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前心功能的变化

2019-07-24向俊杰陈素芬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环向斑点径向

向俊杰,陈素芬(通讯作者)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超声科 江苏 常州 2133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其缺点就是该检测具有有创性,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结合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于一体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可以作为辅助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变化的一个新的方法;心脏彩超对于未出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是运用该技术来评价冠心病患者在未出现室壁收缩异常的情况下需要行左前降支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前心功能的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搜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没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心脏彩超均显示节段性室壁收缩运动正常,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8±9)岁,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术,并行左前降支支架植入术;同时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3±12)岁,经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仪器和方法

应用美国GE-Vivid E9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常规方法分别测量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的左心房内径(LAD);三维探头,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同步记录心电图,嘱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屏住呼吸后采集心尖四腔心3个连续、稳定的心动周期图像进行存储,用于脱机分析。

1.3 数据分析

将采集的心尖四腔心的三维图像转换成voldicom格式后导入德国TomTec Image Arena 4.6,用分析按钮4D-LV-Analysis 3.1分析左室功能,首先将示标线对准主动脉根部,软件将自动形成标准的心尖四腔心、三腔心及二腔心以及短轴图像,将图像分别定格在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软件将自动勾划好心内膜,调节勾划好的心内膜曲线,使其与心内膜完全重叠,点击analysis按钮,软件将自动分析得到整体、环向、径向及纵向峰值应变。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观测的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Kolmogorov-Smirnov's 检验,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所测数据值如果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如果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则选用校正t检验的方法;如果方差不齐,且样本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选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观测的计量资料均以(±s)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两组资料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LAD,HR,LVEDV、LVESV及LVEF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整体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基底段前间隔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室壁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2.3 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环向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基底段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室壁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2.4 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径向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左室各室壁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2.5 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纵向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中间段左室后壁及心尖段左室壁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室壁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

2.6 通过比较左室各项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所测得的各项应变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在提高,所以,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冠状动脉没有完全堵塞的冠心病患者,普通常规超声心动图并不能较好的显示,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革新,由以往的组织多普勒技术不断发展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以及现在的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但是组织多普勒由于其可重复性差及角度的依耐性而使结果欠精准,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由于斑点在运动的时候会离开平面,其测量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有研究表明,该技术通过测量左室应变值能较好的评估左室功能。

本研究主要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通过测量左室各节段整体、环向、径向及纵向应变来评价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心功能的改变,旨在为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前心功能的改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各组应变得出:冠心病患者基底段前间隔与正常对照组整体应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段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环向应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尖段左室各室壁纵向应变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径向应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研究入选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左前降支病变,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室间隔、左室前壁,由于左前降支出现狭窄,所以其对应供血的部位发生了心肌缺血,这个改变可以通过环向应变及整体应变来反映。通过比较左室纵向应变,发现心尖段各室壁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左前降支的狭窄,导致冠状动脉对心肌的灌注不足,越远离冠状动脉主干的心肌往往缺血表现的越为明显,纵向应变能较好的反映这种改变,所以,纵向应变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的改变。整体观察纵向、环向、径向及整体应变,可以发现,尽管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大部分应变比较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冠心病组所测的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所以,可以说明,尽管冠状动脉狭窄并没有引起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但是其心脏的收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受损;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尽管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彩超上没有发现室壁运动异常,常规超声心动图不能发现心脏功能的变化,但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较为敏感的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细微变化。

表1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室各室壁整体、环向、径向及纵向应变(±s)

表1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室各室壁整体、环向、径向及纵向应变(±s)

*表示P<0.05

整体应变(%) 环向应变(%) 径向应变(%) 纵向应变(%)冠心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 正常对照组基底段 前间隔 -29.57±6.30* -38.09±9.46 -24.28±6.66* -30.50±7.12 33.02±6.70 38.61±7.53 -15.83±3.12 -16.71±3.31前壁 -31.68±9.99 -35.86±9.60 -26.14±11.38 -30.96±11.20 32.26±11.41 41.11±11.67 -17.37±3.87 -18.41±5.26侧壁 -29.74±6.03 -31.56±5.48 -24.29±8.14 -26.68±6.75 34.47±7.35 37.71±7.93 -17.13±4.69 -18.36±5.29后壁 -30.07±8.65 -32.51±7.65 -23.54±10.47 -26.01±7.63 33.76±9.80 37.85±8.79 -16.61±4.60 -19.16±5.97下壁 -33.29±12.57 -35.25±7.71 -28.92±12.87 -29.71±8.75 36.98±12.09 39.74±9.01 -15.95±3.60 -18.36±4.92后间隔 -29.11±11.19 -36.08±5.47 -22.81±11.03* -31.21±5.50 30.19±11.32 37.79±7.59 -13.76±5.31 -15.78±3.52中间段 前间隔 -35.96±9.90 -41.83±15.21 -32.48±10.31 -35.41±10.31 36.85±11.02 41.22±10.67 -12.83±4.82 -15.18±5.03前壁 -30.56±9.38 -31.93±9.56 -25.86±10.76 -26.98±11.82 33.46±11.23 37.07±13.45 -14.60±3.72 -17.55±5.55侧壁 -31.83±10.29 -30.92±7.11 -26.26±11.17 -24.54±8.89 34.19±10.61 35.71±6.64 -14.78±4.89 -17.94±4.79后壁 -31.52±13.37 -33.07±7.85 -26.37±14.27 -27.80±7.65 34.97±13.11 38.47±9.36 -14.00±5.49* -18.23±4.66下壁 -38.28±13.98 -42.76±10.83 -34.36±14.71 -36.97±10.65 40.68±16.06 44.97±10.98 -15.15±5.77 -17.30±4.65后间隔 -41.68±17.04 -50.72±17.23 -37.28±15.34 -44.69±14.73 41.36±17.09 48.53±13.92 -13.68±6.58 -15.03±6.51心尖段 前壁 -27.73±20.74 -37.55±8.72 -34.24±20.17 -30.57±6.89 38.64±12.43 47.23±11.99 -17.39±7.28* -25.49±8.91侧壁 -32.35±11.34 -38.61±9.45 -27.80±1131 -29.73±7.36 38.49±15.17 50.12±12.84 -18.16±8.93* -29.36±9.55下壁 -36.21±13.10-43.48±10.44 -32.13±13.16 -36.25±9.06 41.99±16.0351.08±9.51 -18.21±7.43*-24.63±6.59室间隔 -40.21±16.01-45.25±11.04 -35.74±16.76-37.60±11.97 44.18±17.7551.07±9.48 -17.63±6.74*-23.79±8.31

本文主要通过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在行左前降支PCI术前心功能的变化,发现,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室壁运动未出现异常之前左室的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较敏感、方便的发现冠心病患者早期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

猜你喜欢

环向斑点径向
自承式钢管跨越结构鞍式支承处管壁环向弯曲应力分析
不等厚P92钢弯头的球形缺陷应力分析及预测
可爱的小斑点
环向对齐相邻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研究
环向加筋灰土墩单墩极限承载力解析解
斑点豹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RN上一类Kirchhoff型方程径向对称正解的存在性
基于PID+前馈的3MN径向锻造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一类无穷下级整函数的Julia集的径向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