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张富清的“路”

2019-07-22何武涛

雷锋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富清碉堡敌人

何武涛

择 路

每个人一生都要走很多路,但最重要的路,总是在岔路口那几步,张富清也是如此。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大哥夭折,母亲带着他们兄妹3人艰难度日。因为生活困难,张富清长到21岁时还很瘦小。

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打长工的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因为羸弱,他被关押近两年,后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目睹其种种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解放”出来的张富清,站在命运的岔路口,他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派发的粮饷回家,还是跟着共产党去打仗?

尽管当时有过犹豫,但张富清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张富清从小就听说过共产党、向往过共产党。当他来到解放军部队,目睹两支迥然不同的军队的强烈对比,让“解放战士”张富清更加下定决心:“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这是张富清第一次为自己的正确选择感到自豪,也成了他今后选择道路的一种参照。

1955年,多次立功、身体有伤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到老家陕西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但为了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边疆、山区去”的号召,他作出一个连家人都非常不理解的决定:到穷困偏僻的鄂西山区来凤县支援建设,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我做了,别人就可以不用去做。谈起当年的选择,张富清一脸平静。

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于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很多。但站在每一个命运岔路口,张富清的道路选择程序极其简单,而且只有一个按键,这就是——党的指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

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打起背包就走人;

来凤在恩施最艰苦,他听从组织安排,让我去;

在来凤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申请前往。

多年之后,面对许多不解的眼神,他总是笑着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当人生的画卷徐徐展开,又慢慢回望,张富清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肃然起敬,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思考。

每次“路口”选择,他考虑的从来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

开 路

连日来,寻访张富清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为了告慰感动,有的为了寻找答案。

面对记者们的采访,张富清讲的最多的依然是当年的战火烽烟,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还是当年当突击队员的战斗往事。为部队开路,这是张富清战斗生涯的一种常见姿态。

张富清打了无数次硬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48年的永丰战役。

那天拂晓,张富清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匍匐前进率先攀上永丰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城墙,和外围的敌人激战。

“突然感到有人在我头上重重地打了一下,用手一摸,一块头皮翻了起来,这才意识到,刚刚是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忆及此事,张富清有些激动。他说,就是死也要和敌人拼尽最后一口气。他憋着一股劲继续战斗,端着冲锋枪,把近距离敌人全部消灭了。击退外围敌人后,张富清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1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1个炸药包码在一起,将碉堡炸毁。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他炸毁2座碉堡,缴获了2挺机枪。战斗结束,他死里逃生,另外2名战友却再也没回来。回想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战友,张富清几度哽咽。

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记录着他的4次立功经过:

1948年6月,作为14团六连战士,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1座、打死敌人2个、缴机枪1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续部队顺利前进,师给记一等功1次;

1948年7月,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消灭外围守敌,占领敌人1座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团给记一等功1次;

1948年9月,作为14团六连班长,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时发现敌人,即刻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迅速消灭敌人,师给记二等功1次;

1948年10月,在永丰战役中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了敌人碉堡2座、缴机枪2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军给记一等功1次。

1948年12月彭德怀签发的《报功书》中写道:“张富清同志为民族与人民解放事业,光荣参加我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718团2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

烽烟滚滚唱英雄。当年张富清身体其实很瘦弱,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勇气、一往无前地开路。

“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说,为部队开路打头阵,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只要有突击任务,我就报名参加。我打仗的秘诀是:有信念、不怕死。

赶 路

公元1949——中国时间进入崭新纪元。对中华民族而言,这是获得新生的一年;对张富清而言,这是奔袭战斗的一年。正如《保卫延安》所写:“走!打!是生活中的一切。”

赶路,不只是在战争时期,就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张富清也始终没有停下赶路的脚步。

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张富清,怀着改变边远山区贫困面貌的憧憬,跋山涉水,一路向西。“一脚踏3省”的来凤,地处武陵大山深处,与湖南省龙山县只隔着1条酉水河。

今天,我们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从武汉走陆路到来凤尚需7个小时。而当年的张富清,从汉口出发赶到鄂西边陲来凤,穿越崇山峻岭,硬是靠着一双铁脚板,走了整整7天。

令人唏嘘的是,张富清总是在为人民赶路,而当母亲需要他赶路时,他却又停住了脚步。

19 60年初夏,不到20天的时间里,陕西汉中老家连续给张富清发了2封电报:一封是因为母亲病危;一封是因为母亲过世。希望他能回去見母亲最后一面,处理母亲的后事。但一心扎在来凤搞建设的张富清,2次都没有赶回家。“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多年之后,张富清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解释了当初的选择。

直到母亲去世后20多年,张富清离休后,才得以赶回故土,祭拜母亲。

修 路

铁心进山的张富清,挑了条件艰苦的卯洞公社;而到了卯洞,他又一头扎进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的高洞。这是公社最偏远的管理区,几十里路,山连着山,把村民与外界完全隔绝。

高洞在悬崖之间,山路崎岖,粮食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又运不进来。每年上缴供应粮,生产队劳力肩挑背扛1周左右,才能全部运到镇上。张富清和大家一商量,决定修路。

为了修进入高洞的路,张富清四处奔走、申请报批、借钱筹款、规划勘测……

约5公里长的路,有至少3公里在悬崖上,只能炸开打通。张富清不仅要筹措资金、协调物资,还要组织人手、发动群众。有的社员“思路不大通”,认为修路耽误了生产。张富清就住到社员家的柴房,铺点干草席地而睡,帮着社员干农活、做家务。

“他跑上跑下,50多岁的人了,身体并不好,工作却特别认真。”曾和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的百福司镇原党委书记董香彩回忆。从抵制到触动,从被动到主动,群众在张富清带领下肩挑背扛,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就是靠着韧劲,把一条挂壁公路修到了高洞。

那一年,张富清因组织需要,要从高洞调走。临走的那天,一早醒来,发现屋子外面站了好多人。老百姓赶了好远的路,自发来送他。“他们守在门口,往我们手里塞米粑粑,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一直到车子开了,都没有散。”回想当年的情景,老伴孙玉兰笑得很自豪。

将心比心,张富清把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期望,都化作默默洒下的汗水;

以心换心,群众把对他的信赖与认可,都修进了一条条路。

如今,原卯洞公社所辖的二三十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当年张富清主持修建的道路,已拓宽硬化,变成康庄大道。高洞几乎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

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在来凤这片毫无关联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一个人民公仆任劳任怨的足迹。

猜你喜欢

张富清碉堡敌人
阿尔巴尼亚:人口几百万,碉堡十几万
“老兵”张富清:一辈子冲锋
张富清: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张富清:不给组织添麻烦
那些不可移动的碉堡
老碉堡,该如何走进未来?
《深藏功名 坚守初心——95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稀奇古怪的敌人
稀奇古怪的敌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