一般只有在大型节日的时候才会穿),都是身着便服。政府也会定期组织民众进行摆手舞的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望欣赏。

(四)摆手舞在传承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虽然很多学校将摆手舞作为重点的学习课程之一,但是学业及就业的压力使得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去钻研和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正因为这样,造成了学习传统文化与学业之间的矛盾。

2.缺乏资金,投入不够

目前的保护经费主要是来自于政府,但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对文化的重视和投入相对来说较小。酉阳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经济条件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问题。

3.认识不够,缺乏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民众忽视,加上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是酉阳经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对旅游的利用观念也不足。

4.缺乏非遗传承人

在酉阳,原文化局管理摆手舞,但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类传统文化研究的机构,因此很难找到专门从事这一研究的人员。

(五)摆手舞旅游利用模式

1.博物馆模式

何为博物馆?博物馆就是以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各类文物为主,以记录、录像或者其他载体的形式保存或展示某个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特征。博物馆的建立主要就是以有形的方式来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进行观赏。博物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综合性博物馆,二是专题性博物馆。前者就是将国家、省、市等多种类型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陈列展示,以便人们进行观赏;后者则是对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收藏和展示的博物馆,比如张裕酒文化博物馆,1992年建立于烟台市芝罘区,馆内设有多个大厅系统介绍张裕公司一百多年来的企业文化和酒文化。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便会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种博物馆就是将无形的资源以一种静态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有助于旅游者更为直观方便地了解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对重庆酉阳土家族来说,则可以通过影像摄制(比如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变迁历史以及整个摆手舞的表演过程)、文字记录(例如对酉阳摆手舞的变迁历史、动作的变化以及民族服饰进行记录)、图片呈现(对服饰、动作的展示)等方式进行归类存档。想要更好更完美地呈现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民俗文化,这种静态呈现与动态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2.节庆模式

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举办民俗节日,首先,主题体现出酉阳特色的旅游节庆。酉阳素有“摆手舞之乡”之称,这说明酉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这对在旅游者心目中塑造一个独特形象无疑是加分的。其次,由于有的旅游资源存在季节性,如北京香山红叶、青海候鸟,而摆手舞并不存在这种担忧,这就有利于当地摆手舞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在举办活动时,要注意挖掘该活动的文化内涵,毕竟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对这种活动的内涵也比较注重。最后,可以通过示范表演来引起旅游者的注意,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物品开发模式

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旅游购物,而物品开发模式就是针对旅游商品来进行开发,与其他商品相比,旅游商品更具纪念性、工艺性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品开发可以在传统手工艺或是民间美术方面进行开发,这不仅可以展览还可以当作商品进行销售,比如可以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民族服饰和舞蹈动作进行绘画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可以雕刻成木制品进行销售。这种传统的舞蹈表演还可以制作成音像制品,如VCD光盘,还可以制作成图册集锦(游客与表演者的合影)进行销售,这些无疑会提高旅游者的关注度,吸引大批游客。

四、酉阳摆手舞传承保護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利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要发挥政府的主体地位。通过政府进行集中指导,充分显示出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首先,可以专门成立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吸纳对摆手舞研究深入的专业人才,举办相关的交流活动,为有识之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其次,必须建立健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法律为依据,政府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为土家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提供指导意见。

(二)各方提供足够资金

酉阳土家族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和交通条件都较为落后,因此土家族民族文化在利用和保护过程中资金欠缺,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资本引进比较少,主要来源还是政府,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的支持,这需要适时适当地引进民间资本,从而更好地进行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三)培养专业人才及传承人

现如今越来越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可选拔人员的标准不仅仅是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忍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因此,在培训时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考验,更要关注他们的素质和毅力。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这需要对土家族人进行一些相关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发展摆手舞。也可以举办优秀传承人的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并且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对评选出来的优秀传承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摆手舞传承人做出贡献的长辈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对于摆手舞的传承及创新起着激励作用。

(四)加强宣传推广

首先,政府可以定期举办大型的展览会或交流会,借活动让各个层面的群众都能够更好地接触认识土家族摆手舞,为摆手舞的保护和传承打下较好的基础。其次,企业可以通过赞助相关的体育赛事来宣传和推广民族文化,民众热心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摆手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也能提高土家人的摆手舞表演技艺。大众媒体在提高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无疑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为媒介来为摆手舞宣传造势。

在景区,进行摆手舞的示范表演可以让游客了解摆手舞,甚至有些游客会想要加入其中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为土家族摆手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使得其生命力延续和加强。与此同时,景区也可以借土家族摆手舞成功吸引大批游客,带动景区甚至是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土家族摆手舞作为土家人的体育活动、传统舞蹈,不仅是对土家族生活方式、农事活动的反映,也是对土家族祭祀文化、娱乐方式和精神心理的一种呈现。土家族人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因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显得较为脆弱,这需要民族儿女的共同努力和呵护。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访谈法对酉阳土家族摆手舞进行了解后发现,可以运用博物馆模式、节庆模式以及物品开发模式这三种模式来进行酉阳摆手舞的旅游利用。与此同时,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建立传承制度和培养专业人士,培养传承人,让他们对酉阳摆手舞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保护。除了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之外,适当适时引入民间资本。此外,加强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同时将其纳入景区规划促进景区的发展。通过这些旅游利用模式和途径来对酉阳土家族摆手舞进行更完善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獻:

[1]田桂妍.万里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立法思考[J].经济师,2014(12).

[2]潘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法律规制[J].池州学院学报,2018(1).

[3]夏思琪.南京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

[4]许惠铭,蒋志丹.福建自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闽台合作研究[J].学术问题研究,2017(2).

[5]龙祖坤,金凰.国内近十年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6).

[6]陈炜.四川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8(8).

[7]郭宁馨,张威.京津冀文化遗产旅游地形象屏蔽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6(32).

作者简介:

袁露,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酉阳传承保护土家族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酉阳桃花源一游
土家风情惹人醉
驯服酉阳河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