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019-07-19刘爱芹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系统性血糖实验组

刘爱芹

(安丘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100)

在妇产科疾病中,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生率,通常是由于糖耐量异常等原因导致出现不同程度高血糖现象[1]。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发生率,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会增加高渗性昏迷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导致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以及优生优育[2]。本文就我院妊娠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分析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8月~2018年10月时段到我方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44例。参照组中年龄最大39岁,年龄最小19岁,平均年龄(28.76±2.43)岁,35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实验组中年龄最大38岁,年龄最小18岁,平均年龄(28.78±2.45)岁,36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组间各项资料经对比(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指导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围生期母婴监护等。

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主要:(1)系统性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糖尿病是什么原因所致等多方面相关知识,以及在日常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使其明白妊娠结束之后糖代谢情况便可恢复正常。②对多项血糖指标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结果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以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告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重要性与必要性。③结合病情以及机体状况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每周可行2~4次运动锻炼,不仅可改善肌肉氧耐力,还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功能,进而提高免疫功能等。④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或者举办讲座等,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2)心理干预:①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同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评估心理状况,对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需要及时疏导,并充分利用注意力转移法等方式帮助改善心理状况;对于患者的一切合理需求均需要予以满足,从而增加彼此之间关系以及信任,从而提升依从性。②多主动的予以患者关心,并询问内心真实感受,还可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树立康复信心。③对家属开展心理干预,告知家属患者疾病是能够治愈的,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修养环境,嘱咐需要多予以患者关心等,使其能够在情感上有所寄托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

血糖指标:HbAl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 h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

2 结 果

2.1 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组间对比HbAlc、FBG、2hPG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早产、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6.81%、29.55%,组间对比实验组更低(P<0.05),见表2。

3 讨 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其分娩之后糖代谢功能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远期发生率却较高。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效果同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于疾病发生时期特殊,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工作,进而帮助有效控制情绪并做好自我监护工作,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等[4]。

表1 血糖指标水平比较,n=44)

表1 血糖指标水平比较,n=44)

注:组内干预前后对比,aP<0.05;干预后同参照组对比,bP<0.05。

组别 时间 HbAlc(%) FBG(mmol/L) 2hPG(mmol/L)实验组 干预前 8.13±1.12 7.58±1.53 9.13±2.25干预后 6.11±0.76ab 4.46±0.69ab 5.11±1.03ab参照组 干预前 8.15±1.10 7.60±1.51 9.12±2.27干预后 7.23±1.02a 5.78±1.12a 7.02±1.18a

表2 妊娠结局情况比较[n(%),n=44]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进步与发展,常规护理模式多是“以疾病为中心”,与现代护理理念之间并不相符,加之产妇本身属于特殊群体,因此开展后所获得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5]。通过心理护理与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干预,不仅能够丰富患者对疾病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的了解程度,纠正错误认真,可正确看待疾病;还能够帮助正确宣泄负面情绪,明白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与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最终则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最大程度确保母婴安全[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糖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提示将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不近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水平,还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在临床中具有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系统性血糖实验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