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瘤技术护理在腹腔镜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9-07-30崔莹莹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无瘤常规腹腔镜

崔莹莹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手术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肿瘤是机体局部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失去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出现异常增生,进而形成新生物。肿瘤细胞是单克隆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的,具有异常形态、功能及代谢,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分化及成熟能力[1]。根据肿瘤危害程度将其分为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主要是以扩散为主,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肿瘤,这也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恶性肿瘤防治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腹腔镜则是其中之一,但有研究[2]发现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肿瘤的转移及远端扩散。最初提出的无瘤技术是一项不接触肿瘤的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系列操作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及防治恶性肿瘤细胞脱落、肿胀及散播[3]。本文总结无瘤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肿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的肿瘤患者92例,其中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实施无瘤技术护理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已实施无瘤技术护理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首次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2)均需进行腹腔镜手术;3)经本院医学伦理协会批准,并签署批准同意书;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排除标准:1)有精神障碍,思维及意识均不清楚;2)有严重造血及凝血系统障碍;3)对手术使用药物过敏;4)手术耐受性较差,不能按时随访。

1.3 护理方法

2组均使用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瘤技术综合护理。

1.3.1 常规护理

术前讲解及相关指导,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防止术中意外发生,术后监测患者体征,常规护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

1.3.2 无瘤技术综合护理

1)术前护理:在术前对患者姓名、病情进行核对;对术前术中使用药物进行核实,检查生产日期及质量。进行常规药敏实验及备皮操作,备皮操作同时应避免擦伤皮肤,对已擦伤皮肤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防止癌细胞通过擦伤部位进入血液。对腹腔镜操作所需仪器进行检查,并实施严格无菌操作。于术前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做好肠道准备工作,以灌肠防止癌细胞组织脱离,并建立CO2气腹。建立气腹:时间≤30 min,压力≤14 mmHg(1.862 kPa),流量≤5 mL·min-1。

2)术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术中所需仪器及常规用品,包括各类缝合线、无菌蒸馏水、清洗液等。术前15 min,器械护士开始洗手上台,并对无菌器械桌进行整理,提前准备术中用品,将术中使用的肿瘤切除前器械和切除后器械进行区分,并建立“瘤区”与“无瘤区”。

3)术中配合:医师在进行术中探查后及时更换手套,创面、切缘等垫纱布防护,或使用无菌手术薄膜将切口皮肤严密覆盖。进入腹腔后,配合医生吸尽腹水,并将使用后器械放于蒸馏水中浸泡5 min,以便下次使用。

4)肿瘤切除:活检后更换所有用具,包括敷料、器械、手套等,再实施根治手术。若肿瘤存在溃疡等情况可使用手术巾保护,使其与正常组织及创面隔离。将手术期间使用的所有与肿瘤接触器械放于“瘤区”,并防止污染器械再次接触正常组织。手术切除肿瘤后应及时更换手套、手术衣及敷料等,且在切取肿瘤过程中不可用手直接接触,应用弯盘等进行传递。

5)术后处理:使用43 ℃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部位,并准备好局部化疗药物。在腹腔关闭前释放CO2,将腹腔内冲洗液吸尽。使用0.05%碘伏对创口再次消毒,正常缝合,常规覆盖无菌敷料及固定。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

满意度评价标准:0~5分制,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仪表、护理人员认真负责、护理技术、通知医生情况等20项;100~75分为非常满意,74~50分为满意,49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和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n术中出血量V/mL手术时间t/h住院时间t/d护理满意度例%观察组4670.38±15.443.57±0.5911.55±3.514291.30对照组4481.67±17.754.36±1.7014.02±3.683375.00t/χ23.2242.9193.2592.064P0.0020.0050.0020.040

2.2 复发、转移及病死率

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复发、转移及病死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近年科技及生活的不断改变,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现今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肿瘤细胞缺乏成熟且完整的形态,有较高的侵犯性和转移性,可通过淋巴结、血液或种植转移,外科手术是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5]。恶性肿瘤生物特性独特,其外科手术应区别于常规外科手术。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不恰当的手术方式,易造成医源性肿瘤细胞扩散及种植,且医源性扩散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6]。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新兴微创技术,目前恶性肿瘤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腔镜化及微创化,能否无瘤操作已成为腹腔镜手术治疗肿瘤的关键。腹腔镜手术较常规手术无瘤技术实施相对困难,因其在手术过程中无瘤技术需遵守无瘤技术原则,包括肿瘤不可挤压、肿瘤隔离、肿瘤锐性解剖、肿瘤整块切除、减少肿瘤术中扩散、减少癌细胞污染等[7]。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恶性肿瘤可能受到挤压,导致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加肿瘤远处转移率;而在手术过程中应将标本及时放入标本袋,而非随意放置。腹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更注重按照解剖及间隙手术,术中为显示清晰的手术视野,在恶性肿瘤处理及清扫过程中需对间隙分离及切除相应组织,故要求锐性解剖。无瘤技术基础即将癌组织及其周围病灶完整切除,核心为减少肿瘤术中扩散机会,同时避免癌细胞脱落或种植在手术创面;故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在一定范围内将肿瘤切除,进而体现完整切除原则;应先从远处淋巴结进行切除,减少肿瘤细胞因手术导致其向更远处转移;同时还应保留微创手术术中出血量小的优点,减少癌细胞污染血液。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无瘤操作后的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王怀娥等[8]研究结果相似。无瘤技术综合护理以减少癌细胞污染、减少术中扩散机会、隔离肿瘤、整块切除、不可挤压及锐性解剖为原则,可有效减少肿瘤通过术中血行转移和术中局部种植情况,提高患者肿瘤治愈率及生存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肿瘤手术中使用无瘤技术进行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有效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

猜你喜欢

无瘤常规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措施的研究进展
分析无瘤技术在腹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别受限于常规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