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IL-11联合营养支持防治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2019-07-17曹晓云杨美伦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介素食管炎放射性

曹晓云,武 霞,杨美伦

食管癌是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的第6位[1],放射治疗是目前食管癌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段之一[2]。然而,放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Cute Radiation Esophagitis,ARE)发生率为 32.1%~100%[3,4],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报道60%~85%的食管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居所有肿瘤第1位[4-6]。放射性食管炎及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为此,笔者所在医院探讨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营养支持防治食管癌放射性食管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84例,入组标准:(1)病理确诊的初治食管鳞癌;(2)临床分期为Ⅱ~Ⅲ期;(3)年龄 20~85 岁;(4)无食管穿孔及活动性出血;(5)无远处转移;(6)无严重的心、肺疾病等;(7)无精神病患者及严重的认知障碍和言语表达缺陷患者;(8)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9)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均为42例。两组均采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两组肿瘤靶区照射总剂量均为60 Gy。两组性别、年龄、疾病部位、疾病分期、放疗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1.2方 法

1.2.1 放射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适形调强精确放疗,经CT平扫+强化扫描,激光灯定位,将CT图像传至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勾画:GTV肿瘤靶区(为定位CT所显示的原发肿瘤及阳性淋巴结),CTV为临床靶区(GTV左右前后方向外放0.5 cm,上下方向外放3.0 cm,包括纵隔淋巴引流区),PTV计划靶区(在CTV外放0.5 cm);处方剂量:95%PTV-GTV 60 Gy/30次,PTV-CTV 450 Gy/25次。计划评估:95%PTV接受100%处方剂量照射;双肺V20<30%、V30<20%;心脏 V30<40%、V40<30%;脊髓最大照射剂量≤45 Gy。

1.2.2 重组人白介素-11液的制备 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重组人白介素-11(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 mg摇匀,保存在2~8℃冰箱内(保存期为48 h)备用。

1.2.3 口腔护理及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从放疗开始进行口腔护理,研究组从放疗开始给予口服白介素-11配制液10 ml口服,用药后30 min内不得进食,以便使重组人白介素有充分时间作用于食管黏膜,直到放疗结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口服。

1.2.4 营养支持措施 对照组自行进食,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转变饮食观念并掌握饮食知识和技能,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营养搭配。若患者进食困难无法满足正常营养所需时,则给予营养支持干预措施,缓解因放疗所造成的不良反应。营养支持[4]包括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胃肠内营养制剂选用高蛋白质食材用豆浆机搅拌均匀的混合液体。胃肠外营养选择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素,并常规加入维生素、矿物质。

1.2.5 观察内容 放疗开始后责任护士负责每天观察患者的记录营养摄入量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疼痛、进食情况,治疗中断情况。

1.3 相关指标观察

1.3.1 营养状态评价 根据患者主观全面评价量表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8]: 营养良好即 PG-SGA-A 级,PG-SGA总分0~1分;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即 PG-SGA-B级,G-SGA总分2~8分,为其中可疑营养不良为2~3分;中度营养不良为4~8分;重度营养不良,即PG-SGA-C级,PG-SGA总分≥9分,表明患者急切需要改善不适症状和营养支持。PG-SGA预计营养不良的灵敏度为90.8%,特异度为 80.0%[9]。

1.3.2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E)临床分级 参考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0]。0级:患者无明显症状;Ⅰ级:患者表现为轻微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帮助进半流食;Ⅱ级:患者出现中度吞咽困难或伴吞咽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进流食;Ⅲ级:患者出现重度吞咽困难或疼痛,或并伴脱水,体重较治疗前下降超过15%,需采用鼻饲管或静脉滴注补充营养;Ⅳ级:患者食管穿孔、溃疡、梗阻或瘘管。

1.3.3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11],分为 5 个功能部分(躯体、认知、角色、情绪、社会)、3个症状部分(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及1个总体健康状况测量项目。项目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放疗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采用Wilcox秩和检验,并做连续性校正。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部位、疾病分期、放疗剂量方面情况比较,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部位、疾病分期、放疗剂量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PG-SG评级比较结果显示放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 (P>0.05);放疗后研究组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进食情况、治疗中断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减轻,无Ⅲ~Ⅳ级反应;研究组进食有影响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无一例患者中断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组放疗后生活质量明显由于放疗前,对照组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放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均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12],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特征性表现的食管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0%[13]。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邵小平等[14]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且出现身体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放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进食加重的疼痛或胸骨后烧灼感,严重影响患者进食,有21%的患者因严重的放射性食管炎而终止治疗[15],食管炎的发生率随着剂量的递增而进行性增高[16],对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率产生不良影响[17],而放射性食管炎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进食减少,同步化疗产生严重消化道反应,导致患者进食减少,营养风险进一步增加。 国外研究显示,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使患者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时间延长,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必需的[18]。如何防治放射性食管炎,是当今放疗医师面临的难题,笔者曾研究用白介素-11联合康复新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19],取得较好疗效,但放疗过程及放疗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放疗反应,使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下降。因而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20]。

表2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PG-SG评级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进食情况、治疗中断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s)

表4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s)

组别 n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情绪功能 角色功能 躯体功能 总体生活质量放疗前研究组 42 60.85±5.76 58.88±5.72 62.98±4.64 59.48±5.22 59.68±5.28 61.42±5.64对照组 42 61.15±5.72 59.26±5.68 66.42±4.46 59.42±5.34 59.82±5.72 62.02±5.42 t值 0.898 0.856 0.096 0.824 0.722 0.864 P值 0.464 0.542 0.964 0.564 0.664 0.564放疗后研究组 42 88.57±6.91 85.85±6.37 87.47±5.73 82.16±6.69 83.46±6.74 89.44±7.66对照组 42 62.65±5.72 60.68±5.29 66.82±4.86 60.42±5.12 60.65±5.76 63.42±5.12 t值 12.864 12.246 11.862 10.868 11.214 13.86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重组人白介素-11是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其三维结构为四螺旋的束状结构[21]。重组人白介素-11具有促进原始祖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从G0期进入活性周期,缩短了细胞周期[22];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调节肠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道黏膜损伤愈合等生物学特性。有文献报道白介素-11可加速肠黏膜损伤再生修复过程[23],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已经证明胃肠外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很好地防止癌症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24],重组人白介素-11是公认促进放射性黏膜损伤修复的有发展前景的药物之一[25]。

该研究从放疗开始给予白介素-11配制液10 ml口服,直至放疗结束,并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若患者进食困难无法满足正常营养所需时,则给予营养支持干预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放疗前后PG-SG评级,结果显示放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放疗后研究组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疗后营养状态明显改善,对照组放疗后营养状态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进食情况、治疗中断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减轻,无Ⅲ~Ⅳ级反应;研究组进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无一例患者中断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研究组放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放疗前(P<0.05),对照组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放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食管癌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措施,不仅防治放射性食管炎、减轻放疗反应,而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且使用经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介素食管炎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