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训练、针灸联用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具体效果

2019-07-30李晓丽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李晓丽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脑卒中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脑卒中后患者极易发生多种后遗症,其中偏瘫最为常见,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当地某院收治的46例偏瘫早期患者进行研究,男24例,女22例;年龄53~75岁,平均(61.47±1.55)岁。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社会性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报备伦理委员会并批准后,开始对照试验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20%甘露醇,每日2次,每次250 mL,应用5%葡萄糖溶液将丹参多酚酸盐稀释,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200 mg,连续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1]。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训练及针灸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腹肌挤压等被动训练,进而改善患者关节的活动度。指导患者进行坐站训练、步行训练等主动训练,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2]。借助理疗仪器帮助患者刺激其患肢神经,进而提升患肢神经的兴奋程度,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

(2)针灸治疗:首先将针体进行常规消毒,在患者头部运动区位置进行针刺,之后选择患肢上肢的手三里、外关、曲池穴位进行针刺,并选择患者下肢足三里、悬钟穴、血海、阳陵穴、丰隆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待患者出现明显的麻胀感之后,借助电针治疗仪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mnnstmm分期偏瘫恢复分析法以及综合功能评定法(FCA)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EXCEL电子表格工具对对照试验中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数据处理工具选择最新版的SPSS 15.0统计工具,n表示计数值,%代表百分比数值,使用(±s)作为统计中的计量数值,使用t或x2进行检验,当得到的P值<0.05时,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FMA、Bmnnstmm分期以及FCA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MA、Bmnnstmm分期、FCA评分统计(±s,分)

表1 两组患者FMA、Bmnnstmm分期、FCA评分统计(±s,分)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Bmnnstmm分期评分 FCA评分常规组 23 19.85±3.47 2.98±0.25 4.88±0.63联合组 23 24.74±4.03 4.68±0.41 8.24±1.04 t—4.4098 16.9779 13.2523 P—0.0001 0.0000 0.0000

3 讨 论

脑卒中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引发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如果不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人体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相对较强的可塑性,在出现大量脑细胞损伤之后,只要通过有效手段对邻近部位脑细胞进行有效刺激,就能有效促进受损部位脑功能的重组以及恢复[4]。现阶段,临床上常通过神经内科常规疗法对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认可度较低,因而急需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具有疏通气血、促进脑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外周性神经的反复刺激,改善脑细胞的兴奋程度,进而提升患者肌肉张力,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4]。康复训练能起到提升肢体稳定性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运动改善患者的协调性,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其对抗疾病的信心。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以及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能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FMA、Bmnnstmm分期以及FCA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偏瘫早期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其下肢运动功能的尽早恢复,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针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