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把尺子的两面

2019-07-19王开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契机尺子英寸

王开杰

一道六年级数学“确定位置”的作业题目,其中涉及线段的测量,批改时发现学生竟然出现了差别很大的测量结果(答案5厘米,记成了2“厘米”),而且不止一位学生。

师:昨天作业中这么简单的测量题,个别同学错得太离谱,极不认真!二年级小学生都不会出的错!你们这是马虎到了什么程度?我就奇怪了,难道你们的尺子和别人的不一样?

鸦雀无声下,突然冒出一声嘀咕——

生:是不一样——

师:不一样?那,请你拿尺子上前面来给大家量量看。

生(小心翼翼地):我的尺子有两面,量的时候我用了这一面,刻度就大概是2。

一把尺子有两面,一面是国际长度单位“厘米”,另一面是英制长度单位“英寸”,用尺子的不同面(不同单位)测量,结果自然不同。

我索性把学生手中的尺子都凑在一起,发现竟然是乱“尺”迷人眼:有创意手环尺,有多功能玩具尺,有颜色、形状夺人眼球的卡通尺……尺子本是用来画线段、度量长度的工具,而学生手中的大多数尺子显然将这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给大大弱化了。这真要人感叹平平淡淡才是真尺子,要想学习好,就要用好尺。

先不去诟病无良文具,也不谈规范学生文具选择的事。上面学生在测量中出现的问题,使用尺子时的粗心大意多半是主因。一把尺子有两面(不同单位),显然是有其测量需要的价值,而在使用尺子时出现了错误,则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找原因。同样的尺子也有没量错的学生,甚至是更乱的尺子有学生也量对了。

而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又应该有哪些自省呢?首先是关于量感培养。尺子使用的问题看似是简单的测量出了问题,其实还暗含着一个学生量感建立的问题。量感简单点说,就是对于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性认识。“厘米有多长”,这是二年级学生就学过的知识。面对本应是5厘米,而测得却是2“厘米”,这样差别很大的结果,学生已有的长度量感应该是可以帮助其及时发现问题的。如果学生没能发现问题,也许我们就应该反思,六年级学生本应早早建立起来的量感,落哪了?其次是教育契机的把握。问题即契机,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即是最好的教育契机。设想一下,面对学生道出了自己的尺子有两面,不一样时,教师若能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请学生一起学习尺子上的新单位——英寸INCH(1英寸相当于2.54厘米),这样的话,尺子的两面就能合二為一,课堂是不是会有另一番景象?

更广泛地讲,上面说的两点都是教育问题,“生活无小事,处处是教育”。那面对问题,也就又要回到“读懂”这个词上来。我能真正读懂学生吗?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生喜欢玩的、愿意看的、天天用的,一切都在悄然影响着教育。蝴蝶振翅,效应难以预料、结果无法穷尽,唯有多走近,才能更读懂。一旦读不懂,一时读不懂,那就先不要早下结论,平心静气地多听听学生的心声。长此以往让人脸红的刺耳说教也就会少很多。问题变成契机,润物细且无声。

人们常说要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坚持一个标准做事。而一把尺子有两面,是不同的测量标准,如果能建立起标准之间的联系,那就无所谓对错,反倒是多了一个看事物的角度。一把尺子的两面又何尝不是在提醒我们多做换位思考,甚至可以是一尺多面,又或者是多准备几把尺子,这样看待人和事也许就有了更多的平和、理解。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契机尺子英寸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 暑促推荐
电脑报自营店
电脑报自营店6·18大促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尺子变身记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