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祖父关纯厚与奉天贫儿学校

2019-07-08关键

慈善 2019年2期
关键词:奉天祖父学校

关键

关纯厚,字思九,医号古今人,1895年生,辽宁沈阳人。在1919—1931年期间,担任奉天贫儿学校的义务校长。

奉天贫儿学校,是爱国人士阎宝航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专门招收贫苦孩子免费上学的学校,这在当时的东北尚属首创。

阎宝航出生于辽宁海城望台乡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因为家庭贫寒,没钱上学,阎宝航12岁时还在帮父亲干农活和给村里人放猪。这期间,他经常偷空到村里的私塾馆窗下听课,日积月累,竟也能熟练地诵读课文,爱惜人才的私塾老先生便免费接纳他成了一名学生。就这样,阎宝航接受了几年的旧式启蒙教育。1913年,阎宝航考上奉天两级师范学校,这是当时东三省的最高学府。

在毕业实习期间,阎宝航时常参加设在沈阳大南门里的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的学生集会。阎宝航就是在这里与张学良相识并成为挚友,也与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他还结识了一些中外人士和社会名流。阎宝航在青年会活动中,增长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加认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常常思索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阎宝航在往返于青年会的途中,经常要经过大南门和小南门里一带。这一带是贫民聚居的地区,他们的子女无力就学,整天在街上玩耍,惹是生非,无所不为。崇尚“教育救国”的阎宝航看到此种状况,非常着急。他想,如果中国如此下去,国将不国。渐渐地在他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免费的学校,要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儿童免费接受教育。

阎宝航首先想到了利用青年会的英文夜校晚间上课,白天则空着无人使用的条件,借用夜校开办学校,让贫苦儿童免费上学。这个想法征得了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的支持,当即捐款10块大洋,作为开办费。随后,阎宝航亲自到大南门里一带贫民居住区进行招生,说明不收任何费用,还供给书籍、纸笔、石板等,家中只要送小孩到景佑宫贫儿学校去念书就行了。这一举措,在当时广为流传,“沈阳城出了新鲜事儿了,白念书,不花钱,且供给书籍纸笔,从来没听说有这等事。

阎宝航免费办学的消息不胫而走,老百姓有的相信,有的半信半疑。在观望中,阎宝航第一次只招到六七个学生。人数虽少,但阎宝航决定开始上课。随后1918年4月18日,阎宝航在大南关里景佑宫挂出了“奉天省城贫儿学校”的牌子,并以此日作为创办纪念日,标志着奉天贫儿学校诞生了。

贫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专收无力就学之贫苦儿童,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并注重道德教育,以完全其人格。”阎宝航与同学魏益新、张璞山共同参加建校和教学工作,他们轮流上课。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眼见为实的学生家长就相互介绍,学生渐渐多了起来。

但当时景佑宫作为教室其条件十分艰苦,教室内只有长凳数十条,没有书桌。学生们听课时只能坐在凳子上,手里拿着书,写字时得跪在地上,长凳当书桌。由于经费困难,冬天无煤生火,每节课后,学生们只能到院内大石碑包座上晒太阳取暖。贫儿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在阎宝航等爱国人士的努力下,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1919年,阎宝航任青年会干事期间,由于社会活动过多,牵扯许多精力,并要到北京参加青年会的学习,因此不能专心于贫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为了谋求学校的发展,特聘其师范时期的同学,我的祖父关纯厚担任贫儿学校的义务校长,阎宝航则出任该校的理事。

祖父上任后,在阎宝航等人的全力支持下,贫儿学校的校务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并正式成立了校董会,校董里还包括了当时沈阳的一些社会名流。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详细的办学计划。祖父还专门制定校训,要求每个学生以此对照自己,并身体力行。为培养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学校还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并把所做的好事记录在日记上,以备老师检查。因此,在贫儿学校中,学生之间互相团结,风气很正,打架斗殴事件很少发生,学生们也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随着奉天贫儿学校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社会各方面对贫儿学校更加重视。1922年3月,经当时的奉天省长王永江同意,拨大南关双小庙子地区,作为学校的校址。共设总校和四所分校。贫儿学校的招生范围扩大至全市,全校人数最多时达2000余人,教职员20人以上。

自贫儿学校成立以来,经费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但有幸得到了张学良的大力支持。1919年,祖父第一次参观贫儿学校就捐巨款。从此祖父与张学良将军开始相识、相交。在他的影响下,奉天的许多政要、社会贤达等都纷纷捐助。郭松龄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吴俊升都慷慨解囊相助,韩敬之的杂技团、程砚秋所在的京剧团也进行义演为贫儿学校捐款。

随着贫儿学校的发展壮大,为了改变只靠募捐办学的局面,祖父决定筹建工厂、农场。 1927年,时任奉天省长刘尚清给学校拨地54亩作为工厂和农场基地。张学良、余庆澜、张惠霖、东三省官银号等共捐款5万余元,用做建厂费用。1929年,开始动工修建工厂、农场。到1931年,貧儿学校已在沈阳大北边门外建成厂房110间、学生宿舍20间,其余空地留作农场。家远的学生有了住处,学校有了自己的工厂、农场,也解决了贫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问题。

1930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到沈阳参观贫儿学校时,看到学校具有如此之规模,大为慨叹:“熊希龄先生以国务总理的地位和声望,费很大力气才办成了北京香山慈幼院,你们以师范学校毕业生,无权无势,无名无力,竟凭一种志愿,白手起家,创造出如此业绩,确是难能可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大肆烧杀抢掠,好多工厂、学校遭到破坏,奉天贫儿学校也未能幸免,被迫停办。当时的伪满政府想让祖父出任“教育部长”,企图利用他在教育界的声望及与张学良的关系来控制东北教育界。祖父断然拒绝,随即带领27名孤儿来到北平,并参加了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创办32个东北流亡学生简易食堂,自任食堂主任救济东北流亡学生。

日本投降时,祖父在一次东北好友庆祝光复的聚会上,又谈起了贫儿学校,不仅感慨万千。他说,每当在街上看到讨饭的孩子,心里就隐隐作痛,就想起当时的贫儿学校。祖父当时向大家承诺说: “等少帅放回来了,我就回东北还办贫儿学校,办贫儿工厂,贫儿农场。”

奉天贫儿学校自1918年至1931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培养出学生数千人。原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原福洲部队副政委王景义,原辽宁省民政厅长李清等老同志,都曾受教于当年的贫儿学校。正如祖父后来所说的那样:那时在沈阳有多少穷人家的孩子、孤儿都收进了贫儿学校,读书、劳动,最后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使得贫儿学校不仅为数千名贫苦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以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办学成绩卓著,加之教育家黄炎培的大力举荐,当时的辽宁省教育厅还给阎宝航颁发了教育奖章,以嘉奖学校公益助学的功绩。

猜你喜欢

奉天祖父学校
祖父瓷
影像志
清末移民对奉天地区粮价的影响
奉天讨罪
学校推介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教育问题的研究
鸡犬不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