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活动:蚂蚁的秘密

2019-07-25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园陈永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7期
关键词:蚁后蚂蚁探究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园 陈永红

设计意图:在当今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幼儿园的老师应尝试做一些简单的班本课程。蚂蚁是孩子们平时能在生活中看到的小动物,如何认识蚂蚁?如何做一个关于“蚂蚁”的课程?怎样用课程的理念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对蚂蚁知识的搜集,让孩子们做“课程的主人”,生成了本节集体活动。改变简单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探究“蚂蚁的秘密”。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白板课件(蚂蚁知识网络图、蚂蚁图片与视频资料)、蚂蚁工坊、纸、笔若干、相关书籍、平板电脑。2.知识准备:饲养了一段时间的蚂蚁,寻找、观察过蚂蚁。教学详案 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目标]1.能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了解蚂蚁的特性。2.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亲近小动物。[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师:最近我们班养了小蚂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蚂蚁,谁来说说你知道关于蚂蚁的什么秘密?二、积极思考,利用绘画提出问题师:你们认识了蚂蚁,那关于蚂蚁,你们有问题想问吗?你们想了解蚂蚁什么呢?(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师:你们能将你们的问题画出来吗?师:我们可以画什么?(问号)关于谁的问题?(小蚂蚁的)什么问题呢?例如:看这幅图,你们知道是问什么问题吗?(这个问题是问蚂蚁喜欢吃什么?)你说怎么看出来的?(这幅图上画了一只蚂蚁,一个嘴巴,还有问号。)对,我们可以画简单的符号或者标志来表现你的问题。幼儿画问题,教师巡视。三、整理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师:我们看一下,你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幼儿介绍自己的问题)1.出示网络图,进行问题归类。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各种各样,我们可以将问题归类,比如:小明问了蚂蚁喜欢吃苹果吗?萱萱问了蚂蚁喜欢吃蛋糕吗?这些都是关于蚂蚁吃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放到一起。师:还有关于蚂蚁的家有谁?蚂蚁的分工?蚂蚁怎么交流?……2.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师:遇到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动脑筋、观察、问大人、看书、上网查资料等。)师:那现在我们就可以去查资料,或者问别人,还可以仔细观察。这个环节是让孩子提问,我们的问题如何具象化,老师通过提问与范例的结合,让孩子掌握用绘画提出问题的方法。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孩子提前饲养蚂蚁,带他们去寻找、观察蚂蚁,让孩子的前期认知从实践出发。重点:如何提出问题。难点:如何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本环节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让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归类。不仅便于寻找答案,而且初步尝试归类、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让幼儿尝试自己寻找答案,是当今课程理念下,让孩子做“课程的主人”,自我学习方法的一种习得。

幼儿寻找答案(提供图书、蚂蚁工坊、平板电脑)。四、讨论问题,找出正确答案1.蚂蚁家有谁?——了解蚂蚁分类。孩子回答后,推出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图片,认识区分它们的形象。2.蚂蚁会干什么?——了解蚂蚁的分工。师:刚才你们寻找到了答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分享你们的发现。3.了解认识蚂蚁妈妈,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推视频:蚁后的职责)蚂蚁妈妈就是蚁后,蚁后生的卵宝宝变成幼虫,再变成蛹,最后长成小蚂蚁。一般一个蚁群里只有一只蚁后。4.认识蚂蚁爸爸(看图片了解雄蚁的作用)。利用图片观察雄蚁和其他蚂蚁有什么不同?(它是有翅膀)蚂蚁爸爸就是雄蚁,雄蚁的主要任务就是和蚁后生小宝宝,当雄蚁和蚁后有了宝宝后,雄蚁的翅膀就会脱落,不久雄蚁就会死去。5.了解工蚁的分工。(观看绘本内容)知道工蚁负责照顾卵宝宝,还要搬运食物和挖洞建造家园。这个小房间就是他们的储藏室,里面堆满了食物。它的本领可真大!6.了解兵蚁的作用。师:如果有其它蚂蚁来抢食物怎么办?(保卫食物、打架、搬救兵)这些保护家园的蚂蚁就是兵蚁。师:蚂蚁吃什么?幼:吃面包、虫子、草叶、蚜虫蜜等(验证幼儿答案)。师:蚂蚁是怎么交流的?幼儿猜想,观看视频验证幼儿答案——原来小蚂蚁是靠触角和气味传递信息的,有小朋友答对了。五、梳理网络,留下问题师:小朋友你们还有问题吗?(幼儿提出问题,能解答的让孩子解答,不能解答的留下问题继续寻找答案。)幼:蚂蚁为什么搬家?(下雨天,地下潮湿)幼:蚂蚁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种类不同)幼:蚂蚁的家都在地底下的泥洞里吗?(蚂蚁的家有的在泥洞里,有的在树洞,还有的在果壳、纸房子里呢。)小结:今天我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蚂蚁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其实关于蚂蚁的秘密还有很多,等会儿回到教室请你们把还想知道到的蚂蚁的秘密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去查一查答案吧!科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问题,让孩子对蚂蚁的认识更深入细致。其实关于蚂蚁的课程内容很多,而一节集体活动仅仅是一个问题梳理的过程。用问题意识来组织一节科学活动是值得我们研讨的课程模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寻找正确的答案。这里运用了讨论、拿出正确答案分享的方法,让孩子明白,答案不仅可以自我寻找,也可以从讨论分享中得到。

反思:

整个活动是在不断提问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开展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概括;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问题与发现,一起想办法收集资料和验证猜测,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本次活动尝试用课程的理念去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让孩子在课程中更自主,更自由,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蚁后蚂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两只坏蚂蚁
校园“三剑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蚁后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