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观察Δ

2019-07-09董维维李丹华闫姗姗姜国荣李润浦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5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支气管

董维维,李丹华,闫姗姗,肖 剑,赵 芳,姜国荣,李润浦

(1.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呼吸科,河北 保定072750; 2.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影像科,河北 保定 072750)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发生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的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该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1],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患者为先天遗传因素。患者患病后会伴有感染发生,导致肺功能减弱,引发气道上皮的炎症反应[2],因此,临床上不仅需要对症治疗,还需进行抗感染治疗。胸腺五肽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3],但将其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技术可观察肺叶、肺段及亚段的支气管病变,能发现早期病变,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4]。本研究探讨了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等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120例。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标准》要求[5];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年龄20~68岁。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患有其他肺部疾病者;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神志不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5.6±10.2)岁;平均支气管扩张症病程(6.98±0.25)年。观察1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6.1±11.1)岁;平均支气管扩张症病程(6.99±0.35)年。观察2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9±12.1)岁;平均支气管扩张症病程(7.01±0.24)年。观察3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5±12.9)岁;平均支气管扩张症病程(7.03±0.32)年。四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止咳、平喘及化痰等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吸氧等治疗[6]。口服阿奇霉素片(规格:0.25 g),第1日给予0.5 g顿服,第2~5日给予0.25 g顿服;或1日0.5 g顿服,连服3 d,于餐前1 h或餐后2 h服用。(2)观察1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手术前所有患者禁食禁饮6 h,常规检测血压、脉搏,术前给予赛罗卡因(规格:10 ml)10 ml,雾化吸入30 min镇痛;并进行常规麻醉处理,患者取平卧位,采用经鼻插入法,然后进入气管、支气管及各级亚段支气管。观察病灶部位,发现可疑病变,先取样活检,然后用毛刷刷取得到涂片。采用灭菌0.9%氯化钠溶液约10 ml反复灌洗、抽吸痰液进行病原学检查。最后采用阿米卡星洗剂(规格:10 ml)灌洗病变肺段,1次10 ml。术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3)观察2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五肽(规格:10 mg)1次10 mg,加灭菌注射用水1 ml溶解肌内注射,或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慢速单独滴注,1日1~2次,治疗7 d。(4)观察3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方法与给药剂量与观察1、2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四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咯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2)采用日本美能AS-507型肺功能检查仪(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通气量(MBC)水平。(3)炎性因子水平测定。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在3 500 r/s下离心10 min,提取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严格按照TNF-α、hs-CRP、IL-8试剂盒(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操作。(4)血气指标水平检测。治疗期间采用普朗PL2200锐锋血气分析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四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水平。(5)对比四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呼吸病学》中相关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7]。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提高≥15%;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未完全恢复正常,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提高10%~<15%;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指标未完全恢复正常,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提高<1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各项指标未恢复。总有效率=(治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1、2及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2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mong four groups [cases (%)]

2.2 四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咯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短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1、2组上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2.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FEV1/FVC、PEF和M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TNF-α、hs-CRP及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2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es among four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P<0.05

表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mong four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Note: vs. before treatment,*P<0.05

2.5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四组患者PaO2、PaC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对症治疗、通畅气道及改善患者气流受限治疗、抗菌药物药物治疗、抗炎及调节免疫治疗、外科治疗、无创通气治疗和预防等。由于各种治疗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要综合治疗。如何更好地将每种治疗手段组合起来以发挥各自的最大治疗功效,并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是每个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支气管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支气管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8]。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引起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该病治疗关键是保持患者呼吸道气流通畅,而选用支气管渗透性良好的抗菌药物,不仅可控制细菌感染,还能阻断炎症的恶性循环[9]。患者患病后,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发生感染,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调节剂对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一定作用。

表5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Tab 5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among four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1 mm Hg=0.133 kPa;与治疗前比较,*P<0.05

Note:1 mm Hg=0.133 kPa; vs. before treatment,*P<0.05

胸腺五肽由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及酪氨酸组成,具有诱导和促进T淋巴及其亚群分化、成熟和活化的功能,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0]。在抗感染治疗中适当加入胸腺五肽可明显增加干扰素的产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保守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需进行手术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技术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水平,反复以无菌0.9%氯化钠溶液灌洗,该方法操作较简单,患者容易耐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检查及治疗方法[11]。

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发病后,机体炎性介质(如IL-8、TNF-α及hs-CRP等)和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释放,损伤支气管壁和肺组织,使纤毛上皮的清洁功能受到破坏,进一步加重感染和细菌的入侵,最终造成支气管管腔的结构性破坏[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1、2及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TNF-α、hs-CRP及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气流受限是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患病后,机体的气流不畅通,表现为肺功能指标不达标,同时也会表现出咳嗽、咳痰、发热和咯血等临床症状[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咯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短于观察1、2组;观察1、2及3组患者的FEV1/FVC、PEF和M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