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传统

2019-07-08李敏

学理论·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俄罗斯

李敏

摘 要:当代俄罗斯的战略思想与其历史发展脉络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追求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凸显精神力量的战略传统、着眼长远的战略远见以及灵活务实的战略取向等方面。这些思想传统潜在地影响着俄罗斯不同时期的战略制定和政策形成,也成为解读俄罗斯所做出的战略选择、预见其未来战略发展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俄罗斯;战略思想;思想传统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44-02

本文在关注俄罗斯战略思想时,将重点聚焦于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形势发展变化中逐渐沉淀并一脉相承下来的战略思想传统。

一、追求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对于大国地位地向往古已有之。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经过与蒙古鞑靼人的战争,使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并伺机进行扩张,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一方面通过武力扩张,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和部落,使国家实力得到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他通过与拜占庭最后一位皇帝的侄女索菲亚联姻,确立起国家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定位。俄国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在《俄国史》中这样评价:“这位莫斯科君主感到自己不论就政治力量来说,还是就东正教渊源和姻亲关系来说,都是拜占庭皇帝家族的继承者,因此,他用具体形式表明了他同这个朝代的关系:从15世纪起,在他的印章上出现了拜占庭的国徽—双头鹰。”[1]102从此,历代沙皇皆以此为目标进行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自伊凡三世开始,俄国沙皇以开疆拓土为己任,一步步实现建立强大俄罗斯帝国的梦想。对于沙皇的侵略扩张史,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它的方法、它的策略、它的手段可能改变,但是这一政府的主旨—世界霸权是不会改变的。”[2]78建国初期,当时俄国版图约280万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对外扩张,在苏联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地跨欧亚大陆、面积达2 2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即使是现在,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国土总面积仍有1 700多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历史上的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到今天的普京,都是拥有强烈大国意识的统治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俄罗斯战略传统中的大国情结,对大国地位矢志不渝的追求。正是这种思想理念决定了俄罗斯在任何时期不可能以“蕞尔小国”的身份偏安一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转向西方,积极寻求西方援助。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迟迟不肯接纳其融入西方世界,因为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俄罗斯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实力尚存的国家。尤其是俄罗斯拥有大国情怀和追求强盛、不甘示弱的战略传统,使其虽暂时遭受挫败,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提出了强国战略的目标,俄罗斯要在国际社会中确立牢固和权威的地位,这种地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俄罗斯联邦作为一个大国、当今世界的一个势力中心的利益。他还曾明确提出:“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2]78可以看出,普京所表达的正是俄罗斯战略传统中一直向往追求的大国梦想。

二、凸显精神力量的战略传统

自彼得大帝开始,以“双头鹰”自居的俄罗斯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其中也包括西方的战略理念和战略思想。著名的战略理论家约米尼、克劳塞维茨都曾在俄国军队中任职,约米尼的战略思想还曾得到沙皇亚历山大的肯定,并在俄国影响广泛。苏联时期,苏联国防部将德国战略理论家德克布吕克的著作《战争艺术史》全书译成俄文,并在译本序言中这样介绍:“在此领域中这是空前伟大的著作,不仅所用资料是空前浩繁,而其研究也空前严谨。”[3]357在俄罗斯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与继承发展相互交织、往复前进。俄罗斯一方面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战略思想理念,同时也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战略思想传统。最能反映俄罗斯民族特性的战略传统就是对精神力量的推崇。

彼得一世是俄罗斯战略思想“民族学派”的创始人。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俄罗斯逐步成为在欧洲颇具影响力的国家。此后,叶卡捷琳娜时期的苏沃洛夫元帅,他的战斗精神和战略思想直到今天仍为俄罗斯人民所铭记,成为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战略思想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756年俄罗斯与普鲁士的战争中,腓特烈大帝起初看不起俄罗斯,没把俄国军队放在眼里,骄横地宣称:“俄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然而,当看到苏沃洛夫领导下的俄军步兵如何拼杀后,国王大吃一惊。普鲁士军队在他们的作战报告中写道:“将俄国士兵击毙易,击溃难,而且,光是從肉体上消灭还不足以完全征服他们。”苏沃洛夫在其所著的《制胜的科学》一书中,特别重视鼓舞军心士气和发挥精神力量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当时使用的燧发枪性能极差,射速慢、杀伤力弱,苏沃洛夫提出,“要充分使用刺刀拼杀,子弹有时失误,刺刀不会失误,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这些通俗简捷的话语成为激励俄军士兵勇猛作战的精神指导。俄军的白刃突击、白刃格斗大大提升了部队士气,使与之对抗的敌军闻之胆寒。这些思想理念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相融合,成为俄罗斯战略传统的重要思想内核。在战场上,苏沃洛夫激励士兵:“要坚决守住!要打!我们是俄国军人!不是安逸自得之人。”[4]作家米哈伊夫在苏沃洛夫的传记中这样评价:“他的每一个行动,他写的每一行文字维护着军队的民族特性。”[4]363

此后,19世纪的米登将军也多次强调“精神力”。19世纪后期俄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思想家德拉果米罗夫也呼吁“回到苏沃洛夫”,在其出版的《战术学》中强调人员的战斗意志。1918年,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批准了红军全体官兵一律遵行的红军手册,在该手册规定军事和精神政治教育目的的最后章节里,一开头就简要地摘引了苏沃洛夫的军人手册中的一些原话。直到今天,苏沃洛夫的战斗精神仍为俄罗斯人民津津乐道,苏沃洛夫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战神”。为了继续发扬苏沃洛夫精神,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军事竞赛中设置了“苏沃洛夫突击”比赛项目。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开辟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梦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现进路
大学生内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思考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