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2019-07-19孙益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初探

孙益颍

摘 要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的当务之急,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数量远远不够、质量良莠不齐、地区差异显著等现状。因此,从国家、高等院校和各级各地政府三个方面分析提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来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表明国家也重点关注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来响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众心声。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是靠心理服务者们共同不懈的努力来推动的,因而社会心理服务者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对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也具有重大意义。

1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具体提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这也是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意见,对于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大体培养方面也给出了大致框架。2018年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发布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可见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2018年12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办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上,30余位专家一致认为“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从这一系列的政府文件和会议中,我们可直观看出从国家层面上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对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随着心理健康服务向着社会心理服务的延伸,整个社会群体对社会心理服务的意识逐渐增强,而社会心理服务的实现是落实在每位心理服务工作者的身上。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数量上供不应需,个体层面上呈现良莠不齐的状况,培养已有的心理服务人才更多的是面向个体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下心理服务领域内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社会心理服务人才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石,对建设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起着决定性作用,试想,没有专业的心理服务人才,社会心理服务也便成为无源之泉、无米之炊。

2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概念

2.1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是指运用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心理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来对个人或群体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专业化服务,从而培育良性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服务是以全体国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依据国民,特别是中国国民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面对的是社会全体成员,侧重宏观上进行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较高,涉及面较为广泛,甚至要跨学科跨领域来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

2.2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是指为满足加强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而进行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人员的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育、心理健康领域内医疗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培养,甚至包括心理服务志愿者的相关培训。

3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3.1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远远不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心理咨询势头抬起,随之而来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诸多心理机构,心理咨询师是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中的重要力量,单单以此为剖面,按照发达国家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标准,每1000-1500人就需要配备一名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依照此比例,我国需要配置90-140万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而实际上,我国取得心理咨询师的从业人员数量还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社会上人们的需求,供需之间巨大的差额也直接影响到社會心理服务的发展与走向。

3.2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此外缺少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使得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中人员的专业性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社会心理服务的效果差强人意,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服务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从业类型主要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心理辅导志愿者。行业间和行业内都有着自己的从业规则和职业特点,在对专业人才的监管和督导上也难以做到统一要求,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也充满着主观因素的影响,对被培养者专业性高低的判定也有所差异,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3.3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地区差异显著

基于我国目前国情来看,我国各个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迥乎不同,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发达,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深受经济水平的影响,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显然也具有地区差异。由于各个省份地区的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力度都有所不同,加上各地区自身的区域特点,这也更加增大了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在地区上的差异。

4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4.1国家应设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应立足于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设立较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对不同方向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科学有效的培养依据,创新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同时应加强对心理服务人才的保障力度,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进而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4.2高等院校应扩大应用型心理学专业的招生规模

刘红霞(2018)调查发现,“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基本上其每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都会有心理学院,但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中,大约只有15%的院校社会心理学院。”从高等院校设置的心理学相关学院的数量来看,我们国家跟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高等院校应加设应用型心理学专业数量和扩充招生名额,还可以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如开设社会心理服务专业,统合院校心理学相关教育资源,大胆摸索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专业,可结合专业人才见习、实习机制,托管社会心理机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资历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4.3各地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力度

十部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势必会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偏远地区可与当地高等院校或双一流大学合作,培养社会心理服务定向人才,引进生源地人才回归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同时,党群服务站中也应设置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岗位,借鉴我国“精准扶贫”模式,可创新“精准扶服”模式,各地各级政府可向下级政府部门分配好“扶服专干”,精准将社会心理服务“下乡”,并且招募有心理学相关背景的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扩大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

5结语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是促使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催化剂”,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该领域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心理服务相关文献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做初步的探索。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和趋于完善之中。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国家卫计委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Z].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文件,2016.

[3] 俞国良,谢天.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态培育[J].河北学刊,2018,38(02).

[4] 劉红霞.浅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前沿视角,2018(21).

[5] 辛自强,许燕.“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与研究”专题简介[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0).

猜你喜欢

初探
改革中发展,实践中磨合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