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课桌文化”及其引导机制

2019-07-08黎立夏许胜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学

黎立夏 许胜利

摘   要 学生是学校亚文化的创造者,“课桌文化”是学校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课桌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内容具有目的性、私密性、专一性;表现形式个性化、多样化;年龄特征相关联、追星偶像特点鲜明。其类型主要分为理想励志类、吐槽释放类、作弊内容类、彰显个性类、信手涂鸦类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学校生活的紧张性和压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理想说和励志说、流行说和从众说、抗争说和释放说、娱乐说和游戏说。最后从原则和途径两方面阐述中学“课桌文化”的引导机制。

关键词 学校亚文化  中学“课桌文化”  类型与特征  引导机制

“课桌文化”是指学生在课桌上书写、刻画各种语言文字、诗词警句、公式符号、图画等的总称。中学生的课桌有着鲜明的特征,上面有着学生刻画的各种内容,我们称之为“中学生课桌文化”。课桌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所拥有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也就是学生亚文化。中学生的“课桌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打油诗、青春偶像、流行音乐、名言警句、定理公式、英语单词、理想期待、人生目标以及图画等等。这些内容展示了学生的自我迷茫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学生在学校的“原生态”生活。“‘课桌文化隶属于校园文化,但与校园文化的总体特征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校园文化相比,它有自身的特色:它是学生自愿的非团体、无组织性的活动;内容是学生心理的真实体现,可靠性强,所表达的意思纷繁多样,好坏不一。”[1]“课桌文化”是一扇窗口,折射着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中学“课桌文化”的特征

1.内容具有目的性、私密性、专一性

目的性,“课桌文化”所表达的内容目的性比较明确:倾诉或者吐槽;是励志或者发泄;追星或者游戏;等等。所写的内容都是有着鲜明的目的性。私密性,课桌是学生的私人空间,也是个人的领地。一般而言,课桌要伴随初、高中生各三年,课桌文化是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是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的标志。一大串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古典诗词等等,碎片化的写作空间,碎片化的阅读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专一性,学生的座位是固定的,座位具有专一性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个课桌就是个人所专属的,也正是此状态导致“课桌文化”有着明确的个人标志。

2.表现形式个性化、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学霸型的学生立志考上一流的985、211名校,他们课桌上的内容大多是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话语,如“北大、清华是我心目中的最爱。”“好好努力!我一定要考上985。”此外,男生和女生在“课桌文化”上的差异性也表现得特别明显。将精美的自我激励卡片贴在课桌上,或者在桌上写上或刻上自我励志的话语,激励克服困难,努力自己前行;等等,对前途的憧憬,对美好大学的向往,都可以通过课桌文化展现出来。

3.与年龄特征相关联、追星偶像特点鲜明

初一的学生处于懵懂期,对中学的生活充满好奇;初三的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高一的学生刚刚摆脱中考的竞争,此时的“课桌文化”主要是吐槽涂鸦的居多;高三的学生,马上面临高考,其课桌文化更多的是与高考相关联,与人生志向理想联系更为密切。此外,中学六年,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偶像,如周杰伦、赵丽颖这些明星偶像也进入学生的课桌文化,还有网络流行的影视、音乐、流行词汇等都会出现在“课桌文化”上。

二、中学“课桌文化”的类型

中学生在课桌上写诗作画、抄写各种公式、英语单词、名言警句,或抒发理想,或传递信息,或表达看法,评论时事表达不满,寄情于自己的明星偶像,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传达出部分中學生的特殊心态。中学生的“课桌文化”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凡此种种,都表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课桌文化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课桌语言,属于以书写形式流传的一种特殊的校园民俗文化。”[2]

1.理想励志类

这类“文化”表明学生的志向。中学生充满激情,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初中生渴望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高中生渴望考上985、211,“双一流”大学,去自己喜欢的城市求学。励志是“课桌文化”重要的功能,如“北大、清华,你要等着我”。再如,当考试不理想时,有学生写下“桑提亚哥,永远打不败的人,我的偶像”。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主人公作为激励自己的偶像,激励自己前行。这些话语能激励学生本人,是他们在学习中,尤其是遇到挫折、战胜困难时的精神动力。

2.吐槽释放类

这类“文化”是学生表达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有的同学对学校食堂的伙食不满意,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了少受罪,少吃食堂的猪食,我必须早点离开这里,所以必须好好努力学习。”当遇上老师拖堂时,学生写出“再不下课扁死你”,发泄自己的不满。遇上作业过多时,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囚徒的日子,真的是生不如死”。这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

3.学习内容类

课桌上抄写比较难的、容易误写的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语文名句默写中易错的字等。还有类似的文科中历史、政治、地理中难以记忆的重要知识点,如历史大年表,再如有的同学甚至贴上了微型的中国和世界地图。既有助于平时积累记忆,也有利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此类“课桌文化”有着自身的价值,许多重要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学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反复地记忆消化,最终牢记于心。

4.彰显个性类

这类“文化”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重在突出自己的独特。如有的画一柄小的雨伞;画个小船、小动物、小植物;甚至画上千奇百怪的东西;有的画上一座小山,或者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者刻画某些明星的名字,如“范冰冰”“周杰伦”等。总之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5.信手涂鸦类

这类“文化”都是一时兴起,率性而为,有时是有感而发,更多的是无所事事,信手涂鸦。如“读书真无聊,不如回家睡大觉。”“老师,你酷毙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不再多,我生待明日,大学成泡影。”“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睡觉是睡觉者的座右铭。”“平时不努力,考试徒伤悲。”

三、中学“课桌文化”形成的原因

“课桌文化”是学生自我保护的本能机制,枯燥乏味的学校制度化生活需要“戏仿策略”,而“课桌文化”则是“戏仿策略”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对制度化教育的反抗以及由此创生的对制度的‘戏仿策略成为中小学生游戏化生存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戏仿策略指的是通过以游戏的方式或夸大其词的方式对现行体制加以‘软抵抗,并对当下的主体存在赋予新的意义的方法,可视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存策略。既然人的生存无法逃避制度的规训,那么索性将制度的功能无限放大,接受之,模仿之,从而在表面妥协的过程中寻找制度本身的漏洞以释放生命主体的活力,实现个体精神的自由,即对制度采取一种游戏化态度。”[3]

1.紧张性和压抑性

中考、高考的压力,全日制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我们几乎都是跑着去上厕所的”,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就是考试。在这样紧张的校园生活中,学生必然会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让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中考、高考指挥棒下,校园的生活是压抑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家长的期望,教师以及周围同学竞争的学习氛围,都让人的心情变得无比的沉重。每个月甚至半个月,有时候几乎是每周的大型考试,则必然涉及到成绩,就有排名。排名让学生感到压抑,无论是成绩理想的学生,还是成绩不优秀的学生,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

2.开放性和创造性

校园看似是封闭的,可实际上却是开放的,表面是封闭的,内在却是开放的,尤其在当今开放的社会,更让校园变得更为开放。学生利用手机接入互联网,在这个开放虚拟的空间,QQ、微信、微博等为学生提供了条件,网购也是学生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总之,虚拟的网络世界本身就有开放性的特征。美好生活离不开创造,创造是一个人的天性,是一种本能。尽管我们外界总是感觉到应试教育的压抑,学生的校园生活似乎有着生活在地狱的感觉。这只是外界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断,是一种错觉。无疑校园生活具有紧张压抑的一面,但是学生天生的本能,拥有无比丰富的创造力,无论多么紧张压抑的校园生活,学生都会用他们的才华,富有的创造力将校园生活变得不那么紧张,甚至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3.理想说和励志说

理想说。无论我们怎么批判校园生活,但是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校园生活尽管有不如意的一面,但更多还是美好的,在这里有着无比美好的记忆。在学生时代,校园是我们精神栖居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在这里追求自己的理想,树立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同学为自己未来而拼搏奋斗,这本身就是无比美好的事情。励志说。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处于青春勃发时期,他们有着无比旺盛的精力。尽管学校的生活本身是无比紧张的、甚至是压抑的,可是学生们有着天生的创造力,他们用自己聪明才智,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可以改变这种紧张,这种压抑。他们有足够旺盛的精力,这种旺盛的精力可以产生创造力。正是由于“课桌文化”的创造性具有励志的功能,引导学生追求理想,为诗意的远方而努力。

4.流行说和从众说

流行说。社会流行的东西,校园都有,很多社会的流行文化,如流行词汇,最先都是在校园流行,从校园流行到社会的。正是由于校园的流行性,从而校园是开放的,开放的校园可以与社会接轨,最为本质、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校园的流行功能,流行性与开放性相辅相成。从众说。“课桌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普遍存在,很多情形下,學生看见别人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课桌文化”,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也制造自己的“课桌文化”。所谓的“从众(conformity)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指引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4]。

5.抗争说和释放说

抗争说。当学生学习困难时,人生困惑时,厌倦学习时,他们需要反抗的途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课桌文化”给学生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便利了学生学习和生活。“课桌文化”让单调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有了多种可能。“课桌文化”是学生抗争的方式。释放说。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满,利用“课桌文化”的隐蔽性,发泄不满,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课桌文化”让学生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让紧张心情变得轻松,从而精神生活得到了满足,压力得到释放。

6.娱乐说和游戏说

娱乐说。人离不开娱乐,紧张的学习生活更需要娱乐。“课桌文化”可以让学生情绪得到释放,得到娱乐,在课桌上写下或者刻画自己喜欢的歌曲、游戏、影片、明星的名字,这是学生娱乐的一种方式。“课桌文化”那些调侃的内容,搞笑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娱乐的成分。游戏说。在网络上游戏,是学生释放自己情绪最为重要的方式。游戏功能,无论对于什么类型的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认真学习的学生,可以把游戏作为休息的方式;不爱学习的学生,通过游戏找到自己的精神慰藉。“课桌文化”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一种游戏精神的态度展示。“游戏精神召唤的是一种自由和自成目的性的精神,是一种自由、愉悦的内心体验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3] 那么“课桌文化”也有类似于网络游戏的这种功能,通过“课桌文化”抒发自己的感慨,获得愉悦,达到游戏的目的。

中学生的课桌专一属性,使得中学生视其课桌为自身所拥有的、如眼睛一样重要的物品。因而“课桌文化”作用更多显示的是积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一面。

四、中学“课桌文化”的引导机制

我们应该看到“课桌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充分克服其消极不利因素。“课桌文化”如果引导得法,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的课桌一般都是一人一桌,每位学生有固定的桌椅。就中学生而言,课桌是属于他们类似于自己课本一样的重要的、具有个性鲜明特征的学习工具,学生一般都比较爱护,我们在引导的时候,要充分运用学生课桌的“私有属性”,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课桌文化”。

1.针对性与正面引导相结合原则

班主任应对班上每位同学的桌面情况大致了解,这就要求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做到深入、细致入微。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桌桌面,对每位同学的桌面内容有着较为明确的了解。“学生的桌面上的文字,就是学生心声的写照。”班主任通过对全班同学“桌面文字”综合分析之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对“课桌文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励志型的、标语式的桌面文字,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形来确定属于自己文字。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学生课桌的文字就展现学生的心声,我们尽量让学生课桌上的文字充满正能量,多有针对性地从正面进行引导。

2.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新生代的中学生,作为00后的学生,他们的个性鲜明,性格奔放,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对于他们的“课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学习生活的文化创意,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课桌文化”更需要的是理解、包容和尊重。学生抒发自己的心声,寄托自己情感,这是学生的权利。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他们所抒发的内容。学生是自主的,我们需要克服以往那种局限的、狭隘的思维,不再一味地排斥“课桌文化”。“自主性”是学生“课桌文化”最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自主性的“课桌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生的“课桌文化”需要自主,需要开放。“课桌文化”的自主性和开放性,让课桌文化充满活力,从而更有张力。

3.积极性与包容性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我们强调“课桌文化”的内容应该是阳光、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对学生的思想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健康的“课桌文化”让学生身心愉悦,也让他们成长得更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对于那些少量的“不积极”的课桌文化内容,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对那些表面看起来不和谐的内容,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引导。“课桌文化”的积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必须坚定遵循这一原则,但是我们更需要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那些所谓的“不和谐,不积极”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有创造性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课桌文化”,我们更需要用包容的心来对待,没有包容,班级的课桌文化就缺乏了多样性,更是少了鲜活性。学生通过“课桌文化”吐露心声,应该得到理解、支持、关爱和尊重;学生的性格是多样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元的,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对“课桌文化”予以包容。

4.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原则

我们应该充分综合利用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学校是学生的家园,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可利用课堂来引导积极向上的“课桌文化”。通过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科任教师为主体的形式开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有意识地重视“课桌文化”的建设,科任教师也应对课桌文化予以引导。学校有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应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校园活动来引导“课桌文化”,如班会课、读报课、黑板报、主题展板,校园辩论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台、电视台开展系列活动。

总之,中学生“课桌文化”重在引导,引导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应建设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课桌文化”,发挥“课桌文化”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让“课桌文化”负载满满的正能量,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成长中发挥其独特作用,这都需要我们做好多方面的努力和准备。

参考文献

[1] 陈秀玲,王涛.“课桌文化”透视—关于高校“课桌文化”的调查报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2] 王劲松.课桌文化的语体特征[J].修辞学习,2005(03).

[3] 齐学红.学生生存[M].南京: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4] 张志光,金盛华,等.现代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社,1996.

【责任编辑  鄭雪凌】

猜你喜欢

中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在快乐中学成语
积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平第二中学为例
锐意改革 砥砺前行——福州华侨中学简介之一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愿你慢慢长大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