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忘却的怀念

2019-07-21徐剑凌

活力 2019年10期

徐剑凌

[摘要]本文在分析《山中的糖果》写作特色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同窗、身边那些人和事的不能忘却并一一深情记录他们以做怀念的写作初衷。

[关键词]《山中的糖果》;邓安庆;怀念

一、邓安庆其人

生于1984年的邓安庆,系湖北武穴人。曾在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图书编辑等不同职业。已出版作品有《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山中的糖果》等。

二、《山中的糖果》其书

本书是邓安庆的一本散文集,全书分为“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集结了邓安庆对故乡亲人、同窗、和对身边人和事的记录与怀念。他们中有曾在分母去外地种地时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姑姑,也有性格不同但都显示出热辣生命力的堂姐,还有将《红楼梦》读过整整二十七遍的白云娘等,邓安庆透过自己的文字将这些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喜人生生动地推到了世人面前。

三、《山中的糖果》写作特色

(一)个性鲜明的文字

邓安庆来自农村且阅历丰富,内刊编辑、企业培训、图书编辑等多种职业,让他无论是对乡村还是城市,特别是对社会底层的人和事,都有他独到而细致人微的体察。在《山中的糖果》中,他用细腻的文笔和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将人间烟火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特别是在人物刻画方面更见其个性鲜明的文字功底。他对书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把握准确且刻画生动,性格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带给读者如见其人般的阅读感受。

(二)如见其人的人物刻画

读过《山中的糖果》的读者,一定会对邓安庆的三个堂姐印象深刻。大姐身形肥胖,走起路来却是虎虎有生气,男孩们都只得在后面跟着。她天性乐观,大家觉得一点儿都不好笑的事情她却笑声响起,全然不顾父母的责骂。她更泼辣能干,对买了她菜不给钱的年轻男人,她能一把揪住劈头就是一巴掌。因家庭原因,她只读完小学就回家忙家务,但从不怨天尤人,她每天努力买菜只希望自己的两个小孩能好好读书。

二姐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一个人独自发呆。她从小就爱美,会用凤仙花涂指甲,还戴着小玻璃珠的耳环,拿到手的第一个月工资马上买了新衣服穿上。成家后,她疯狂地迷上了麻将,儿子在旁边哼哼地哭,她从桌子上拿起十元钱让他自己去买东西吃。在二姐夫因公致残后,麻将更是成了她的精神寄托。二姐夫离世后,她打起麻将来老走神,不是出错牌就是合错牌,她也厌烦这样的日子,所以希望邓安庆能把她带到国外去,她胖松脸上挂着的微茫笑意让人不敢直视。

三姐作文得过满分,各科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却在初二时被父母强制辍学去学习理发,虽绝食抗议,后来还是嫁给了师傅的弟弟。三姐曾希望自己去得远远的再也不回来,可现在已是三个女孩母亲的她,仍肩负着为婆家生儿子的重任,这个曾经的女秀才,也并非完全逆来顺受,她告诉老公说再提生儿子的事她就翻脸,看到下雪兴奋不已的三姐,仍保留着她的一点浪漫。

四、不能忘却的回忆

(一)故乡亲人

邓安庆笔下的故乡亲人,有在他一人留守家中时对他无微不至照顾的姑姑,有性格迥异的三个堂姐,还有离异后嫁给他堂叔,幸福生活却因亲生儿子杀害继女而戛然而止的仙芝娘;还有父母离异只得由外婆带大所以养成一身恶习,但最终还是成了二个孩子父亲的瘌痢表哥,还有那个陪他在山中度暑假的表婶的女儿金兰等,邓安庆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此外,邓安庆还有一个虽有血緣关系,却似陌生人的城里表哥。他是邓安庆飞国际航班的舅舅的小孩,从小到大他只随父亲回过一次故乡,所以邓安庆称他为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二)同窗

张丽娜只是邓安庆人生中的匆匆过客,真正驻扎在他心里的是那一位一袭白裙主持校元旦晚会并在午夜广播时间播报他的作文《霜花》的女同学,可她却在初三报名时失去了踪迹。多年后的一天,已大学毕业的邓安庆终天与她重逢了,他这才知道她那时喜欢上了另一个学校的男同学并转学去了他的学校,虽然男同学的母亲一点不喜欢她,但分分合合多次后他们仍在一起,他与她只能互道珍重了。

(三)身边的那些人和事

把《红楼梦》读了二十七遍的白云娘,在乡村应该算得是个另类,每逢下雨下雪,村妇们聚在一起不是纳鞋底就是织毛衣,而她却在旁边看书,豆场上的棉花都让大雨浇透了,赶回家的婆婆发现她在家捧着书看。她不但读过《红楼梦》,还读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怎么办》等名著。她告诉邓安庆,她初中时成绩全班第一,只因家庭出生是地主,所以她不得已才嫁给了不读书的玉广爷,过了一辈子将就的日子。

邓安庆大学毕业后曾与人合租,不但要掐着时间上厕所,还要随时小心谨慎,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房东媳妇数落,胆小的他甚至连大厅的沙发都没敢去坐过,终天盼到房东一家搬走了,如释重负的几人才知道所谓的房东是其实是二房东,他们迫切希望能联系上大房东能继续将房子租下来。虽然邓安庆每次电话都告诉父母自己过得很好,但父母仍是举债为他老家建了新楼,并告诉他:你老了之后肯定要回来住的,好歹有个屋子在这里,也许父母并不知道他在城里租房的窘境,但他们为他在故乡建了房子。

结语

无论是邓安庆的亲人、同窗还是熟人,他们虽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们对未来并不悲观,依旧按照自己的步骤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骨子里都有着中国人坚韧和乐观的天性,所以邓安庆写下《山中的糖果》来表达对他们不能忘却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