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视角下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

2019-07-16万欣芸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源开发文化产业人才

万欣芸

【摘要】恩施南剧根植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人们对南剧艺术的价值内涵深入发掘与提升的过程。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观察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探寻开发途径,以期明晰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的原理,且从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化产业;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恩施南剧概述

恩施南剧发端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毗邻渝、鄂、湘,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之间,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密布,有“巴蜀咽喉,荆楚屏障”之称。恩施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州内居住着28个少数民族。全州属山地湿润性气候,占地2.4万面积平方公里。州内管辖2市6县。分别为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建始县、宣恩县。其中鹤峰县就是恩施南剧的发源地,后来逐渐扩散至周边区域。

(一)南剧的形成与发展

据《南剧》《鄂西文史资料》等地方文献记载,南剧属地方戏,广泛流传于鄂西及其周边区域,如湖南、重庆黔江等地,是恩施州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其形成于土汉两族密切的交往下,蕴含着瑰丽的土家与汉文化,传承至今已逾200年。有关南剧名称的由来,卢海晏提及,“南剧”之名因施南府之“南”字而得,其形成则是由容美(今鹤峰)庙台戏曲、施州操房营业余戏班及建始戏曲活动共同发展演变而成。

容美的戏曲活动使南剧逐渐萌芽。《容美土司(卷二)》里叙述了容美土司田氏一族对戏曲的喜爱,从土司田楚产喜爱声律,广采民间戏歌且邀人演唱开始,其子田玄、田玄之子及田舜年父子皆对容美戏曲的繁盛起了极大作用。《鹤峰州志》、《容美记游》中描绘了容美存在的戏曲活动,指出容美土司田舜年“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与此同时,田舜年父子还各自教养戏班并请客观赏,其中有客人评价丙如(田舜年之子)教养的戏班“胜于父优”。可见,此时容美的戏曲活动已具一定规模,家班开始出现。

操房营业余戏班与建始戏曲活动加快了南剧形成的步伐。恩施清兵操房营内的士兵们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且有中原过来的戏班存在加之其首领多来自河南、陕西等梆子腔流行地,营中便会演唱中原地区的苏腔及河南、陕西等地的梆子腔。而建始(曾由恩施、容美管辖)戏曲活动的一大特征便是用唢呐演奏戏曲,建始唢呐演奏戏曲最有名者便是李九九。

各地区文化往来密切,相互借鉴学习催生了南剧。因容美、恩施及建始的地理位置、政策制度与行政区划等原因,使得容美、恩施及建始以及的往来密切,各地区的戏曲相互交流借鉴,加之“改土归流”政策的推动,汉文化的流入,各族人民密切往来,梆子腔、苏腔、吴腔、楚调等其他杂腔与唢呐吹奏等逐渐融合在一起,最终催生了多声腔剧种南剧。随着时代发展,南剧传播范围亦是逐渐扩大,由鄂渐渐延伸至渝、湘地区。

(二)南剧传承现状

南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汇集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在内的多种艺术门类,它经由多人协作,协力完成。清嘉庆年间,恩施城内便出现过由四十多人组成的南剧班社“大合班”,它是恩施地区最早的职业班社,道光以后,渐渐发展出其他戏曲班社,截至1979年,恩施地区的南剧班社多达十余个。随着时代变迁,恩施地区现今还留存的南剧艺术团体仅剩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和咸丰縣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2015年以来,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先后创编了现代南剧《生命绝唱》、《拼命书记》、《追爹》与《初心》四台现代南剧。其中《拼命书记》这一现代南剧入围了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剧目展演,并荣获恩施州第十一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追爹》获州地方戏汇演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除却这两所专业南剧艺术团体继续传承南剧艺术外,恩施地区再无其他县专门成立专业团体传承南剧。

二、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当下,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被提升至重要高度。恩施南剧孕育于土家文化的沃土,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多民族文化碰撞后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鲁迅曾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某个乃至几个民族的先辈们世世代代民族精神的体现,凝结了先辈们的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是以,发掘恩施南剧艺术,从南剧艺术里汲取民族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烙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想要发掘南剧文化便不能缺少对南剧人才的关注。因南剧为一种活态艺术,依靠人的演绎与表达,如若脱离“人”这个因素,南剧艺术便失去了光彩,只能作为物质留存在博物馆中见证它的历史与发展却不能感受南剧活态的魅力。

(一)有利于保护南剧艺术遗产

恩施南剧相较古建筑、古文物这些物质存在而言,非物质性的南剧艺术传承更易因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历史断层与文化断脉。因此,恩施南剧这种易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加强保护。而对南剧人才的资源开发,有利于保护优秀的恩施南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恩施南剧的传承、发展与进步。在开发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类保护,使之发展传承下去,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二)有利于激发恩施南剧的活力

南剧传承至今已逾200年,其鼎盛时期为清嘉庆至民国初年,当时南剧班社与南剧科班多达十余个,呈现一种繁荣的景象。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至民国,共出现六个南剧班社,分别为恩施县城的“大和班”“天福班”与“同庆班”,来凤的“凤仪班”,建始的“向家包养班社”以及利川汪营的“袁金波班社”。南剧班社以演戏为主,班社成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南剧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演出能力,班社日常活动是以恩施为基地在各县城乡庙台演出。

南剧科班类属培训机构,专为培养南剧演员,训练期一般为100天。清咸丰年间至民国初年,据恩施州各县志记载,恩施地区创办了教习培训性质的南剧科班10个。分别为咸丰的“天元班”“连升班”,来凤的“金松班”“玉福班”与“云庆班”,恩施县城为“玉琴班”“双庆班”,另有“凤鸣班”“久红班”与“同庆班”。

由此可见,清嘉庆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的南剧发展最为繁盛。但如今,恩施地区仅剩两个专业南剧艺术团体发展和传承南剧,其余的南剧艺术团体早在历史的长河中,跟随时代的变迁慢慢消失了。现今仅存的两个行当齐全的南剧艺术团体其演出市场及创作活力远不及清嘉庆至民国初年的发展势头。南剧的传承仅依靠两个专业团体进行创作、演出,同时又缺少了庙会作为纽带演出南剧,再加之互联网时代的普及,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观看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南剧观众大大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促进了南剧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人才对南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使恩南剧艺术打破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走向当代社会,面向大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挖掘出更多新题材,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三、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

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此情形之下,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不再局限于封闭式的资源开发,开发范围只限定在本民族、本地区,而是要逐渐开始融合、共同发展,将南剧人才资源开发扩大影响,升级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恩施南剧作为活态的民族艺术,它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相融合,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南剧作品。因此我们在开发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时候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开阔眼见,勇于创新,使恩施南剧艺术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这样才能使得恩施南剧艺术富有活力、具有市场,才能切实服务于社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恩施南剧人才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开发中重要的一环。恩施南剧人才资源整合旨在将原本分散、零碎、不成系统的南剧人才资源依据市场的需求加以集中与优化,使其能形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南剧人才产业资源。例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现存展演南剧的专业南剧团体仅有两个,而鹤峰县文工团虽说是主演柳子戏为主,但据笔者田野调查得知,鹤峰县文工团拥有4位会唱南剧的老艺人,和一个拥有创作及导演南剧能力的副团长,但因鹤峰县文工团主演柳子戏,因此团内的南剧老艺人也只能唱柳子戏,南剧只是偶尔县内进行综合展演时为丰富节目才能演上一小段。如此,便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南剧艺人的才能得不到很好的施展。又如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由于团体内缺少创作南剧音乐的人才,故而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现代南剧都是从别处专门请老师过来制作南剧音乐。

上述两例充分体现了恩施南剧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人才资源浪费、人才资源零散的现象。如若将恩施州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的南剧人才资源进行开发合并,将有能力出演南剧及有能力创作南剧、南剧音乐的人才整合到一起,做到资源共享,共同为南剧事业努力,那么恩施南剧艺术的创作与展演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生产

在艺术类院校开设南剧专业,增设与南剧相关就业岗位。南剧人才是南剧传承的希望与未来。据笔者田野调查得知,来凤与咸丰两县的南剧艺术团体皆是经由湖北省艺术学校培养南剧演员,待年满毕业后由择优留于南剧团体内,此种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定向委培。再据笔者访问(1992-1995)届南剧学员后得知,此类定向委培的学员们并未在学校中学习到有关南剧的唱腔与表演,他们大多学习其他剧种的知识及表演,如京剧,学员们只有在3年学习期满后进入南剧艺术团体内再经由团体内的南剧演员们教授南剧表演及南剧文化。

恩施南剧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内里蕴藏的丰富文化与艺术精髓不是一蹴而就能掌握住的,只有经过长期且不断的渲染与熏陶才能感受南剧那古老神奇的魅力。因而,对于南剧人才的生产势必经由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培养过程才能更好地为南剧艺术服务。同时,政府以及相关单位要做好南剧人才的就业接洽,南剧专业班里的学员如若没有进入南剧艺术团体做南剧演员,也可进入文化馆或其他相关单位做南剧相关的工作,以此来避免人才的浪费。

(三)恩施南剧人才资源价值再造

对南剧演员及其他员工进行南剧相关文化培训。一部完整的南剧作品呈现于舞台之上,汇集了南剧音乐、民族舞蹈、民族美术、民族文学、土家民俗、土家服饰等在内的多种艺术门类。因此,一部富含民族特色的优秀南剧势必得平衡好各艺术门类间的关系。而如今来凤、咸丰两县内的南剧艺术团体皆呈现一种南剧表演培养占比较大的状态,其南剧音乐、民族特色舞蹈及南剧表演中所体现的独特地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去重点培养,致使南剧音乐创作及服装设计等需聘请其他剧种的人才来对南剧进行创作、设计。如此一来,对南剧文化理解的不够透彻的专家便无法呈现出南剧文化的精髓。是以,各南剧团体应加大对音乐、文化、服装及舞蹈等的重视及投入力度,且从团体内部培养人才,对演员及工作人员定期分类别进行南剧文化知识培训,对团体内部人才的价值进行再创造。

四、总结

恩施南剧流传至今汇集与凝结了先辈们的智慧與民族精神,恩施南剧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人们对南剧艺术的价值内涵深入发掘与提升的过程,也同时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南剧艺术内蕴藏的伟大力量,体验恩施南剧中所隐藏的民族精神内涵,让恩施南剧在新时代下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卢海晏.南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湖北省来凤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纂.来凤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资源开发文化产业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毛遂自荐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