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黄降糖汤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代谢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019-08-01刘春龙邱昌龙

中医药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气阴降糖血尿酸

● 李 岩 刘春龙 邱昌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逐渐从一个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1]。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周围环境等方面有密切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以心、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常见,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关研究表明,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关,且高尿酸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之间均有关系。

参黄降糖汤为我院专家经验方,前期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对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代谢及减轻胰岛素抵抗有一定作用[3-4]。因为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可抑制肝糖生成,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同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病率低,所以本研究选其为对照药物,进一步探讨参黄降糖汤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0.45±4.23)岁,平均病程(5.37±1.22)年。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1.58±4.36)岁,平均病程(5.06±1.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符合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消渴病的诊断标准[6],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2)年龄25~80岁,不限男女;(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未服用其它降糖药物。

1.2.2 排除标准 (1)经确诊为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或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2)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3)近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者;(4)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5)有肝、肾疾病、慢性炎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6)对二甲双胍、参黄降糖汤药物过敏或无法耐受者;(7)治疗依从性差者。

1.3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适当运动、控制饮食等常规宣教。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370)0.5g/次,3次/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参黄降糖汤(组成:西洋参15g,黄芪30g,黄精10g,天花粉15g,黄连5g,葛根10g,丹参10g,山药20g,生地10g,怀牛膝15g,麦冬10g)治疗,中药配方颗粒剂(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以开水100mL进行冲服,每次1小袋,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观测指标及方法所有患者空腹抽取的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酸、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治疗前,两组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Hcy、CysC与hs-CRP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有关,在免疫系统诱导的情况下出现,所以是一种慢性亚临床炎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会对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超敏C反应蛋白也是预测2型糖尿病的最强的一类非特异性炎性因子。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和肿瘤坏死因子-a的产生与血尿酸水平相关,而这两者又均与糖尿病发生有关,同时发现血尿酸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高血尿酸水平可以抑制葡萄糖摄取,进而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可氧化修饰后的葡萄糖或增加其直接毒性作用,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加速血管并发症。同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高尿酸血症发病的预测因素,与血尿酸可能协同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8]。胱抑素C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10-11]。

2型糖尿病归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其发生主要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伤肺则津液不布,损伤肺阴;燥热伤脾胃则胃火炽、脾阴不足;肾阴不足则有阴虚火旺之象,阴虚则易生内热,进一步耗伤津液。因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耗失必然会导致气的耗损,二者相互影响,出现气阴耗伤之征,即气阴两虚证。在临床中,患者发病时间较长,以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较为多见。参黄降糖汤由西洋参、黄芪、黄精、天花粉、黄连、葛根、丹参、山药、生地、怀牛膝、麦冬组成。西洋参、黄芪、山药、黄精健脾益气生津;黄连苦寒泻热;天花粉、生地、葛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麦冬养阴除烦;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丹参养血活血。诸药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西洋参中可提取出叶总皂苷、多糖肽,对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活性、减少胰岛素β细胞损伤有一定作用。黄芪与葛根可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糖脂代谢,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均有疗效[12]-[14]。黄连中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如生物碱、木脂素、多糖等[15],其中小檗碱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表达,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16]。麦冬的有效成分麦冬多糖具有降低血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可调节糖尿病大鼠肾脏中p47phox活性的表达,改善或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17]。天花粉含有天花粉凝集素可产生胰岛素类似反应,又能保护肾小球、肾小管功能[18]。怀牛膝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调节血糖。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试验组较对照组各个指标下降更显著,说明参黄降糖汤能够较好地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对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C-反应蛋白均有调节作用,这不但是参黄降糖汤的治疗机制之一,而且说明参黄降糖汤可能在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延缓发病时间或者改善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气阴降糖血尿酸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时间降糖效果的临床研究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