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大学生运动动机的重要性

2019-07-21张词侠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运动大学生

张词侠

[摘要]大学生运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方面之一,如何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成为迫切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并指出,要使其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就必须利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运动动机。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体育锻炼

引言

现代社会当中充满着竞争和挑战,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向终身体育迈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当代大学生日常活动有了选择的多样性。根据这几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体质下降,容易生病等。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一、原因与分析

人的行为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体育锻炼也是一样,体育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因。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其他综合素质,开展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仅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大学生运动动机的特点,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的运动动机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关的动机。它是以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例如,某学生被网球运动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主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运动中获得乐趣,也学到了运动技能,培养了长久坚持进行这项运动的习惯。间接动机是指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考核要求,为了增强健康,为了集体的荣誉等。

据调查,间接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动机。在间接动机中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是专业动机的主要内容。为集体争光,为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也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间接原因。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烈,只要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但有的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对体育没有多大兴趣,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锻炼,如“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测试,只在测试时卖力气,平时很少进行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的兴趣在别的方面,如电脑游戏、上网冲浪等。这些学生体育动机的培养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应多帮助,多引导。

直接动机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直接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间接动机是在直接动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一般是由直接兴趣引起的,它是动机的基础,大学生一般仍保持直接兴趣的动机,也有少数对体育不感兴趣。

二、提出建议

根据对大学生体育动机特点的分析,要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论是直接动机还是间接动机都应该进行利用、激发和培养。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一)利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1)对学生加强體育锻炼社会意义方面的教育,树立为国家、为人民而锻炼的思想。

(2)在体育课或其它形式的讲座中,给大学生讲解一些运动生理知识,通过生理指标测的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向学生介绍经常进行各个体育项目的好处。如体操对上肢肌肉骨骼发育的影响,长跑对心血管的良好影响等。

(4)教给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如何练健美,负荷多大,次数多少,一般做几个动作,组与组之间间歇的时间,哪些部位搭配在一起练习比较科学。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锻炼后的放松的必要性。

(5)让大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道理。可以用古今中外的范例来影响他们,使他们加深体育和专业学习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为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二)努力加强集体荣誉感、争取好的体育成绩的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校要举行小型多样的基层体育比赛,使多数人有机会比赛,增加为集体争光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

(2)各项比赛要以团体奖为主,即使以个人形式参加比赛的项目,如田径、网球、羽毛球等也要如此。这样更便于充分发挥包括领导在内的集体荣誉感,不但能保证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而且参赛者会认真练习,比赛也会更精彩。

(3)不论哪一级比赛都要大造声势,比赛结果要公布于众,给予表扬,并尽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强化为集体争光的体育动机。

(4)考试次数可多一些,一个单元或一个项目的主要动作都要进行考试,这样能促使大学生课外更多地练习。

三、激发和培养个体运动动机的措施

(一)体育学习的动机不明确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影响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不是学习的重点,纯粹就是玩玩而已,只要稍微应付下就可以,没必要全身心地投入。因此,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很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

(二)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度的差异

一个人身体承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效果。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掌握得很快,有些则掌握得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度的差异。掌握好的学生会很自豪,产生积极性,乐于表现自己的动作技能;而表现差的学生往往会有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形成恐惧感,在后面的学习当中有点力不从心.体育教师在教学标准和成绩考核上“一刀切”,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也可以说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评价。一般来说,自信心高,自我效能感就高,自信心低,自我效能感则低。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主动、自信地学习,尝试和完成动作,敢于接受挑战,战胜困难,自我效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使学生产生体育动机的同时,最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其自信心。因为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事能力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学生在体育项目或其它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心及胆大心细的作风,不仅在体育上有所表现,也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上的所作所为。

(四)体育活动的目标的设置

体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发体育动机。所谓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恰当地设置目标可以指引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促进学生为实现长期目标而采取有效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策略。体育教师应根据现实、具体、近期、可控、可测和个性原则,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与操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把学习目的教育与具体目标结合起来,时时掌握实现这些目标的进程,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宜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身心能量、对活动结果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

(五)合理运用动机迁移

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动机,使其转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来,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集中在一些如球类、游戏、健美操等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上,而对一些速度、力量和耐力练习等形式单调、枯燥、运动负荷较大的教学内容则缺乏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通过改变足球比赛的人数,场地大小和比赛时间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或者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规定进攻的方式或改变投篮记分方法进行比赛,这样通过带有趣味性的练习来达到素质练习的目的。

(六)情境教学

在教授新内容时,可以采取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篮球投篮这个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尝试的学习过程,利用他们曾经看到过的投篮动作进行投篮尝试,然后体育教师根据同学们做出的这些动作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总结,给出正确的示范动作,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给学生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给出图例等方式,使他们利用已有的体育知识或习惯方法去解决,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七)开展运动竞赛

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通過接力性的体育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要好得多,但若被刺激过分,则会失去信心。

(八)表扬和鼓励

在学习过程中多多运用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的满足会迁移到更加广泛的学习领域,形成一种稳定的情感性学习动机。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和语言提示,运用各种契机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尤其是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学生保护和帮助,或者通过降低动作难度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九)归因教育

所谓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归因的方式对于个体未来的行为动机以及它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归因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掌握和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正确的归因是教育的结果。因此,在体育学习和频繁竞争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归因。归因指导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未来体育学习中的成就动机。在归因的诸要素中,

“努力”这一要素对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指导学生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责任感和体育学习动机。成功时归因于努力,会导致学生进一步努力地去争取成功;失败时归因于努力,能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行为努力水平,力争在未来取得成功,因此,要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成就动机,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他们成功的反馈。因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尚不够,要不断地加强努力;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行为坚持不懈,直到最终取得成功。

结语

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由被动变为主动,养成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得到锻炼,对其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生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担负起建设好祖国的重任。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运动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不正经运动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