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冠后”条件
——一条普遍性的句法制约原则》评介

2019-07-25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孙文统

外文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心语语序句法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孙文统

1. 引言

纷繁多变的词汇序列是自然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不同语言中语序的表现形式和制约机制历来是语言类型学家和理论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2017年10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推出的《“后冠后条件”:一条普遍性的句法制约原则》(TheFinal-Over-FinalCondition:ASyntacticUniversal)一书,在充分描写自然语言中形式各异的语序类型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隐藏于表层语言现象背后的句法制约条件。该书为语言探索专著系列(Linguistic Inquiry Monograph Series)中的第76部,由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语与媒体系高级讲师Michelle Sheehan,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普通语言学系Theresa Biberauer教授,剑桥大学唐宁学院语言学系Ian Roberts教授以及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语言学系Anders Holmberg教授四人合著。该书适合具有形式句法学背景及语言类型学背景的读者阅读。全书共11章,各章自成一体,又紧密联系。本文首先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2. 内容介绍

第一章为引言。由Anders Holmberg教授撰写。本章开门见山地阐明了“后冠后”条件的主要内容:如果中心语和中心语位于同一个扩充性投射(extended projection)之内,中心语居后的P不能直接支配中心语居前的P,即:

第二章“‘后冠后’条件的经验性证据”由四位教授合写,旨在从跨语言的角度为该条件提供经验上的明证。该章首先强调了该条件中“同一扩充性投射”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决定这条普遍语法原则是否适用的先决条件:

b. [TP[DPD NP] [TVP T]]

该章接着详细刻画了“后冠后”条件在不同语法层面上对语言结构所产生的制约效应:在句子层面,日耳曼语族的共时与历时语料中缺乏(S)-V-O-Aux语序,而且在VO型语言中不存在VO……C式序列。在短语层面,为了避免违反“后冠后”条件,OV型语言中的CP宾语须外置(extraposed)于动词之后。在词汇层面,芬兰语的限定词短语DP不允许N-Complement-Postposition式语序。此外,由于受到“后冠后”条件的限制,语序的历时变化只能采取渐进型模式,要么自上而下(C-T-V),要么自下而上(V-T-C)。最后,该章将西班牙儿童英语词汇习得的过程性表现作为“后冠后”条件的又一经验明证。

第三章“语序普遍性中的和谐、对称与支配关系”由Ian Roberts教授撰写,将“后冠后”条件放在语言类型学和理论语言学的背景中进行更深层次的考察。该章首先指出“后冠后”条件是一种语法特征,而不是语言特征。其更关注两个中心语之间的层级关系,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表层线性序列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将和谐、对称及支配关系放在跨语类和谐原则(CCH)以及线性对应定理(LCA)的框架下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指出“后冠后”条件实质上揭示了内在于自然语言中的非对称性(asymmetry):相对于中心语居前型语序,中心语居后型语序是有标记的。在该章的末尾,作者指出:语序的跨语言分布并不是普遍语法的直接结果,而是来源于语言学习者的内在守恒性(inherent conservativity),呈现出一种“第三因素效应”。

第四章“生成语法中的‘后冠后’条件和语序线性化”由 Anders Holmberg教授撰写,主要关注“后冠后”条件为语言结构与线性语序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理论启示。作者首先回顾了线性语序在生成语法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与表现形式,并重新梳理了“线性对应定理”(LCA)的理论意义及内在缺陷,提出了该定理的可能替代方案。之后,作者采用了较大的篇幅详细论述了四种有关“后冠后”条件的理论解释:Holmberg认为中心语居后型语序由短语移位和C-选择中的邻接限制所生成;Biberauer、Holmberg和Roberts认为中心语居后是“姊妹移位”(sister movement)、“特征传播”(feature spread)及“极近限制”(Relativized Minimality)等共同作用的结果;Sheehan则将LCA视为语序线性化的最后手段,通过中心语方向性假定以及终端节点组合性关系阻断了违反“后冠后”条件的语序的生成。最后一种解释方案以Roberts & Ebrary (2010) 的中心语移位理论为基础,将“后冠后”条件视为由并入(incorporation)和随迁(pied-piping)等句法操作产生的必然结果。

第五章“‘后冠后’条件与语言处理”由Michelle Sheehan撰写,尝试从语言处理(speech processing)的角度为“后冠后”条件提供理论解释。该章首先回顾了“先期直接成分”(EIC)假设和“后项依存关系”(Back Dependency)假设,前者要求语言结构解析中直接成分与非直接成分之间的比率尽可能地最大化,并强调两个中心语之间的邻接关系;后者则限制语言解析中超越短语界限的后项依存关系。这两种假设可以用来解释以下的结构对立:

(2) a. *[[XP]]

b. [[XP]]

文章指出,尽管这两种基于语言处理的假设表面上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在实证与分析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鉴于此,该章将语法分析的倾向性(preference of the parser)视为“后冠后”条件的终极解释方案。该章最后提及了音系领域中的“最大节首原则”(Onset Maximization Principle), 简要探讨了其与“后冠后”条件的表面相似性,并指出其为该条件的研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

第六章“‘后冠后’条件与副词”将“后冠后”条件对句法结构的限制由“中心语-补语”层面推及至“中心语-附加语”层面。作者通过观察副词在芬兰语中的句法分布,发现该语言中不存在V-Adv-Aux型语序,指出第二章所描述的[[V O] Aux]型语序限制应该被进一步抽象为[[V X] Aux]型语序限制。该章接着考察了能够进入这种线性格式的副词(如强调标记、否定标记和副词性小品词等)的句法表现,证实其实质为中心语(projecting head),具有自身独立的投射。因此,表层V-Adv-Aux型语序的真正结构为一和谐性的中心语居后结构[[AdvV Adv] Aux]。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论证了[[VPV Adv] Aux]型结构限制来源于“后冠后”条件和[[O V] Adv]型结构限制的共同作用。

第七章“‘后冠后’条件与‘中心语居后过滤’条件”仍由Michelle Sheehan撰写,将“后冠后”条件放入更为宽广的领域内进行考察。作者从“中心语居后过滤”(Head-Final Filter, HFF)条件 (Williams 1982)入手,探讨将此条件纳入“后冠后”条件的可能性。HFF条件禁止名词性中心语及其前置性修饰语之间插入任何成分,与“后冠后”条件在线性序列上颇具相似性:

(3) a. *[[]]

(“后冠后”条件)

b. *John is a [NP[AdjPproud of his son] man]

(“HFF条件”)

HFF条件涉及到中心语N与其前置性修饰语AdjP的关系,在英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和比较级短语中均有体现。作者进一步通过跨语言的证据来证明HFF条件的普遍适用性,指出与“后冠后”条件的情况相似,语言会采用前置、PP/CP外置、形容词短语整体外置等手段避免违反HFF条件。该章的结尾部分批驳了先前对HFF条件的种种解读,肯定了HFF条件融入“后冠后”条件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值得研究的话题。

第八章“限定短语中的‘后冠后’条件:普遍性原则20与指示代词的本质”由Ian Roberts 教授撰写,着眼于限定短语DP的内部结构。作者先由Greenberg的普遍性原则20及Cinque的讨论入手,考察了名词短语中指示词、数词、形容词修饰语和名词性中心语之间可能的语序排列形式。之后,该章重新审视了DP的内部结构,将其分析为一个与CP平行的“双语段式”结构:

(4) a. [CPC [TPT [vPv [VPV]]]]

(CP结构)

b. [DPD [QPQ[nPn [NPN]]]]

(DP结构)

文章将指示词Dem分析为轻名词n的标志语,位于整个DP结构中较低的位置。DP的结构被进一步抽象为:

(5) [DPD[nPDem[n [NPN...]]]]

第九章“‘后冠后条件’与小品词”由Theresa Biberauer教授撰写,重点考察自然语言中的功能性小品词居后型结构。作者开篇便以汉语、卡帕多西亚希腊语、巴吉尔米语中的语言事实为佐证,指出这些语言中无屈折变化的功能性小品词能够进入V-O-Aux格式,因此在表面上违反了“后冠后”条件的限制。之后作者进一步指出:非洲中部及亚洲东部等语言中存在的助动词性小品词居后(Final Auxiliary Particle)、否定小品词居后(Final Negation Particle)、疑问小品词居后(Final Interrogative Particle)、标句小品词居后(Final C-Particle)、非小句结构中(Nonclausal Domain)的后位小品词居后及外来型后位小品词(Borrowed Final Particle)居后等结构均在表层形式上违反了“后冠后”条件。同时,作者指出,这些反例中的功能性小品词不具有中心语的句法地位,因此上述语言现象在句法结构方面仍然受到“后冠后”条件的制约。

第十章“自由语序语言中的‘后冠后’条件”由Anders Holmberg教授撰写,致力于考察语序自由型语言的表层语序特征及背后的制约机制。该章围绕芬兰语的表层语序变化展开讨论,指出作为一种语序自由型语言,芬兰语同时允许V-O型语序和O-V型语序,前者为无标记型语序(Unmarked Word Order)。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比如受到句首焦点信息强调时),其语序相对自由,但V-O-Aux型语序依然不合语法。在详细刻画芬兰语中宾语句法分布的基础上,作者使用“修正了的Sheehan 模型”和“Holmberg原理”解释了芬兰语中自由语序的推导过程及宾语移位(Object Shift)现象,并论证了Holmberg原理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移位制约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芬兰语中相对自由的语序排列并与宾语移位的自由性无关,而是源自其中心语所具有的双向性参数(Dual Specification):中心语既可以位于被其选择的语类之前,亦可以位于被其选择的语类之后。

第十一章“形态学中的‘后冠后’条件”由Ian Roberts教授撰写,重点关注中心语移位(Head Movement)与并入(Incorporation)在复合词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此类过程与“后冠后”条件的互动关系。该章首先回顾了关于自然语言中“后缀优先”(Suffixing Preference)现象的讨论,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证明了OV型语言更倾向于使用后缀来表达屈折变化,而VO型语言在使用前缀或是后缀来表达屈折变化方面,则体现为近乎均等的选择概率。作者进一步指出,OV型语言中的“后缀优先”现象是“线性对应定理”(LCA)和“后冠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VO型语言的后缀化则反映出该语言中功能性中心语有关词缀化及并入的参数选择(parametric options)。此外,作者还讨论了中缀(infixing)、环缀(ambifixing)以及框缀(root-and-template)等形态结构问题。

3. 简要评价

该书全面深入地描写了“后冠后”条件在不同语言层面的具体表现,并为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经验明证。该书内容广泛,语料翔实,层次清晰,论证严密,不啻为该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鸿篇巨制。此外,该书在结构编排、内容衔接、论证方式、理论研究等方面亦颇具特色,值得注意:

第一,该书各个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形式与逻辑上保持高度地统一。该书由四位学者合写,除第二章由四人合著之外,每个章节均由不同的学者独立完成。但该书在内容安排及论证方式上层次明晰,逻辑严密,在写作风格上始终如一,更像是由一位学者独立完成。在内容安排上,该书前四章提出问题,展现背景;后七章则采取逐层推进的方式,依次论述了“后冠后”条件在小句、短语、词汇等不同语言层面的具体表现。在论证方式上,各位学者均采用“提出现象—表面反例—剔除反例—印证结论”的模式进行论证。

第二,该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描写之藩篱,力图使自身的论证达到解释充分性,其过程强烈地体现出演绎的论证风格。囿于传统的研究将语言现象视为一种“趋势”(例如Greenberg对于语言普遍原则的归纳),使自身的研究停留在描写充分性这一阶段,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而该书在描述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同时,用“后冠后”条件揭示了隐藏于表层语言现象背后的结构限制,并将其定义为一条具有语言普遍性的句法制约原则(Syntactic Universal),而不是一种“强势倾向”(Strong Tendency)。在论证的过程中,该书将该原则放入不同的语法层面进行讨论,既研究了“后冠后”条件在词汇、短语、小句等不同句法单位中的表现,又涉及到“后冠后”条件在音系层面(关于“最大节首原则”的探讨)及形态层面的适用性问题。在论证风格上,该书按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出反例—重新分析—印证假设”的模式进行论证,体现出浓厚的演绎式论证风格。

第三,该书选用的语料极为广泛,涉及多种语言现象,有力地推动了理论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应用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该书的用例涉及到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芬兰语、匈牙利语、巴斯克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北印度语、南非荷兰语、希腊语等多个语种及其方言,用例精当,说服力强。该书触及到的语言现象众多,既有体现出语言共性的(V-Adv-Aux型语序的不合法性、HFF效应等),亦有体现语言个性的(南非荷兰语及Gungbe语中的框式介词、闪米特语族中的框缀结构等)。这些语言现象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另外,该书关于狭式句法(narrow syntax)与线性语序(linear order)之间的映射关系、二语词汇习得者的过程性表现以及语序变化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无疑将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历时句法学等领域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尽管该书对于语言表层语序背后的制约机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解释上的充分性,但其在涉及领域和理论解释方面并非尽善尽美,仍然存在研究上的空白地带以及诸多未解之谜。在理论建构和框架选择方面亦非白璧无瑕,在结构推导过程中仍然依靠一些性质不甚明晰的附加特征(diacritic features)来驱动移位。句法-音系接口研究的新近发展(Norvin 2016)中所倡导的理论模式的变革能为该书今后的研究带来更多的理论启示。

猜你喜欢

中心语语序句法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汉泰状语与中心语结构浅析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浅谈科技文章标题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