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荥经黑砂的未来

2019-07-09林萍

天工 2019年1期
关键词:仕女图陶艺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的火舞窑红,从粗犷美到至美大雅,古老的荥经砂器在一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中发生了惊世之变。荥经砂器也渐渐从寻常百姓之家走入尊贵高雅的艺术殿堂。本文以荥经黑砂的发展历程为写作主轴,阐述荥经黑砂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一、荥经黑砂的前世今生

荥经黑砂起源于春秋战国,由于战乱、交通等因素,其发展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凋敝。20世纪70年代,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物质匮乏等原因,荥经砂器的发展陷入停滞,最凋敝的时候整个砂器一条街仅有五六户人家从事生产和经营,真正从事砂器研究和制作的手艺人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朱庆平和曾庆红还是对荥经砂器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大半生的岁月,都是在砂器的烧制中度过的。正是他们默默付出,才能让荥经黑砂传承至今。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传统文化也愈加重视,社会各界对黑砂这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增高。2008年,荥经黑砂的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荥经砂器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2017第五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开幕式上,荥经被授予“中国西部黑砂艺术之都”的美誉。一时间,无数外地艺术家涌入荥经,潜心钻研砂器制作。

二、荥经黑砂的发展瓶颈

当前,在荥经黑砂的制作中,虽然使用机械部分代替了采料、制泥中畜力和人力,但拉胚、晾胚、焙燒、上釉、出窑等环节还是全靠人力。极低的机械化程度导致了人力成本高、产出量低,无法去抢占更多的市场。同时,荥经依然保留着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文旅融合发展,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

三、荥经黑砂的未来之路

1.荥经黑砂的艺术创新之路

仕女图是非常传统的写意画,而在陶艺、陶器上绘作仕女图,也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而将仕女图绘制于荥经砂器却史无前例。在荥经黑砂陶艺展上,笔者向大众首次展示了绘有仕女图的砂器画,赢得了大众的认可。

如今,砂器已经有了褐色、红色、泥土色等不同的颜色。但这种形神美的兼顾和提升,既需要美术、美学功底,对烧制技艺也是一个挑战。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然而,要在银色之外去增加色彩,还需要在焙烧之前先上釉。由于釉的不同,对温度、火候的要求也不同。在一件砂器的制作过程中,笔者总是反复试验5次以上,才会得出一个基本的器窑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积累大量数据,为后期砂器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2.荥经黑砂的国际之路

在对外宣传上,叶骁提出了“百茶宴”宣传和推广活动,而笔者率先开启了“荥经砂器遇见雅安藏茶”和“荥经砂器遇见南路边茶”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并把推广活动带到了美国、俄罗斯,借荥经砂器在国外掀起了对“陶瓷”和“CHINA”的认知热,让更多外国人通过荥经砂器这个载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荥经黑砂的转型升级之路

荥经砂器已经从传统砂锅、药罐转型升级到了茶器,这种趋势还在持续扩大。荥经砂器从业者的规划和经营主要以茶具为主,辅以砂锅,艺术品份额不超过20%。销售主要依靠电子商务、零售、批发三种渠道。批发虽然最早开始,但零售却在当前占据的份额最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荥经各景区、成雅线各服务区,都有砂器经销,乃至成都、北京、东北一带都有荥经砂器的身影。

4.荥经黑砂的文化之路

目前,荥经政府各级领导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理念,借助“熊猫家园·世界茶源”“荥经砂器”这两张地域文化名片,举全县之力打造集产业发展、遗址保护、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文化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南丝路·黑砂都”。

荥经砂器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荥经砂器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未来,荥经砂器将与茶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更好的融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乾坤.荥经砂器穿越千年的历史时空[J].中国西部,2007(Z4).

[2]高富华,王永.荥经黑砂的千年孤独[J].自然与科技,2009(4).

[作者简介]

林萍,艺名萍聚清林,荥经县政协委员,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中国西部陶艺协会理事,陶大同学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黑砂文化专委会会长,荥经县书画院副院长,德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荥经茶业协会副会长,荥经黑砂协会理事。

(编辑:李艳韬)

猜你喜欢

仕女图陶艺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洪福绵绵》《唐代仕女图的现代再设计》《梦》《夜》《解忧杂货铺》《勤俭节约—节约用纸》
Task 3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挥扇仕女图
Tough Nut to Crack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