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 型结肠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9-07-29许向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许向平

【摘要】目的:探究參苓白术散加减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患者中,以随机抽样法选择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中药保留灌肠;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76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208-01

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属于“腹痛”、“泄泻”、“滞下”等范畴,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导致脏腑亏虚,气血津液失调,故而发生病变。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就中医治疗结肠炎进行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结肠炎患者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溃疡型结肠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例数各40例。所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19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37.7±10.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病例数为21例、女性病例数19例,患者年龄段分布在20-67岁,平均年龄值:37.8±10.5岁。

对比基本资料,并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用法用量:每天4次,每次1.0g。中药灌肠治疗:取党参、黄芪、当归、地榆、补骨脂、白及、白花蛇舌草、川黄连、白头翁、黄芩、白术、槐花。其中,黄芪、当归均取30g,党参、白术各取20g,地榆补骨脂、白及、白花蛇舌草、槐花、白头翁均取15g,川黄连、黄芩10g。将上述药物煎煮,取药汁80或100ml,保留灌肠,早晚一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方剂中含有,莲子肉、人参、薏苡仁、砂仁、桔梗、白茯苓、白扁豆、山药、白术、甘草等,其中,莲子肉、薏苡仁、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各取15克,砂仁、桔梗取10克、白扁豆12克、山药20克。用水煎煮取药汁80-100ml,早晚饭后各服1剂。如果患者便中带血加生地榆、丹皮、金银花;便中粘液较多,加黄连、苍术、秦皮;腹泻不止患者给予当归、黄芪。中药保留灌肠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根据《溃疡型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1]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将所得进行带入处理,总有效率视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以P<0.05表达组间数据差异性。

2 结果

观察组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的总有疗效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细内容见表1。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溃疡型结肠炎病例数显著增加,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变部位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中,可向上蔓延累及到整个结肠,甚至还有少数患者发生癌变,临床上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肛门坠胀等[2]。

祖国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脏腑亏虚有关,脏腑亏虚中最主要的为脾胃虚弱为主,治疗该疾病主要是通过益气健脾,补脾中和为主。参苓白术散中含有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等中药材,诸药合用可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其中,白术与茯苓能够健脾除湿,山药补脾益肺,莲子肉与人参能够健运脾气、补脾胃之气,砂仁化湿止泻,甘草调节诸药。在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加以中药保留灌肠,能够标本同治,对治疗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总之,参苓白术散加减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雪.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型结肠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187-190.

[2] 赵淑敏.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02-203.

[3] 李一芳,王睿,王友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6):47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