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

2019-07-30李金榜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益气西药活血

李金榜

(新郑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三病区,河南 新郑 4511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常表现出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具有较高发病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利尿、强心及扩张血管为目前治疗该病主要方案,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长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寻求更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2]。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较佳,如益气活血汤为常用中药方剂[3]。本研究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62.35±2.18)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1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63.05±2.27)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18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气血血瘀证辨证分型标准,主症:胸痛、气短、心悸等;次症:面色晦暗、神疲咳喘等。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缩窄性包心炎等;加入本研究前持续用药治疗者;精神异常不具认知能力者;药敏试验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西药治疗:口服缬沙坦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次-1,1 次·d-1;口服呋塞米片(吉林省德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 mg·次-1,1 次·d-1;口服地高辛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125 mg·次-1,1 次·d-1;口服美托洛尔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7.5 mg·次-1,1 次·d-1;口服螺内酯(杭州万邦天诚药业有限公司)20 mg·次-1,1 次·d-1。基于此,观察组给予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方剂组成:柴胡、赤芍、牛膝、枳壳、甘草各15 g,黄芪、红花、川芎、当归、桃仁各10 g,水煎,1剂·d-1,分早晚温服,连续服用1个月。

1.5 评价指标

患者于治疗1个月后次日于本院门诊部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1)疗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Ⅱ级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Ⅰ级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有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且有加重趋势为无效[6]。总有效=显效+有效。

2)心功能。使用心电图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及每搏指数(SI)。

3)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慢性心力衰竭条款,主症:胸闷、气短、胸痛,次症:面色晦暗等症状,按照重、中、轻、无4个级别进行评分,主症为6、4、2、0分,次症为3、2、1、0分;而脉象、舌质、舌苔分为异常和正常,赋值为1、0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39%,低于观察组的76.96%(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P=0.025(χ2=4.998)与观察组比较。

2.2 心功能

治疗后,2组CI、EF、SI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nCI/(L·min-1·cm-2)EF/%SI/(mL·搏-1·cm-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61.63±0.312.16±0.47∗45.36±3.1551.27±2.46∗18.52±5.6430.42±6.15∗观察组461.65±0.322.48±0.52∗#45.67±3.9754.35±2.79∗#19.02±5.4834.17±6.75∗#t0.3053.0960.4155.6160.4312.785P0.7620.0030.6790.0000.6670.007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2.3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促进心肌重塑及改善神经内分泌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改善心肌生物学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的目的[7-8]。其中以缬沙坦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美托洛尔片等药最为常见,分别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强心作用,但因药物长期使用存在明显的毒副作用,限制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9-10]。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心悸”“心痹”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则为阳、气、阴虚,标实则为水停、血瘀、痰饮,而气虚与痰饮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中医治疗主张以利水、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11]。益气活血汤中黄芪具有补气固表之功效;当归、红花具有补血活血、活血通络之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川芎具有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之功效;牛膝具有消痈肿、散淤血之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枳壳具有行气宽中之功效;枳壳、柴胡与牛膝联用具有行气活血、引瘀血下行之功效,用以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组低(P<0.05),治疗后,2组CI、EF、SI均比治疗前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提示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目的,在改善心肌供血同时,提高心脏EF及SI,利于心肌重塑,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益气西药活血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