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的化身

2019-07-21邱璐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杜甫

邱璐

[摘要]《前出塞》是一组叙事诗,共有九首,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但其并非作者,杜甫抛弃文人地位,以征人口吻来叙述。杜甫终生“奉儒”,其诗歌充满儒家色彩,《前出塞》亦是如此。尝试以儒家思想探析诗中征人形象,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

[关键词]杜甫;前出塞;征人形象;儒家思想

关于《前出塞》组诗究竟为何事而发有两种说法,即哥舒翰征吐蕃之事、高仙芝讨吐蕃、小勃律、蝎师等之事。前说以明王嗣奭《杜臆》为代表,提出“《前出塞》云赴交河,《后出塞》云赴蓟门,明是两路出关。考唐之交河,在伊川西七百里。当是天宝间,哥舒翰征吐蕃时事,诗亦当作于此时,非追作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亦引王说。后说代表为今人单芳《<前出塞>是为哥舒翰征吐蕃事而发吗》,提出杜甫“得知高仙芝在西域作战的情况,写出了《前出塞》这一组名诗”。现以前说为多,杜甫生活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确切得知他为何事作诗,但可肯定《前出塞》是他在长安蹉跎的十年,写于天宝中末年的作品。

一、征人形象

(一)思亲念恩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受驱遣的士兵,想到要离家到遥远的交河,心怀戚戚。赶往交河有一定期限,逃跑将被惩罚。只能“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舍弃父母恩,默默背起战戈。此时征人亲亲之情是人离家远行时的自然流露。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随着时间推移,征人熟悉了军旅生活。“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骨肉恩不能忘,只是自己随时有死的可能,就随他了。此二句是征人熟悉军中生活后的无奈选择,说明士兵习惯环境后对父母恩情仍念念不忘。

接着是给予六亲交代,“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征人眼看归家无期,遇见熟人,忙借机托送家书,告知自己归家无望,不能与大家共辛苦。这正对应前面的分析,无奈的选择与沉重的交代,背后是滚烫的孝心。

显然在交代后,征人仍期盼归家。“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为边疆筑城,眺望遥远的家乡,羡慕着日暮向南飘去的浮云。从出发到稳定生活,思亲念恩之隋藏在征人心中,时而涌现。

(二)英勇无畏

征人说自己“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脱去马络头,随手挑着缰绳,从极高的山冈上飞驰而下,俯身练习拔旗。诗中征人巧捷万端,颇似魏晋“游侠儿”。

第六首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以议论表达,既是征人对战争的看法,亦体现征人英勇善战。作战应挽强弓,射长箭;射人应先射其马,擒贼当先擒其王,“马倒,人不降则毙,王擒,敌不溃则败。”前是自我要求,后是應敌策略。

实战中“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军队轻轻挥剑就立下了显赫战功。征人更言“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示其英气、强悍,闪烁他德、智、才、勇的豪光。

(三)忠君爱国

虽然征人入伍源于奴役和驱遣,但随着旅程的行进,其男儿豪情涌上了心头。身为男儿,生死本无常,索性练就本领,投身战争。于是,他在呜咽的水声中立下为国献身、建功立名的壮志“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然征途不如想象中的简单,他渐渐看到军中黑暗一面。“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在途中,他受官吏驱逼,却无论生死,只管向前。“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主将们并不清楚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对待战争,征人虽明白“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但君要臣战,臣不得不战,他说:“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对军中黑暗的隐忍及为君为国而战都体现其忠君爱国。

随着故事发展,征人已从军十多年,有了些功名。“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只是人人争功贪赏,征人怕同他们一样。对此,征人说:“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若争功而斗,国内则不安宁,如何远征戎狄,正如蔺相如所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至此,征人情感归为忠君爱国,思亲念恩是退居在忠君爱国下的另一层情感。

(四)目光高远

开篇“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征人启程就已看出这是场不义之战,君王开边给百姓带去无数苦难。第六首与第一首相照应,凸显征人的高远目光:作战只需擒王即可,何须杀多人?各国都有疆界,只求制止敌人侵略、保家卫国,何必开边?

对于功名,征人也有独到的看法。征人没有将目光停在初次立功上,而是潜身军队,准备下次战斗。最后,从军十几年的征人对待立功甚至人生的态度都达到了惊人高度。“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大丈夫生而志四方,穷尽所学,为国奉献,即使不蒙国用,也要坚持到老。

结语

诗歌表现了征人内心从离家别亲的悲痛化为征战杀伐的壮苦,并渐渐突显出征人形象。最后,征人在“恋亲之情”与“赴国之义”的情感交战下,实现了身份认同,成为儒家思想的化身。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杜甫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登高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Why Learn Chinese?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