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霁翔 把故宫交给下个600年

2019-07-08赵铭思

中国新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单霁翔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赵铭思

这位故宫博物院史上第六任院长,在他执掌的7年时间里,把紫禁城打造成了活力四射的文化空间,让拥有600年历史的故宫焕发出新生机,令原本高冷的紫禁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2年年初,故宫正处于低潮。

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正式执掌“紫禁城”。到2019年4月8日,他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光荣退休。在退休刚满一个月后,他正式上任故宫学院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向他颁发聘书。

一则原本很普通的退休、聘用新闻,却获得了全网的关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称为“网红院长”的单霁翔。

这位故宫博物院史上第六任院长,在他执掌的7年时间里,把紫禁城打造成了活力四射的文化空间,让拥有600年历史的故宫焕发出新生机,令原本高冷的紫禁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故宫的改革开放

2012年1月10日,是单霁翔到故宫博物院上班的第一天。彼时的故宫正值谷底,失窃门、错字门、瞒报门、会所门……故宫刚经历了“十重门”舆论危机,急需重塑形象。

新官上任三把火,单霁翔上任后,不仅不点火,他还设下了禁火令。为此,故宫强化了安全检查的规格和流程,安检人员由以前的故宫职工改成专业的安保人员。

除了禁火,还要禁烟。单霁翔在故宫里捡过1000多个烟头,他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讲过捡烟头的故事:“我走到哪儿捡到哪儿。他们(工作人员)就会用手机悄悄告密,院长奔东去了,你们快去,先把烟头捡起来。其实我都知道这些猫儿腻。我就故意满院子走,故宫一下子就变得干净了,多好。”

禁令伊始,西华门外常出现这样的“奇景”:故宫里的师傅骑着小车来到垃圾箱旁,一边抽烟一边发牢骚。后来,“师傅骑车抽烟”的画面被拍进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纪录片大热,这群真性情的匠人反而被单院长捧红了。

除了禁火禁烟,单霁翔还琢磨了故宫禁车的问题。在他看来,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都不允许车辆穿行,这是文化尊严。

于是单霁翔决定,紫禁城的开放区不准任何机动车辆通行,之后包括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内的贵宾,均须在观众开放区域之外下车,步行进入故宫博物院。这使观众安全得到保障,也使世界文化遗产重新拥有尊严。

2013年,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来故宫参观。单霁翔提前到了午门迎接,奥朗德就此下车,一路步行参观。10月,李克强总理陪同81岁的时任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有关部门提出能不能破例,让腿脚不好的辛格坐汽车游览。单霁翔说:“奥朗德总统率先不坐车进入,这样的制度还是应该坚持。”

折中之下,故宫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自此以后,所有贵宾,无论中外,再无例外。

单霁翔说,故宫要以人为本,一切为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温度的博物馆。上任之后,单霁翔发现在故宫游览时,女士上洗手间时常常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为此他和故宫团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女士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这一结论。随后故宫对洗手间进行了改造,甚至将一个职工食堂也变成了洗手间,自此女士在故宫中上洗手间排队的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

以前的故宫广场上没有一把椅子,游客们走累了只能席地而坐。单霁翔一上任就在故宫内安放了200把椅子,还把树坑填平做成树凳,游客们在故宫里逛累了也可以舒服地休息。

2015年,“故宫跑”一词刷屏网络,这也引起了单霁翔的注意。于是故宫将每天第一批游客入场的形式改为了“运动会”:早上8点前举行“开幕式”,在广场上先组织观众排队,开门后的“入场式”按照组别分组入场,观众们不论孩子还是老人都不用再“故宫跑”了。有的展厅观众人数太多,为了看展览甚至需要数小时的排队等待,于是故宫制作了二维码,观众用手机扫描就能知道展厅里的详细内容,节省了很多时间。

为了让游客不再经历痛苦的排队买票过程,故宫首先对端门广场进行了清理。将原来的商贩经营场地改造成售票窗口,大大缓解了买票排队的问题。随后又将故宫的售票口增加到几十个,开通了网上订票,以保证观众到故宫30分钟之内能买到票。在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故宫首次实现了全网售票,正式迈入“博物馆全网售票”时代。

在2012年之前,故宫70%区域是非开放区域,很多地方立着“非开放区,游客止步”的牌子,99%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观众看到的不到1%。年游客数量为700万人次。

到了2016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人次突破1600万;2018年首次突破1700万,达1754万人次,超过排在第二位的法国卢浮宫700多万人次。

2019年的1月-2月,“故宫游客量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51.8%,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了50%;在开放区域上,过去我们只开放30%,到今天已经开放超过了80%。”单霁翔透露。

在单霁翔的带领下,作别了过去的故宫完成了一次优雅的转身:一道宫门,不再是两重世界。

让每件文物光彩照人

单霁翔有一段关于文物保护的名言,他每次公开演讲都会说:“这些文物,当它得不到保护,它就没有尊严,它蓬头垢面。但是得到保护、得到展示以后,它就光彩照人了。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2690件文物藏品,每一件必須要光彩照人。”

受命上任的单霁翔,第一项工作他就开始走,一间间房屋地走访、察看故宫。这一走就走了5个月,踏破布鞋20余双,他也终于走遍故宫9371间房屋。

单霁翔上任之初,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不见天日。来故宫的观众虽然多,但80%都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很少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物。

在他的逻辑中,一帮子人关起门来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把故宫的门进一步打开,反而更有利:“当人们获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的时候,文物才更安全”。

通过一件一件地精心修缮,随着雕塑馆、古建馆等专馆的设立,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文物得以妥善安置和展出。

到了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达到80%以上,已经有8%的文物向公众展出,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目前还把全部的1862690件文物藏品都公布在了网上,人们在网上就可以查到任何一件藏品的信息。不仅如此,故宫还设了3个摄像室,源源不断把这些藏品照片、古建筑照片拍摄后上传到网上,供人们查阅。

2016年爆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火了文物修复话题,一贯以严苛而著称的豆瓣亦给出了9.4分的高分。因而,“文物医院”也更为大众所知晓。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群“貌似普通、身怀绝技”的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故事,一改纪录片板起面孔讲话的风格,从年轻的视角出发,用轻快的节奏和平易近人的口吻,把庄严肃穆的紫禁城,变成了邻家小院。

“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世界技术力量最强、专业设备最多、修复人员最多的博物馆文物修复机构,希望能将故宫186万件文物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观众。”单霁翔说。

文物修复工作除了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耐得住寂寞。文物建筑修缮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详细记录,公开出版修缮报告,每一件文物都要用原工艺、原技术、原材料。从墙上摘下来的牌匾、楹联、贴落等都要准确测绘,修好后丝毫不差地装回原来的地方。修好一座古建筑,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而且一旦失手,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单霁翔介绍修复乾隆花园中最不起眼的一栋小房子时,修复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屋顶上这幅画背后的地仗,当时是用一种取自安徽山里的植物做的。于是我们找专家去安徽的山里找这种植物,又找到可以用这种植物做纸浆的传承人,经过上百次的研究取得成功,再把画重新裱上去。”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文物散发出带着历史印记的独特魅力。

现在,文物和古建不再冷冰冰地躺在这座庞大宫殿的各个角落,它们愈发光彩照人。每一个物件背后的故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挖掘并熟知,故宫变得有温度起来。

网红院长打造故宫超级IP

在单霁翔的大力宣传下,故宫火了。

“石渠宝笈特展”火了《清明上河图》,“青绿山水特展”火了《千里江山图》,《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医院和一批修复专家,《国家宝藏》又火了乾隆“瓷母”、秦代石鼓。

人们开始关心故宫的景色。一组故宫的红月亮,点击量为 2000 万;一场紫禁城的雪景,点击量为 5000 万。单霁翔说,未来故宫要成为亿万级、十亿万级观众的博物馆,就要靠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 1862690 件故宫所藏文物的信息。从创建 APP 到建立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绘画、数字织绣……经过不断地努力,故宫已有了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且其功能不断完善。

2019年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网正式对外发布“紫禁城上元之夜”的公告,故宫首次开放夜场,在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举办灯会,观众可以通过免费预约获得仅有3500人的名额。消息一出,引起巨大轰动,预约票开场不到10分钟,就已被预约完毕。网友形容这场预约抢票的难度堪比车牌摇号以及春运抢票。

早在2008年,故宫就成立了文化创意中心,尝试文创产品的开发,但一直未能取得较大进展。转机出现在2013年,也就是单霁翔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的第二年,当时,台北故宫推出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这令单霁翔看到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机会。

单霁翔说:“我不懂时尚,也不懂新鲜词汇,但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

因此故宫开始拉着皇帝妃子、宫女侍卫一起傲娇卖萌。产品也从满足游客需求入手,娃娃、钥匙链儿一看就是故宫形象,而且物美价廉、好玩儿、生动,它们也是第一波火起来的文创。

如今的故宫不再是一座高傲威严的紫禁城,它富有生活气息、风趣幽默。单霁翔无疑是成功的,他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变革,也影响着历史的传承。

目前,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在淘宝上的粉丝超过279万,《胤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9款APP,下载量累计突破450万。除此之外,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宮》也让年轻人参与设计文物衍生商品,诸多“爆品”因此诞生。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绝对的“网红”,而且还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看人群中,有70%是“90后”,新时代的互联网土著,爱上了千百年前的古代文物,大有一种时空碰撞的既视感。

单霁翔表示,《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很多地方与故宫的气质相投,“年轻人在关注这部纪录片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进了故宫博物院,故宫仿佛也年轻起来了。”

就这样,他把一个四平八稳的故宫“调教”成了网红,他自己也被网友捧成了网红院长——不仅是故宫和单霁翔,连故宫的猫都成了网红。

流量背后是赚到盆满钵满。在2019年2月举办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单霁翔在谈到故宫财务时表示,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0亿元,到了2017年,达到了15亿元。仅凭文创单项,故宫就完成了15亿元的营收,而这一数字,超过了当时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

2020年,这座永乐皇帝建造的紫禁城即将迎来它的600岁生日,单霁翔希望:“要把一个辉煌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谢谢单院长,不想让他退休……”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对他的赞美和不舍,是他曾经为这所古老宫殿所做一切的最佳注脚。

在关于他退休的一切评论中,最为中肯的一条或许就是:“他真的是改变中国文博事业的人。将今天的故宫放之于故宫近600年的历史长河看,将它新的一年与旧的一年对照看,即便再苛求于某些细节,我们也完全不能否认它的开放与成熟。”

猜你喜欢

单霁翔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之旅
单霁翔的再也不敢
紫禁城365
单霁翔的再也不敢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单霁翔:用“新”守护故宫
单霁翔:故宫“看门人”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