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7-24胡彦蓉刘洪久

关键词:环境影响大学生

胡彦蓉,刘洪久,戴 丹

(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2.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300)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也从教育资源的无偿享受者转变为消费者,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消费和投资行为,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学习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然而,汪玉侠调查发现,近1/3的大学生在行为投入方面不足,如课前预习、上课听讲等方面;在认知投入方面,有28.2%的学生只学教师讲授或和考试有关的知识;在情感方面,38.4%的学生认为上课是迫不得已和无聊的事。[1]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令人担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进行课堂学习、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研究,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习投入度理论研究,如泰勒的“任务时间理论”、阿斯汀的“学生卷入理论”等;二是学习投入量表的实际应用,如美国知名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自200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运行17年。 在我国,学习投入度研究时间还比较短, 2007年,清华大学引进NSSE项目,并进行了汉化,之后发起了“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目前对于国内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NSSE项目,并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产生的影响;二是结合我国实情对NSSE项目测量量表进行本土化编制和应用。[2-3]

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研究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教育生态学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1976)在《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人、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规律。[4]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学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措施。

一、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学模型

1.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系统内涵。教育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由教育主体、相关主体与教育环境因素所构成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系统,其中,教育主体、相关主体与教育环境之间可以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进行相互作用,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2.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系统(ecosystem)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于1935 年首先提出。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教育主体、相关主体与教育环境之间也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划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成分由教育主体和相关主体构成,非生物成分由教育环境构成,同时生物成分也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1)生物成分。教育生态群落的生物成分主要由学生、教师、同伴、长辈等种群组成。其中,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系统能量的来源,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消化和吸收,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又扮演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同伴和长辈不参与教学活动,但是他们可以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根据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同伴的关系会影响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伴越优秀,对学习越认真,越会让大学生在环境和情景熏陶下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更是大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定八十”,说明家庭在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而很多的研究也表明,父母的背景和自身学历,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家庭成员的学习态度也影响着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5]

(2)非生物成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主要指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技术生态环境;微观环境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境。其中,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一些人长期受到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熏陶,会形成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或禀性,如生活在平原和沿海地区的人接受新生事物比生活在山区和高原的人快[6]。社会生态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帮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主观愿望和能力的人获得不同的专门技能,进入不同的社会阶层或不同的职业群体。钟云华研究表明,借贷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要优于非借贷贫困生,同时有助于借贷贫困生通过增加课堂投入度来提高学习成绩。[7]文化与教育则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文化既是教育的生态环境,也为教育生态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教育依赖于文化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都是一定文化环境的反映,文化同时也影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表明,在一个家庭中,热爱学习的气氛会影响家庭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学习,从而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8]。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向泛在学习转变,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的实体课堂相比,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度。

此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境虽不能构成以自身为主的活动体系,但是它们从属于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例如,教学场境既可以为教学过程提供场所、设备等物质资源,也可以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研究表明教室的大小和布局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小规模班级比大规模班级的教学效果好,圆桌形、椭圆形、半圆形和马蹄形的教室布局,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而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也能体现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9]

3.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是其主要构成成分。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构成成分主要包括人(教育主体与相关主体)和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其中,“人”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教师、学生承担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解和加工,其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将外部的信息和知识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消费并分解这些信息和知识,并把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因此学生是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而同伴和长辈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形成能量和信息流通。此外,环境因素尤其是微观因素既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影响而改变。

二、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学因素

基于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及长辈因素、环境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层面。引发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兴趣。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对于感兴趣的课程会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则大多是应付、敷衍。而大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业自我效能感、长辈和教师的期望也是大学生保持学习投入和努力的重要因素。由于个体差异性和学习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因为学习兴趣的浓厚,而是有稳定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王伟的相关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会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持久性等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也会影响学习动机、行为和学习成就[10]。家长的期望(如做人、体质、学习和职业)对大学生也有很大影响,甚至会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性格、行为和学习兴趣的趋向。学生一般对家长的看法和评价很重视,许多学生会通过努力学习等来迎合家长的这些期望。

2.教师因素。在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生产者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所掌握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来传授知识,其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当教师能够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和支持时,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Fredricks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给学生支持和帮助,那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水平都会提高。此外,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Ryan发现,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教师不仅讲解教材内容,而且还充分重视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学业需求时,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投入水平。Helme和Clarke的研究也发现,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受课堂活动和任务的影响,新颖的课堂活动和任务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水平。[11]

3.同伴和长辈因素。研究表明,同伴已经超越父母和教师,成为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重要他人,同伴对学习的积极参与,能促进其他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学习[12]。权小娟利用多层次模型,验证了班级同伴对于个人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几乎接近甚至超过大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影响[13]。同时,同伴之间的互动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如徐锦芬对二语学习的研究就揭示出,同伴互动增加了大学生尝试使用语言的机会,并且促进了大学生语言产出的流利性[14]。

此外,长辈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兴趣取向、教育方式及期望等都会对大学生课堂学习产生影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是兴趣的前提,一旦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第一需求时,其学习的动力就会加强,而学生的学习需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则来自家庭,由于子女从小到大都在接受家庭给予的教育,所以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都会对其学习态度形成产生极大影响。

4.环境因素。生态学是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在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发生在特定环境中,因此从本质上讲,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也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等的发展变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方式、学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运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教学的模式已得到推广和应用,如网络课堂、慕课、微课等。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信息化课堂教学不仅能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而且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的程度实现区分学习;此外,多元化的沟通平台,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提供的。

三、提升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策略

1.合理利用“限制因子定律”,重构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如温度和时间等。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源于李比希的研究,他发现,谷类作物通常不受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限制,反而受到微量需要的原料限制,如果这些微量原料降到最小量以下时,就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在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物理环境等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来获取,如果只有单调的黑板、呆板的教学内容,课堂学习则会显得沉闷;但过度使用教学媒体和资源,而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刻的思索,也会影响到课堂学习。因此,要改善课堂学习生态,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控制课堂生态中的限制因子,就要重构课堂生态平衡,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和教学大纲,应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改善课堂学习的生态环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环境,开发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氛围。

2.遵循“耐度与最适度”原则,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耐度”定律是由谢尔福德1911年提出的,认为生物对其生存环境有一个最小和最大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内才能生存,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在最适生态区,生物处于最佳的生存状态,否则将处于不理想状态。同时,在生态因子大于或小于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限制因子的负面作用将显现出来。[15]

在课堂学习生态系统中,学生对周围的教育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承受度和耐受度,超过或达不到应有的“度”,都会产生不利或相反的影响。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进度太快、讲授内容太难,都会增加学生的惧怕心理,影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另外,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该生态位的形成受学生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环境、家庭因素等影响,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与学生特点相宜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同时,对“耐度和最适度”偏离均值的学生应因材施教,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3.克服“花盆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生态学上也称“花盆效应”为局部生境效应,是指在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空间内,人为地创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如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一段时间内,花盆内的个体和群体可以长得很好;其后,一旦离开了此生态环境,个体和群体便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在传统教育生态系统中,课堂教学也似“花盆”环境,学生在设计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学生的学习被局限在课本和教室;一些教师则长期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也会产生“花盆效应”,使课堂教学呈现僵化、冷漠的局面,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要摆脱“花盆效应”,提高课堂学习的投入度,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首先,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知识的格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学以致用、开放的生态化教学体系,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学生实际相结合。另外,教师也要努力拓展教学空间,从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达成教与学之间的生态平衡。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生态系统,使得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大学生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漫观环境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