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彩超与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

2019-07-30陈瑞云江宁珠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宫腔内肌层宫腔

陈瑞云,江宁珠,尹 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超声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宫腔内病变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等[1],该病会影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若未及时治疗甚至会引起癌变。经阴道彩超可全面了解患者宫腔情况,发现宫腔病变[2]。然而单纯经阴道彩超经常会遗漏掉一些比较小的病灶,这使得其检出率往往不高。本文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的120例宫腔内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这2种方法的联合检查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收治的120例宫腔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月经改变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年龄32~54岁,平均(41.8±3.4)岁;病程1~7年,平均(3.2±1.4)年。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0例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超和宫腔镜检查。

经阴道彩超:选用彩超为韩国三星WS80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4~7 MHz。经阴道彩超检查时,患者排空尿液,并取膀胱截石位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时,主要在阴道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在探头上置入无菌的安全套,缓慢放入患者的阴道内,直至紧贴患者阴道后穹窿部位,并多角度、多切面探查宫腔内情况,了解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与肌层分界情况等,同时观察患者宫腔中是否存在异常肿块,对存在异常肿块病灶,还需要结合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及血供情况来判断宫腔内病变的类型。

宫腔镜检查:选德国STORZ公司所产宫腔镜,宫腔镜直径为4.5 mm。先应用2%的利多卡因对宫颈局部麻醉,扩张宫颈后将宫腔镜置入其中。以5%的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将宫腔的压力维持在8~15 kPa,对宫腔进行检查,借助宫腔镜详细观察宫腔的形态、内膜情况,有无占位性病变。在宫腔镜检查中,针对可疑的宫腔病变,可多处活检,也可应用切割环电切病变的根部,至根部完全脱落后钳出宫腔。用刮匙刮宫腔壁,检查病灶是否切除或刮除干净,之后将宫腔镜退出。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对比单纯阴道彩超、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对单纯及联合超声检查宫腔内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符合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彩超表现

1)宫腔内组织残留。子宫正常或偏大;宫腔中残留物增加,呈现出不规则低回声;在实性团块的周围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提示宫腔内存在积血。见封四图1。2)子宫内膜息肉。息肉多呈现为椭圆形,表现为中等或强回声,宫腔内膜的厚度不均;多发性息肉,在宫腔中可见较大中等回声,且靠近息肉位置的回声明显更强,同子宫肌层的分解清晰。见封四图2。3)子宫内膜增厚。大部分的内膜表现为均匀增高,内部呈高回声;部分内膜可见均匀的囊性液性暗区;内膜的周边可见窄带状,呈现低回声并环绕在内膜位置,同子宫肌层分解明确;内膜中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无法探查血流频谱。见封四图3。4)子宫黏膜肌瘤。宫腔内见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低回声团,轮廓清晰且肌瘤的周边出现环状信号;肌瘤周边可记录到子宫动脉频谱。5)子宫内膜癌。内膜明显增厚,表现出不均匀的回声,部分内膜及肌层局部分解不清晰,多数患者病变区显示出丰富血流信号,可探及到低阻力的动脉血流频谱。

2.2 检出率

联合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病变检出率高于单纯经阴道彩超检查(P<0.05),见表1。

表1 2种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病变检出率的比较 n=120,例

*P<0.05(χ2=12.061)与联合检查比较。

2.3 灵敏性、特异性、阳性符合率

联合检查宫腔内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符合率均高于经阴道彩超(P<0.05),见表2。

表2 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符合率比较 n=120

3 讨论

宫腔内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在育龄期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常可引起女性不孕不育及阴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3]。其类型包括宫内组织残留、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厚、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尽早诊断及明确病变类型,采取正确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4]。

宫腔内病变常规检查方法是经阴道彩超,该方法可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及宫腔情况,并可充分暴露病灶边界、病变部位及病灶同肌层间的关系,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5]。经阴道彩超还具有无创及方便的特点,无需憋尿,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耐受度[6]。此外,经阴道彩超能贴近盆腔,可获得清晰影像。但是单纯的经阴道超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内膜增生及息肉鉴别能力较低,对一些隐蔽的癌症也较难检出,降低了这些疾病检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宫腔镜检查能够直视患者的宫腔,但是该检查方法无法了解肌层及病变的关系,对测量病变的大小也受限[7]。采取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的方法,可准确判断宫腔中的病变状况[8],也可以很好地发挥这2种检查方式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达到提高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另外,宫腔镜检查还可以摘除宫腔中的异物,摘除组织用于病理活检,可显著降低宫腔内病变的漏检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经阴道彩超,且灵敏性、特异性及阳性检比较,联合检查也显著高于单纯经阴道彩超,提示联合检查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总之,宫腔内病变采取经阴道彩超及宫腔镜联合检查,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经阴道检查的不足,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猜你喜欢

宫腔内肌层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