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高中生写作

2019-07-14陈小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事例选材审题

陈小红

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学生不仅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还能随时记录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指导学生写作,努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指导高中生写作。

一、指导学生审题

审题是写作最重要的一步。学生如果在审题时出现了偏差,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跑题。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审题,教会学生正确筛选作文题目的核心思想,并根据核心思想确立文章题材类型。

以高中作文为例,其主题一般都是通过一则材料表现出来,让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写出一篇文章。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

比如,2018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就是给了一段材料,“生活中,人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段材料的中心句和重点句就是“渴望被他人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把这一案例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在挖掘出材料内涵以后,可以确立“价值”这一中心观点。由于材料的最后部分是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因此文章体裁可以優先考虑议论文。

在有些作文的写作中,没有材料,而是采用了漫画或其他方式。而且作文对体裁要求较为宽松,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那些自己喜欢却不擅长的体裁。比如诗歌,诗歌有严谨的结构和优雅的审美意向,很受学生喜欢,而且在高考作文中,学生也可以选择诗歌这种体裁。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诗歌。但是,由于诗歌的写作难度较高,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尚未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这就导致了诗歌创作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指导学生选材

作文的选材,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教育学生正确选材,科学选材,从而提升作文在阅卷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关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选材。选取正确的材料,才能更加直接有效地佐证观点,如果选择的材料论证力度不够,或者在论证时存在方向偏差,那么就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质量。比如在我校的语文课中,经常有学生作文材料准备不足,就会杜撰一些所谓的“名人事例”,但是这种掺假的写作手法不仅不会为作文增加色彩,反而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良印象。

第二,教育学生科学选材。在语文作文的写作中,有些材料由于知名度过高而被学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教师在阅读融合了这些材料的作文时,就会对文章逐渐产生免疫力,认为学生的作文缺乏新意。比如在阐述无私奉献这一观点时,大多数学生只能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以及烈士雷锋的伟大事例,虽然这些诗作和事例都充满强大的正能量,但是出现频率太高,让阅卷老师索然无味。如果教师教育学生把上述两个案例换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以及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相关事例,表达奉献观点的话,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指导学生修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文也是如此。对写完的文章,学生应多读几遍,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事例引用不当等相关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完以后,认真阅读自己的文章,寻找文章中的问题,并尝试修改以及润色,从而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品与草稿之间是有差别的,作品脱胎于草稿,是对草稿的超越和完善,因此,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学生万万不能把第一稿交给教师,而是要在完成后进行反复的阅读和修改。除了督促学生修改和润色作文,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明白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标准问题,提出好作文的标准是必须的,比如修改后的作文怎样才算好呢?达到感情真挚、中心明确、详略安排得当等标准,就算是好作文。其二是方法问题,学生仅仅明确了好作文的标准,却不会根据标准进行判断和修改,也同样不能改出好的作文。因此,教授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也是必要的一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通篇默读来修改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修改那些诘屈聱牙的部分,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读,修改自己原先未注意到的问题。

四、结语

见字如见人,见文亦如此。名文如《出师表》者,会让读者晓孔明之忠而落泪;佳作类《陈情表》者,会让后人深感李密之孝而潸然泪下。作为高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助力学生在高考时实现完美的跳跃。

猜你喜欢

事例选材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我爱你,妹妹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例”后有“析”方可取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选材“碰头”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