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探索

2019-07-21王春宏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探索高职院校

王春宏

[摘要]高职院校每年都要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同时我国当前非常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要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精神文明进行强化的要求。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精神文明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当前的精神文明令人担忧,必须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改变,这样才能让高校为国家输送素质更高的人才,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探索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创建;探索

引言

近年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因此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教学规模、环境和过去相比都提升了很多,招生人数也明显增多。近年为了强化人才的培养效果,我国高职院校正在逐渐向着校企联合的方向前进,但这种模式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因此也就对高校提出了对专业技能以上培养精神文明方面的要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得以凸显。

一、高职院校精神文明现状

(一)缺乏文明意识

当前的高职院校以“90后”为主,他们大部分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便得到了长辈的娇惯,但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都越来越强。过分地追求自由会让他们很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当他们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又失去了看管,这都会降低他们的文明意识,让他们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

(二)言行举止不雅

缺乏良好的文明习惯是很多高职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乱扔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对课堂行为进行观察更可以经常发现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问题。高职生男女互相吸引然后相处是很正常的,但有的高职生却经常在公共环境做出亲密行为,严重降低了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水平。

(三)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帮助我们在社会上生存的重要因素,直接体现了个人的素质,但是在高职院校社会公德缺乏的问题比较普遍。例如在食堂买饭不排队、在图书馆等地大声讲话、随意占座等,这都使正常的秩序受到了影响。

(四)诚信和责任意识不强

很多高职生都在入学时申请了助学贷款,其中大部分都能够按时还款,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但仍有部分学生长期拖欠贷款,除经济原因以外,更多的是恶意拖欠。另外还有部分高职生存在考试作弊和网络欺骗的问题,以上都反映了当前部分高职生严重缺乏和责任意识。

二、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精神文明的因素

(一)家庭和学校因素

首先是家庭原因,就像笔者在前文所讲的,当前大部分高职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在家庭中习惯了长辈的娇惯,因此在走入高校之后便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另外很多家长对成绩非常关心,因此更加忽略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其次是学校,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受到成绩、升学率等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忽视了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

(二)社会因素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升。受到这种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偏差,尤其是和社会有初步接触的高职生,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甚至出现了“物质第一”的错误价值观念,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因此被削弱。

(三)网络因素

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明显进步,同时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达,高职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浏览网络信息。但网络信息是没有经过筛选过滤的,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价值取向错误的信息也很容易被高职生看到,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很容导致高职生的精神文明被弱化,另外部分高职生由于沉迷网络也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培养。

(四)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在我国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长久以来我国强调的“德”和“文明”都被限制在了私人的身上,因此人们更重视在家庭、朋友间保持利益,但是当进入了社会以后,这种被限制在私人层面的道德观念和文明意识作用被严重弱化。这种因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对高职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精神文明的成长。

三、高职院校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探索

(一)关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点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其中加强将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创建精神文明活动来实现,但在这之前必须要明确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重点。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也要从教师开始。党的十八届十三中全会表示:“要深化教育改革、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通过校内宣传、培训、研讨会、专项课堂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为创建精神文明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师的精神文明水平得到提升之后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对于教师来讲,此时他们的精神文明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因此应积极辅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精神文明活动的创建才能获得成功。

(二)创新精神文明的创建内容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一定特点,因此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也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同时发挥精神文明的引領作用,让文化水平也得到提升。尽管高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对精神文明创建进行创新都可从以下几项内容差出发。第一要传播文明风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出发点,通过道德讲堂等精神文明活动来构建传播文明风尚的氛围,从而引导师生的价值观正向发展。第二要重视学习,可在校内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教师和学生在计划内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从而在校内形成积极的学习风气,并以学习推动精神文明的成长。第三是志愿服务,高职院校可和养老院、市政等组织合作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然后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慰问孤寡老人、清扫街道等活动,并在活动上设置评比和奖励对学生进行激励,以此来推动精神文明的积极发展。第四提倡勤俭,可在校内开展节水、节电、光盘等勤俭活动,并为活动设置先进个人、先进班级、先进寝室等荣誉,从而对全体师生进行激励。创新精神文明活动的创建还有更多的内容,各高职院校要在实际的工作过中对此进行充分考虑。

(三)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

精神文明包含了很多内容,因此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应该是复杂的,我们需要从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出发,让高中院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另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要从以下几个出发,进而令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得到提升。第一要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高职院校可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设置领导机构,同时学校内的各个部门也可成立创建小组,进而为具体的创建工作设置目标和责任,并以责任为基础切实提升创建效果。第二要积极落实创建任务,高职院校可设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体任务,然后由创建机构将任务分散到个校内各个部门,并为任务划定相应责任,督促各部门为完成任务而积极努力,这样在各部门共同的推动下学校整体的任务就可以更好的完成。第三要宣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职院校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前可召开全校范围内的动员大会,让全体师生对创建活动产生基本的认识,然后可组织校内各部门积极研究如何完成创建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对人才进行培养,通过在校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解决现存的精神文明问题非常重要。高职院校一定要对此提高重视,然后积极探索,以此人才培养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探索高职院校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