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19-07-30邱锦芳翟惠嫦郭莉芳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压疮服务质量手术室

邱锦芳,翟惠嫦,于 丽,郭莉芳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手术室,广东 深圳 518033)

手术室作为治疗以及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一般都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耗时长工作量巨大而繁重,患者也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1]。为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在手术环境下更需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手术护理的效果对患者的救治及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则有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严重者还会出现伤残及死亡的情况[2]。因此,临床应分析患者的手术特点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患者治疗的效果。本文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300例接受各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男81例,女69例;年龄18~76岁,平均(39.62±7.04)岁;手术分类:骨科13例、普外科68例、脑外科22例、胸外科26例、泌尿外科6例、妇产科15例。对照组,男83例,女67例;年龄16~78岁,平均(39.59±7.13)岁;手术分类:骨科15例、普外科69例、脑外科20例、胸外科24例、泌尿外科8例、妇产科14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内院基础护理服务。在将患者接进手术室之前需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仔细核对,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以及护士需要共同帮助患者正确摆放手术的体位。护士需做好手术前后的手术物品如器械、缝针、敷料等的清点工作,手术完成之后,将安排专门护理人员护送患者回ICU或者病房。研究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包括:

1)术前访视。分析患者的麻醉以及手术方式,为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术前访视的流程及内容,把实行术前访视的意义和目的融入对患者的术前护理之中。于术前1 d对患者实施规范访视,规范访视之前护理人员需分析患者的电子病历,把收集的内容作为同患者的沟通话题,以此拉近跟患者之间的距离,通过良好的交谈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应用压疮评估表对已发生压疮或者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手术过程中进行皮肤护理的参考资料[3]。

2)术中护理。①麻醉前的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与患者交流时,护士需使用温柔和蔼的语气,以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焦虑情绪。护士应进行相关基本资料的仔细核对,为患者介绍医生、护士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手术的操作方法以及目的,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整个手术流程。②麻醉后的护理。需根据舒适度以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功能位来摆放体位。若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应使用压疮防护贴贴于局部的受压皮肤,以防止压疮的产生[4]。眼科手术患者,为了防止角膜受到损伤,还需应用保护性眼贴对患者角膜进行预防保护。③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保证无菌操作,在不影响手术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并采取局部的保暖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5]。观察插管患者全身麻醉后各种管道的具体状况,密切观察意识清醒患者的情绪变化,避免随意讨论患者的病情。④术后护理。用加温后的氯化钠消毒液擦拭患者皮肤上消毒液污渍以及血渍,固定好引流管,且做好患者保暖以及管道标识的工作[6]。在患者麻醉清醒之后方可同医生一起把患者平安送至病房并进行护士交接,同时交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3)术后回访。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告诉患者术后恢复期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鼓励家属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在术后第1天对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进行病房回访,评估其手术切口以及皮肤的具体情况,在术后第3天对未出现压疮的患者进行回访,记录其术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皮肤压疮,有无发热情况,手术切口疼痛程度等[7]。如实记录患者的建议以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认可程度,并反馈给护理小组及护士长,为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护士长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如有不足应监督其改进。

1.3 观察指标

评价并同步记录2组以下指标: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共21分。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自评表(VAS)进行评估,0~10分。量尺头端为0分,另一端则为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剧烈。3)围术期并发症,包括术中低体温、压疮、切口感染等。4)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包括术前护理质量、术时护理质量、术后护理质量、手术室环境、操作技术、护理满意度等;5)护理差错、医疗纠纷。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2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比较

2.2 2组围术期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P=0.032(χ2=4.579)与对照组比较。

2.3 2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术前护理质量、术时护理质量、术后护理质量、手术室环境、操作技术、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服务质量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 分

2.4 2组护理差错、医疗纠纷比较

研究组未出现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对照组出现护理差错3例,医疗纠纷1例。2组护理差错率、医疗纠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护理服务水平逐渐提升,护士职责与角色逐渐扩展与改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逐渐增强[8]。患者整体生活方式的改变、法律意识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化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改变核心,手术成功可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9],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也对医疗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手术室护理中,要求优质护理服务需明确手术室目标,优化各项手术流程,改善护理服务态度,还需加强与患者交谈,保持有效沟通,同时医务人员也需不断学习与提升自身操作技能,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孙慧[10]认为,全程优质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提高身心舒适度,确保手术安全性。本研究将术前、术中、术后作为横轴,规范各项手术操作,加强与患者沟通,向其讲解围术期注意事项、手术配合要点、手术方式及原理等,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工作,有效确保手术进展顺利,改善护患关系,这也与李琼[11]的观点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睡眠质量更优,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更高(均P<0.05);护理差错、医疗纠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有效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以及配合性,可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引发术中低体温、压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事件,可促进切口愈合,加速康复进程;同时,可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保证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且并发症少,可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压疮服务质量手术室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8地市医院感染科医患感知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