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用探讨

2019-07-15崔守强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崔守强

摘 要:近年来,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迅速,再加上智能终端的不断成熟,使得移动网络平台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逐渐渗透于各行各业当中。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众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可以借助阅读APP订阅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活动,让阅读变得更具个性化。在上述背景下,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发展移动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便捷。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

1 图书馆移动服务概述

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基础所开展的一系列线上、线下图书馆阅读服务。从客观角度来看,图书馆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阅读服务的革新,通过利用短信服务、移动网站服务以及移动APP服务能够为读者阅读提供巨大便捷,在扩充阅读内容、扩大阅读范围、提升阅读品质的同时,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定制服务,使其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1]。

2 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内容

目前来看,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信息服务。图书馆可将公告、活动通知、新书通报等借助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推送,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图书馆最新消息。同时图书馆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提供馆务信息,包括馆藏、开馆闭馆时间等,方便用户提前做好阅读计划[2]。2)资源导航服务。导航服务主要包括馆藏查询、数据库导航、在线阅读、在线影音、文献下载等。在上述服务支持下,用户通过网络平台便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资源,快速便捷,满足碎片化阅读需求。3)借阅服务。借阅服务主要包括图书借阅、图书预约、催还通知、馆际互借等,这些服务均可线上完成。4)个性化推送。图书馆可为用户提供个人订阅、个性化信息推送、评论留言等服务。用户借助APP可将自身感兴趣的图书收藏起来,并记录阅读进度、批注等。

3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尚处于推广普及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1)服务理念相对传统。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已开展了移动阅读服务,但移动服务内容及方式较为单调,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部分馆员在移动服务开展期间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未能将用户放到中心位置,注重用户体验。同时高校图书馆在人员、技术、资金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未能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以及用户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服务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均受到了影响[3]。2)个性化服务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图书馆在移动服务开展过程中,对于新技术应用不足,缺乏个性化定制,移动服务只是涉及借阅到期提醒、座位预约、新书提醒等,缺乏一些深层次的个性化功能,例如未能对用户阅读习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未能给予用户个性化内容服务推送。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未能与本校特色充分结合起来,移动服务依然以传统文字文本为主,未能充分融入音视频、图片、直播等多媒体形式,尚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3)资源投入不足。高校图书馆要确保移动服务的效率及质量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充足的资源投入才能保证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完善。然而部分高校由于教育经费压缩,再加上电子资源供应市场的价格波动,会给高校图书馆资源采购带来一定负担,影响整体服务质量。还有部分高校图书馆自身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部分闲置图书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另外,高校图书馆在移动服务方面缺乏专业性人才,存在人才瓶颈,对移动服务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阻碍。

4 完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相关建议

4.1 创新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完善移动服务,相关人员需要摆脱传统理念束缚,创新服务理念。例如,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开展过程中可融入“互联网+”思维,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图书馆电子图书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分类设置数据库;又如,可借助二维码推广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用户可通过扫码方式获得图书馆馆藏信息或利用二维码进行信息分享;再如,图书馆可引入AR或VR技术,构建虚拟化图书馆,这样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嵌入式的可视化信息服务,更为形象地向用户展示图书馆资源;另外,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可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高校图书馆资源覆盖范围,并减少资源重复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4]。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利用,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充分融入到移动服务当中,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4.2 拓宽推广渠道

线上推广方面,高校图书馆可在主页上设置移动图书馆APP标题并附上链接、二维码、下载指南以及操作指南等,或通过微信、微博等进行推送,便于用户使用。线下方面,高校圖书馆可与学生会、文学社等社团开展专项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用户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

4.3 推行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开展期间要充分融入个性化服务理念,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向用户推送其需要的信息资源,提升用户粘度,实现个性化内容定制。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APP功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阅读行为习惯、需求偏好进行分析,根据其实际需求推送相关内容。例如,根据用户历史借阅、浏览、检索等信息记录判断用户阅读倾向,从而为其主动推送其感兴趣的图书资源[5]。当高校图书馆要开展读书会、阅读沙龙、讲座等活动时,也可向用户以微信、短信等形式推送相关信息,引导用户参与,从而将线上阅读与线下活动结合起来,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空间。

4.4 加大资源投入

高校要重视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在图书馆移动服务方面应该加大资源投入,给予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高校图书馆也要主动拓展资金来源,如争取上级专项拨款、争取学校倾斜力度等。同时要做好经费预算,对资金开支进行合理规划,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的情况。高校图书馆在获得充足资金的前提下,要尽快更新软硬件设备,可聘请专业机构合作开发移动图书馆平台、定制移动APP等,进一步扩大移动服务的覆盖范围。另外,高校图书馆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要制定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在职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图书业务服务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高校图书馆可针对移动服务单独设立技术服务部门,引入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扩充,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5 结语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还处于发展期,整个体系还不够成熟。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过程中,要创新服务理念,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拓宽推广渠道,推行个性化服务,并加大资源投入,不断扩充移动服务资源及服务范围,让广大读者获得优质、便捷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张伟民.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2):108-110.

[2]孙阳.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化服务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59-60.

[3]孙胜良.移动信息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17):135-136.

[4]谢卓力.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实践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7):42-44.

[5]高金花.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3):98-99.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