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

2019-08-01高娟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
关键词:恶心关怀人文

高娟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0 引言

随着目前关于护理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新的护理模式与护理理念在医院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理念已受到患者及各医院的认可[1]。对于临床恶心肿瘤患者来讲,护理质量的提升,才可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同时在缓解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有助于治疗效果的增强,因此不仅要关注于患者放化疗的临床效果,同时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也应受到相应的重视。而当前,随着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并也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9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为(60.25±3.69)岁,病程为0.3-6年,平均为(2.65±0.85)年,包括:8例肺癌,5例胃癌、6例宫颈癌与4例肝癌;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7例,年龄为42-74岁,平均为(59.75±3.25)岁,病程为0.5-7年,平均为(3.24±1.25)年,包括:6例肺癌,7例肠癌、5例乳腺癌与5例肝癌。两组患者均通过某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相应手术与化疗的治疗。其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主要应用包括在健康宣教、日常饮食、用药、与环境等方面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其具体方法为:①首先以护理人员自身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护理技术能力的提升,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与患者接触时间最多的群体,若缺乏日常的护理专业性,可导致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降低。同时护理人员自身技术能力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也是作为人文关怀护理实施最为基础的重要条件。②应在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积极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干预。由于大部分恶心肿瘤患者受到治疗早期病症的影响,极易造成对治疗产生排斥、不信任的情绪,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此,护理人员应以相关病症健康知识的讲解,以及临床治疗护理成功案例的介绍,促使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认知,同时提升患者关于治疗的信心,使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临床相应治疗与护理措施的实施。③由于恶心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受到多种副作用的影响,此时患者会出现脾气暴躁、不宜沟通的现象,对此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以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促使患者应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尊重。④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家属应经常陪伴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人们的关心与支持,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与护理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并依据某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其中总分为100分,≤30分为不满意、31-60分为基本满意、61-90分为满意、>90分则为非常满意[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焦虑程度评分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满意度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3 57.36±4.52 36.28±3.91 68.77±2.79 53.61±3.79 73.56±5.64观察组 23 58.57±4.63 23.34±3.25 69.53±3.14 48.26±3.27 91.67±6.38 t - 0.897 12.177 0.869 5.126 10.793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中恶心肿瘤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以机体内偏离原有环境细胞的大量增殖,促使癌细胞的形成,并侵入机体循环与淋巴系统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的障碍。同时该症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若未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护理,随着病症向晚期的发展,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对于临床恶心肿瘤患者可将其列为弱性的群体,因此对其以相应人文关怀的护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相应资料显示,对于大部分恶心肿瘤患者会存在焦虑、抑郁、失眠或食欲降低等不良情绪反应的发生,同时会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另有部分患者则认为成为家庭的累赘放弃治疗[3]。对此,结合上述状况,为有效改善恶心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以及预后和转归的促进。在护理服务方面,主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的病症情况,采取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人文关怀护理的开展,主要是以护理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护理能力为前提,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予以心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依据肖开美[4]研究表明,对于人文关怀护理的干预,可以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从而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满意度。另外,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恶心肿瘤的正确认识,以相应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的方式,引导患者建立正确与健康的治疗心态,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使患者保持足够的治愈信心。另有董红立[5]研究认为,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是造成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可运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建立,以患者生活功能、认知能力及个人能力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使其能力水平得以有效的提升[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关于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可有助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恶心关怀人文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