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熙载夜宴图》与《最后的晚餐》对人物心理描绘的比较探究

2019-07-12张华芹江苏师范大学221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
关键词:门徒韩熙载夜宴

张华芹 (江苏师范大学 221000)

一画名一人,一人名一朝。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后人熟知了韩熙载、顾闳中,知晓了五代十国的南唐。同样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让我们了解了耶稣以及代表反面典型人物的犹大,同时可追溯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两幅画都是大众熟知的历史经典名画,对这两幅名画分别做研究者也甚多,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作品的题材,相对来说,分析的还是比较详细的。也有学者将两幅名画做比较研究的,但为数不多,如果要对这两幅名画做全面的对比研究,难度系数是比较高的。在笔者阅读的相关文章里,从绘画作品的构图角度对这两幅作品做对比研究相对来说多一些,东西方绘画在构图、透视方面的不同这两幅画是典型的作品。笔者尝试从人物心理表现的角度对这两幅画作做对比探究。这两幅名画到底如何将人物心理体现的如此生动?本文试从人物面部、人物形象动态两方面做尝试剖析。

一、韩熙载的忧思——《韩熙载夜宴图》主要人物面部剖析

历史史书话历史,名人画作画历史。有些学者喜欢用文字来记录历史,后人也是通过阅读文字了解历史,想象历史场景,想象人物表情。然而每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又被画了出来,这样后人可以更直观的发现解读当时的具体情境。笔者更喜欢以画读历史,以画读人心。

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此画也是从绘画技巧,如线条、构图、设色等多方面把韩熙载府邸的夜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笔者在读画时仿佛身临其境。《韩熙载夜宴图》也因其线条、构图、设色等绘画技巧方面运用精妙且完全体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别致之处,她因此而闻名至今,后来学者研究其的线条、构图、设色等方面者甚多。本文尝试从《韩熙载夜宴图》与《最后的晚餐》这两幅作品中找一个相似或者共通的契合点。在《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面部描绘十分细致传神,顾阂中通过对不同人物面部的刻画,展现出了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尤其是画中的主角韩熙载,韩熙载心中的那份难以言表的忧思被画家顾闳中描绘得淋漓尽致。《韩熙载夜宴图》共分五段,最令人佩服的是顾闳中把画面中五个韩熙载的不同形象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细微的差别隐藏在每一个的表情里。

作为这幅画的主人公韩熙载,顾阂中对韩熙载的面部描绘可以说是非常认真细致了。画面第一段为听琴,画面开始所有人都在兴致勃勃地听琵琶,并且参加宴会的都是社会名流,而韩熙载却哭丧着脸。从画面我们直接可以看出韩熙载紧锁着眉头,眼角微微朝上挑,估计是夜夜笙歌导致的眼袋下垂,嘴唇紧抿,他的胡须就像从面部皮肤里产出来的衔接非常自然。仔细看正襟危坐的韩熙载,好像在听琵琶演奏,但他的头颈微微前倾,心事重重正在由然而生,和热闹的演奏场景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再看第二段观舞的场景,韩熙载竟然加入了表演的行列了,撸起袖子敲起鼓来,但是韩熙载抿嘴的表情更加明显了,眼睛虽然在直视着前方的舞女,可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难道是敲鼓累了?累了就进入第三段中场休息,休息中有数名家妓围着韩熙载,似在聊天,韩熙载却看着远处曾用美人计救过整个国家的家妓。他身边的女子想必是对刚刚的宴会很满意正兴致勃勃的聊着天。奇怪的是韩熙载还是不开心。那就开始新一轮事物吹曲欢愉,韩熙载明显放松了许多,敞着衣服和一位家妓聊着天,再看他的神情,还是有些忧虑。最后一段送客中,韩熙载还是皱着眉头,他正在向宾客挥手道别,他的眼神里仍然带有几分惆怅,画面中,他一个人站着,使画面又增添了几分萧瑟,正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呀。

《韩熙载夜宴图》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夜宴行乐场面层出不穷,且波澜起伏,热闹非凡,但是我们的主人翁韩熙载一直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眉头紧锁,与热闹欢愉的夜宴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顾阂中与韩熙载是同朝代的人,他对于南唐的社会政治等方面也是有深刻的体验与认知的。虽然李煜派顾闳中暗中观察韩熙载的生活状态并且要如实汇报顾闳中的动态,但作为一名资深画家,在创作时会带入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韩熙载夜宴图》同样也融入了画家的个人情感,也有画家对当时局势的忧思。

二、耶稣的平淡——《最后的晚餐》主角剖析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著名的艺术作品之一,它描绘的是圣经所述耶稣基督与12个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时的情景。《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耶稣基督宣布其中一个门徒将会背叛他时的情景,以及他的话在整桌人当中引起的骚动。它最独特的地方在于,由于事先已进行翔实的科学研究,达芬奇得以准确捕捉每个门徒的个性特点,并将它们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作中。这些门徒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它们各不相同的面部表情。彼得:愤怒,巴多罗买:震惊,犹大:内疚,圣菲利普:虔诚,圣亚各伯:悲伤。

但《最后的晚餐》仍然再现了圣经的一个著名场景。达芬奇描绘的是一个瞬间,这个瞬间极具表现力,达芬奇抓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神态。画面呈现的瞬间是主角耶稣说出一句话后12门徒们的不同表现,达芬奇描绘出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表达出画家对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微的爱憎,《最后的晚餐》对人物的精微描绘,在当时是无人超越的。从画面人物表情看,也许他们所代表的已经不是当时的实况而是达芬奇的艺术化处理,如犹大的内疚表情。而事实上犹大是在事后出现内疚的,晚餐时的他,圣经记载“撒旦入了他的心”,所以他的表情还原应该是丝毫没有表情,内心出卖耶稣的主意已经确定。画面中央的他,面对死亡,表情总是那么安详、平和,他是光明和善良化身的耶稣。《最后的晚餐》也是表达实践一次伟大的承诺。面对门徒的震惊和依恋,耶稣摊开一张一覆的双手,耶稣的宠辱不惊、至大至圣的胸怀,被达芬奇描绘得恰到好处。

犹大在《最后的晚餐》中是唯一的反面人物。也是作者要重点描绘的次于主角耶稣的第二号人物。在同样题材的作品中,犹大一贯是被孤独地置于一边的,这样比较既易于识别,更能使黑暗与光明的形成鲜明对比。达芬奇则摒弃了这样的画面处理。他想独辟蹊径,他将犹大置于众门徒之中,证明犹大确实是门徒之一,但在画面处理上,他将犹大的脸部做成阴暗效果,在细微变化上动手脚。画面中的犹大在听到耶稣的话之后,表现出的惊恐与转过头窥测老师,而且身体不由得向后倾斜的动态,慌乱中还打翻了盐罐,但他手里仍然紧握着银袋。这一系列连贯的神态动作活生生地被达芬奇描绘出来了。这才是达芬奇的高明表现之处,通过精准的形象描绘,让观者从众门徒中发现反叛人物。还有一处别具匠心之处是约翰,被称作“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

对画面中人物心理表现堪称东西方的经典之作即中国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一场夜宴,一顿晚餐,深意绵绵。

猜你喜欢

门徒韩熙载夜宴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两双鞋子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
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