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药师出组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Δ

2019-07-09李丽莉孙路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5期
关键词:调配药师药学

李丽莉,鄢 丹,王 琨,甄 霞,杨 璐,孙路路#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38; 2.临床合理用药生物特征谱学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药学会议上首次提出药学服务的概念。美国作为临床药学服务较为发达的国家,对临床药学教育非常重视,2000年美国教育部规定,只有获得药学博士学位者,才能参加住院药师培训。这种培训就是PGY(post graduate year)教育培训体系,即PGY1和PGY2培训。PGY1为第1年的普通培训,通过培训达到通科临床药师的水平;PGY2是在第1年培训的基础上进入专科领域深入学习,成长为专科临床药师。我国医院药学工作转型的概念起源于21世纪初,2002年原卫生部将“药学部门工作要转型和药师概念与职责要转变”这一概念写入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要实现由供应保障型向以患者为中心药学服务模式转型,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能解决临床合理用药问题的医院药师。从2000年开始,北京地区率先开展了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对拟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进行医院药学专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具备通科药师和通科临床药师能力的合格人才,以促进安全、有效和经济地用药。2006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员会首批认证了14家医院药剂科,到目前已有17家,各医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培训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轮转出组考核作为住院药师培训的关键环节,是评价、检验和控制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现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药师培训过程的经验,介绍住院药师出组考核体系的制定与实施,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1 建立和实施方法

1.1 住院药师考核模式

住院药师的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1]。过程考核主要由月考核、出组考核和年终考核组成。月考核即日常工作考核,包括考勤、劳动纪律和检查作业等,由带教老师完成;出组考核即学员每轮转完1个专业组,教师对学员进行的考核,以检测学员在本专业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年终考核即每年末由教育处组织安排对学员进行理论和技能的考核。结业考核指的是轮转2或3年后的一阶段考核。

1.2 出组考核流程

以往的出组考核是由带教老师自己组织,按照考核手册要求的内容实施考核,然后给出考核成绩。2015年北京市卫计委组织的基地动态评估发现,由于各专业组工作的局限性,带教老师知识层面的差异及对考核手册的不同理解,不同教师掌握的出组考核的标准不同,故培训学员的质量参差不齐。针对上述问题,我院按照《北京市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细则(2013版)》(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以考核手册为模板,组织教师分别制定各专业的出组考核计划。首先制定了考核流程,流程中规定考核的主持人为带教老师,其负责邀请考官、考核全过程的组织和掌控整个考核的节奏;另外,主持人还要负责介绍考试的流程及备考学员。规定考核小组成员中必须有基地主任或教学秘书,便于控制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同时有利于基地主任和教学秘书掌握各专业组培训质量的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培训过程存在的问题,根据考核结果反馈学习效果并进行改进[2]。出组考核流程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查阅资料、考核情况复核及意见反馈。教育处负责考核流程的质控,考核结果合格者,出组进入下一个专业组;考核不合格者,择期补考;补考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重新轮转。

1.3 出组考核计划

《细则》要求,住院药师在3年的培训中要完成门诊、住院、急诊、药库、药检和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我院将考核手册规定的出组考核的6项内容(考勤、医德医风、日常考核、专业能力考核、参加各种学习及科研情况和医疗差错事故)逐条细化,分别规定了考核方法、考核标准及评分标准,注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规范化、客观化和标准化的出组考核体系。现以门诊西药房为例,介绍出组考核计划,见图1。

1.4 考勤

以平时考核成绩为主,考官查阅学员考勤表,规定每年学员病事假不得>15 d,考勤表要求学员和带教老师双方签字方有效。

1.5 医德医风考核

包括了服务态度、医患关系;工作责任心(无差错);医疗作风、廉洁行医;团结协作、遵守制度共四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成绩为中以下为单项淘汰。我们将上述四项考核内容分别制定了评分标准,及每个标准对应的成绩,便于教师日常操作与考核。

1.6 日常工作能力考核

1.6.1 药品调配能力考核:药品调配能力考核主要考察学员调配流程熟练程度、在调配中对药品的检查情况及调配速度、准确度等内容[3]。我院规定了上述考核内容的评分标准,包括药品调配质量的考核和调配数量的考核2个部分。调配数量考核占80%分值,要求每日调配处方数≥300张;调配质量考核占20%分值。规范准确的调配是准确发药的前提,要求学员现场调配3张正确处方,同时向患者交代用法与用量和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

1.6.2 处方审核能力考核:处方审核能力是药师在发药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药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决定患者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师在熟练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建立临床思维,掌握个体化用药原则,熟悉各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是药师与医师建立良好互动的前提[4]。处方审核能力考核以平时成绩及现场考核的综合成绩作为考核结果。从审核处方的数量和质量2个层面考核,数量考核占50%分值,要求学员实习至第4、5和6个月每日审核处方≥50张,累计发现不合理处方≥100例次;质量考核占50%分值,为现场审核5张处方的正确率,审核5张处方全部正确为优,4张正确为良,3张正确为合格,全部错误为差。

1.6.3 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考核:药师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对周围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巧妙处理好窗口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医患矛盾激化[5]。我院规定,学员熟悉药品调拨流程及节假日药品供应流程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并能独立操作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熟练完成上述工作,定为优;熟悉流程但需在别人指导下完成操作,定为良;了解流程但不会操作,定为中;不了解流程、不能解决问题,定为差。

1.6.4 沟通能力考核:医患沟通能力是一种核心的临床能力,是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6]。药师仅有专业知识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还应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交流学等知识,熟悉交流技巧[7]。沟通能力现场考核试题范围包括与医师沟通药物治疗方案的能力、提供患者教育的能力和处理纠纷的能力等。指导教师按照上述考核范围预先设计沟通能力的考核题库,每次从沟通能力的考核题库中抽取一套作为考核试题。考核成绩≥90分为优,≥80分为合格。

1.6.5 教学能力考核:医院药学是一门以患者为中心、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学习,引导学员在课外自学、课上讨论,分组学习,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8-9]。要求学员对药品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行课堂讲解,这既培养了学员的协作能力,也培养了演讲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考核以平时成绩作为考核结果,数量考核占80%分值,每年至少讲课4次,内容包括组内小讲课、新药介绍、病例讨论和指南学习等;质量考核占20%分值,以平时PPT汇报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考核结果。

1.7 专业能力考核

1.7.1 处方分析考核:处方分析与评价是药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其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真正安全、有效和经济地应用于患者。处方分析考核以平时纠正不当处方例次数的记录作为考核结果;数量考核要求在门诊西药房轮转期间纠正不当处方>10例次,得10分;质量考核要求完成高质量的处方分析酌情加分,最高加2分;总分≥10分为通过。

1.7.2 药物咨询考核:采取现场考核方式,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咨询题目并给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成绩≥80分为合格。重点考核常用药物如抗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调节血脂药及镇静催眠药等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与用量、适应证、禁忌证、药理作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特殊人群用药和带有特殊装置药品的使用[10]。

图1 门诊西药房轮转出组考核计划Fig 1 Evaluation plan of rotation for outpatient pharmacy

1.7.3 药品不良反应考核: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是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住院药师应掌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流程及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评价技能。药品不良反应考核平时成绩占50%分值,填报不良反应报告不少于2份;理论考核占50%分值,由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工作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设计不良反应题目并给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总分>80分为合格。

1.7.4 处方调配数量考核:处方调配能力是住院药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在保证调配准确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调配速度。处方调配数量考核以平时成绩做为考核结果,要求每日调配处方数≥300张为合格,通过查阅登记手册核实。

1.7.5 药品基本知识考核:为理论考核,重点考核《细则》中要求熟悉及掌握的临床常用的150种药品,考核内容涉及药品分类、药品商品名与通用名的辨识、药品规格、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教师设计考题并给出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成绩≥80分为合格。

1.7.6 调剂操作考核:为理论考核,带教老师根据门诊药房的用药特点,将使用频次较高、易混淆和需特殊条件保存的药品等内容设计到考题中,考察学员掌握的程度,成绩≥80分为合格。

1.7.7 药事管理考核:为理论考核,主要考核《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考察学员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方限量及门急诊处方要求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成绩≥80分为合格。

2 应用效果

我院组织教师团队,历时3个月余,反复研讨、修改,制定统一、规范的出组考核计划,在全科推广。经过近1年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全部采用新的出科考核计划,共有15人次的学员先后进行考核。其中1人在门诊药房出科考核时,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为此,带教老师对其考核不合格的模块进行辅导,梳理知识点,1个月后补考合格,进入下个专业组轮转。考核小组汇总及复核学员的考核成绩,并对学员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和现场反馈,对于考核成绩好的模块,给予表扬;对于掌握不太理想的知识点,给予指导意见,指出需要完善和提高的方面,以便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加以落实。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药学工作模式将被打破,药师从幕后走向前台,已成为连接患者、医师、护师和药物的重要纽带,是确保合理用药、实现最佳患者保健的关键因素[11-12]。我院将继续对考核方案、组织形式和考核内容等进行优化,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强化过程管理,逐步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住院药师培训考核体系。

猜你喜欢

调配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