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2019-07-15胡鑫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跨文化英语课堂

胡鑫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精粹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分析现阶段高职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点,旨在增强高职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对国学精粹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中西文化交融是个趋势,接轨国际的同时不应忘记传统文化,两者决不能有偏斜,教师工作者应阐明这一点,不应有中外文化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学精粹,英语课堂,跨文化,问卷调查

1 调查背景

国学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不仅代表了古典文化知识和书籍还代表了我们需要传承的民族风骨和精神,体现了我们对本国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坚守。学习国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古代文化,掌握古人智慧,还可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传承传统美德,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然而在这个快节奏,商业化信息化的时代中,中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年轻人似乎抛开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充满激情和神秘感的外来文化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世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地位。电视、网络的许多节目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要求文化创新,以及通过创新带来的现实利益,却没有真正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整个民族的意义。学校课堂上也很少提及传统文化国学精粹,特别是英语课堂。年轻的一代更愿意接受那些新鲜,刺激和有趣的流行文化,對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这从根本上反应了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知识缺少认识,对文化传承意识不够。文化缺失的现象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中西文化交融是个趋势,接轨国际的同时不应忘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尤其英语教师有必要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国学文化知识教育,引领学生看世界的同时,更应使他们具有爱国情怀。就此问题,我对我校部分高职学生做了关于国学精粹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问卷调查。

2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当代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对于国学文化的兴趣点所在,以及他们对跨文化交际和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的看法。以便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实现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热爱,成为一名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者。

3 调查内容、方式和范围

该调查以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为学生对国学精粹了解程度以及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的看法和形式。调查时间为2019年4月至5月。调查范围是我校医药学院和制药工程学院的部分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如实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感兴趣的,反映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热爱。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兴趣度也比较高,了解一些耳熟能详的节日及风俗,喜欢故事传说。这说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兴趣度很浓,也充分说明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生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同时多数学生虽然对传统节日风俗感兴趣,反映出学生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更侧重于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好玩的内容。但对于国学精粹却了解不多。主要是因为国学中生涩内容较多,不容易理解透彻,课堂授课中关于国学方面的知识也不多,教师的讲解也不是很全面。生活中即使喜欢也很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学能一起研究,一起学习,同时学校、家庭,包括学生自己大多关注的也是考试成绩,虽然对国学文化持肯定态度,却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由于缺乏学习国学的氛围,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国学的兴趣。

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中外文化根本不感兴趣,不愿意了解和学习,认为这些对英语学习和平时生活帮助不大。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年轻人更倾向去追逐时尚,很容易被那些简单、直白又热情的表达所吸引,而传统文化是厚重而博大精深的,它需要人静下心,放慢脚步,慢慢回味,深刻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必需有足够的耐心,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慢慢的引导学生,使他们能体会到文化学习中的趣味,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受到跨文化知识对学习和生活的帮助。

关于让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这一方面,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表示赞成,他们愿意接受也认为有必要使英语语言和国学文化结合起来,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将传统文化传承并传播出去。部分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英语学习和国学知识关系不大,国学是语文的内容,英语课堂应该是讲授西方外来文化知识的。反映出这些学生仍然不太了解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少数学生对这一方面有些迷茫,表示无所谓。

5 对于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的思考

5.1 教师要认识到国学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起到引导作用

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尤其是英语教师,一定要认真思考并认识到跨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讲解语言知识和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两者决不能有偏斜,更不应该有中外文化偏见。课堂教学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汉语文化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并意识到跨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兴趣,渗透国学知识,比如尝试用英语翻译诗词,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风俗等等,引导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践中实现国学精粹的对外传输,使两种语言相互交融借鉴。课上课下都给学生创造出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环节来学习跨文化知识,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燃起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认识到国学精粹的魅力,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国学文化的信心。

5.2 教师在丰富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要根据英语教材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来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丰富自身文化修养,充分认识到祖国优秀的文化精粹。作为英语教师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使自己能够担负起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任务。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掌握知识的重要依据。现阶段英语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多数都是关于西方文化,介绍西方风俗习惯和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几乎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了解西方社会,很多学生把英语课堂当成看西方世界的窗口,而忘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展示自己,了解外来文化,还是为了能把我们的优秀的古老而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因此教师应根据教科书背后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能感受国学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国学精粹的理解和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还能增强自身修养,同时也为将来实现跨文化交际打下了基础。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都是以考试为目的,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语言所体现的内涵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在实际教学中基本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应是文化教学。将国学精粹融入英语课堂更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作为英语教师更应将自我人格修养渗透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让他们能积极自信地与人合作,用国学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陶冶心灵,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传统美德,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爱英,王瑜,彭警.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课例分析[J].基础外语教育,5015.17(5)G623.31.

[2]杨阳.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259.

[3]李建波.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之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4]王建.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高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08期.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跨文化英语课堂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