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预防脑卒中康复早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2019-07-13谭高小莫素莹卢雪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呼吸训练预防效果肺部感染

谭高小 莫素莹 卢雪云

【摘要】 目的 总结呼吸训练预防脑卒中康复早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100例脑卒中康复早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其入院编号末尾数字奇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呼吸训练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痰培养结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4.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对于预防脑卒中康复早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有利于提高患者抗炎能力。

【关键词】 呼吸训练;脑卒中;肺部感染;预防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74

脑卒中是临床多发生在老年群体当中的一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且往往预后效果不良, 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急性死亡与脑卒中后恢复情况和颅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1], 肺部感染作为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预防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对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康复早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其入院编号末尾数字奇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23例;年龄47~75岁, 平均年龄(61.3±5.2)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28例、出血性脑卒中22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6例, 女24例;年龄48~77岁, 平均年龄(62.1±5.3)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29例、出血性脑卒中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维持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采用常规脑卒中药物进行治疗, 并采取肢体按压护理、翻身护理、排痰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基础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采取呼吸训练, 干预内容如下。

1. 2. 1 第一阶段行呼吸操训练 脑卒中救治成功后1~3 d进行呼吸操训练, 具体如下。①缩唇式训练法:对于可耐受者选择坐位, 身体虚弱不可耐受者则将床头抬高、保持半卧位, 指导患者舌尖部自然的顶住上颚, 经鼻慢慢吸气, 然后嘴唇紧缩, 保持2~3 s, 舌头放松, 撅嘴似吹口哨状, 缓慢呼气, 如此反复, 早、晚各训练1次, 8~10 min/次。②自主呼吸训练:通过吹气球的方式进行训练, 尽量将气球吹到最大, 训练10 min/次。

1. 2. 2 第二阶段行呼吸肌力量训练 脑卒中救治成功后4~7 d进行呼吸肌力量训练, 具体如下。患者在仰卧位的状态下, 护理者置双手于其上腹部, 指导患者闭紧嘴唇, 经鼻吸气, 同时保持腹部微隆, 吐气的同时再慢慢放松腹部;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帮助患者腹部做朝上、朝背后的提拉动作, 以此促使患者腹部收缩、膈股肌上抬。在患者逐渐熟练掌握腹部呼吸方法后可加大一些腹部压力, 从而逐渐提高患者肺部通气功能。该训练方法早、晚各1次, 15 min/次。

1. 2. 3 第三階段增加训练强度及频率 脑卒中救治成功后8~14 d增加训练强度及频率, 具体如下。主要采用手臂上抬训练法:取患者平仰卧位,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将其双臂上抬到头部以上, 指导患者慢慢的做深度呼吸, 之后双臂向下放置、并缓慢吐气, 如此反复, 早、晚各训练1次, 训练8~10 min/次。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 指标包括FVC、FEV1、FEV1/FVC、呼吸频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在平坦地面划出长达30 m的直线距离, 患者在其中往返走动, 记录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痰培养结果, 治疗后7 d, 取患者深部痰做痰液培养, 确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FVC、FEV1、FEV1/FVC、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痰培养结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4.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虽然基于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对脑卒中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 但由于该病同样也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病症, 所以治疗成功并不等同于治疗结束, 若后续未能持续性进行医疗与护理干预, 患者则无法获得良好的预后水平, 甚至会由于在康复期的高复发率而加大死亡率[2]。因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早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 处于患者肺部的分泌物此时会发生坠积, 加上呕吐、食物反流等因素影响, 会有异物进入到患者气管当中, 加大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另外, 因脑卒中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 其由于气道屏障功能已经出现大幅的减退, 所以机体细胞免疫能力不强, 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 又因年龄增长, 多伴随有各种各样的肺部并发症, 所以对抵抗肺部感染的免疫能力并不高[4]。通过呼吸训练, 能够加大呼吸肌的强度, 将肌肉尤其是辅助呼吸肌的无效作用彻底消除掉, 以此来降低呼吸状态下的氧消耗量, 缓解患者气喘难受程度[5, 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加入呼吸训练, 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FVC、FEV1、FEV1/FVC、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屏气试验结果、6 min步行距离、10 m及20 m步行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4.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呼吸训练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呼吸训练对于预防脑卒中后需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有利于提高患者抗炎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舟, 韩小彤, 宁凤玲, 等. 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的肺康复治疗对腹部手术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 29(3):255-259.

[2] 谢燕崧, 张民勤, 宁军, 等. 早期离床坐联合呼吸训练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2):221-223.

[3] 黄玉贤, 张有为. 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腹式呼吸锻炼效果比较. 护理学杂志, 2017, 32(4):29-31.

[4] 刘蓝冰, 司马振奋, 龚剑秋, 等. 呼吸训练器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4):346-348.

[5] 梁振霞, 李宏梅.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养生保健指南, 2017(43):224.

[6] 符碧洲, 刘初容, 冯重睿, 等. 呼吸训练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期脑卒中肺部感染156例. 中医外治杂志, 2018, 27(4):14-16.

[收稿日期:2019-03-28]

猜你喜欢

呼吸训练预防效果肺部感染
呼吸训练联合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体育舞蹈的基本练习与呼吸训练方法研究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言语障碍幼儿呼吸训练中的效果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COPD患者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