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对比研究

2019-07-30顾志辉

关键词:肠溶片阿托原发性

顾志辉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713)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病情复杂且迁延不愈,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极易引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严重地威胁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更好的治疗方法对其身心健康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此病的治疗价值,我院对收治的80例此病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8~66岁,平均年龄(62.27±3.65)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9~67岁,平均年龄(62.33±3.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20 mg阿托伐他汀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J20120050)+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J20120078),口服,1次/d。

观察组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次/d。

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 B P)、舒张压(DBP);②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高密度脂蛋白(HDL-L);③劲动脉斑块缓解率;④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劲动脉斑块分级标准:0级: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2 mm,无斑块;Ⅰ级:1.2 mm≤IMT<2.0 mm,仅存在1个斑块;Ⅱ级:2.0 mm≤IMT<4.0 mm,至少存在1个斑块;Ⅲ级:IMT≥4.0 mm,有多个斑块。劲动脉斑块缓解率=0级率+Ⅰ级率+Ⅱ级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压水平对比表(±s,mmHg)

表1 血压水平对比表(±s,mmHg)

分组 n SBP DBP观察组 40 119.5±15.6 81.7±10.9对照组 40 135.2±17.2 81.7±10.9 t-4.781 94.1±12.6 P-<0.05 <0.05

2.2 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TC、TG、LDL-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脂水平对比表(±s,mmol/L)

表2 血脂水平对比表(±s,mmol/L)

分组 n T C T G L D C H D L-C观察组 4 0 4.1 9±0.5 6 1.8 8±0.5 1 2.2 3±0.6 4 1.3 9±0.5 1对照组 4 0 5.1 2±0.6 8 2.3 1±0.4 4 3.1 2±0.5 7 1.0 1±0.2 2 t - 6.6 7 7 4.0 3 7 6.5 6 8 4.3 2 7 P - <0.0 5 <0.0 5 <0.0 5 <0.0 5

2.3 劲动脉斑块缓解率比较

观察组劲动脉斑块缓解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劲动脉斑块缓解率对比表 [n(%)]

2.4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并无其余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具体病因不明确的高血压,常因遗传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而引起,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头晕头胀、失眠多梦、乏力健忘以及耳鸣等[1]。此类疾病病情复杂且迁延不愈,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极易引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2]。因此,必须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更好的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具有扩张血管与抗血小板聚集的双重作用,因此其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3]。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他汀类降脂药,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人体干细胞内甲戊二酰基辅酶的还原作用形成抑制而降低肝细胞胆固醇的生成量,使得细胞表面LDL-C的受体数量得以增多,进而加速分解代谢并清除LDL-C,至血清中LDL-C含量减少时便能够直接缩小斑块;同时,其还可以提升HDL-L含量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的结构以稳定斑块,从而能够发挥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以往常常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然而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孙磊等人[5]的研究表明,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血压与血脂水平并缓解劲动脉斑块程度,而且其安全性高。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显著地改善血压水平;观察组TC、TG、LDL-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说明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血脂水平;观察组劲动脉斑块缓解率优于对照组,说明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缓解劲动脉斑块;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说明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具有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选用4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血压与血脂水平并缓解劲动脉斑块程度,而且其安全性高,因此有必要将40 mg阿托伐他汀的剂量标准推广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当中。

猜你喜欢

肠溶片阿托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肠溶片”该怎么服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