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的二维时代逻辑

2019-07-08李瑶瑶

学理论·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自信

李瑶瑶

摘 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革命文化的内容是文化自信的丰富养分,革命理论奠定文化自信底色,革命理想信念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底气,革命伦理积淀文化自信底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创新发展中树立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做到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自信;时代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14-03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意在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可见,文化在一国的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由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部分构成,它们一脉相承但各具特色,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的较多,相比较而言革命文化并不是特别受学术界的青睐,本文试图论述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逻辑彰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就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不忘初心”“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等,强调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为什么如此重要,和它的历史形成密不可分。

中国近代社会的重大变革是革命文化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前期的探索失败,新文化运动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是近代社会中西文化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的摇篮。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知识分子,高举西方文化的旗帜,希望让西方文化的“民主”与“科学”成为改造中国思想文化的利器。一战的爆发无情地揭开了资本主义最本质的面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开始转向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介绍苏俄成功的经验等为主要内容。因为那个时候在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眼中,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我們努力的目标,走和苏俄一样的道路,才会真正改变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并非就是解决中国文化发展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能为我们所用,必须接地气,必须与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文化,才能创造出拥有我们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西方社会化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是西方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语言的晦涩难懂,后期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更多当作一种主义、一种政治理论、一种美好的理想存在。由于多种原因,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发生了“左”倾和右倾的错误思想,导致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落后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成了当时背负着使命与责任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难题。

在之后的思考与讨论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即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由此,毛泽东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的研究打破了马克思主义原有的高深玄妙、晦涩难懂的状态,很快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成为领导革命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马克思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2]

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就是“总结了新启蒙运动和以往新文化运动的全部经验,适应斗争形势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这一革命文化思想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也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二、革命文化内容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养分

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我们会看到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被当作等同的概念,但实际上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文化的核心成分。革命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在革命思想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革命理想上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革命精神上表现为高尚的革命情操,在革命伦理上表现为深切的集体主义和为民观念,在革命价值上表现为对民主、科学、自由等价值理念的奉行,在革命目的上表现为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及共产主义最高愿景的追求。它们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东方神韵、民族特质的中国革命文化,到今天依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一)革命理论为文化自信奠定底色

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形式相结合形成的,是被实践多次验证过的科学理论,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称革命理论是文化自信的精髓有充足的底气。

(二)革命理想信念为文化自信提供动力

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提出,饱含了对文化的高度肯定与认同,这种价值追求表现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革命文化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无论何时共产党人都保持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曾说过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3]这种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虽然是对共产党人说的,其实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说的。当今社会人们推崇物质利益至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不能迷失方向,更不能缺失精神动力。

(三)革命精神为文化自信增强底气

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不朽的成绩,离不开革命仁人志士的努力。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始终以共产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鞭策自己,在实践中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安危,大义凛然、舍生忘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们依然秉承着这样的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不仅壮大了党的力量,更扩大了党的影响,得到了更多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种力量激励大家,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革命伦理为文化自信积淀底蕴

中华儿女素来就有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优良传统。翻开历史,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中华儿女秉承着“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的革命正气,面对一次次的困难,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在没衣穿、没饭吃、没床睡的处境中,他们都不曾亵渎心中的道德底线,依然团结一致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革命仁人志士不顾个人安危的革命气节,甘愿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充分诠释了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为文化自信积淀深厚的底蕴,让革命文化焕发无所畏惧的力量。

三、在不忘革命文化的精神中坚定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已经被提到政党建设、治国理政、民族振兴的重要政治力量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新时代,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精髓,坚定革命文化自信。

(一)在深刻理解革命文化中培育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对革命文化的根本特质和时代价值做到真懂真信是第一要义。首先,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最根本的特质。革命文化并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革命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特殊的历史作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革命文化不只是历史的,更是现在的。其次,要正确理解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范的最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最为宝贵的財富。新时期,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剂良药,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时下,推动革命文化与时代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解读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使革命文化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在创新发展中树立革命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对革命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对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另辟蹊径,抛弃过往,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和汲取外来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因循守旧,更不排斥外来。对此,首先,坚守革命文化的本色很重要。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此时,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守文化的本色十分重要。革命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形成的,它本身就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充满活力与生命力,创新发展革命文化是在传承这些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民众对革命文化有正确认知,并坚定文化自信。其次,充实革命文化的内涵。我国革命大都发生在20世纪,革命文化更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如果我们仅仅把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停留在20世纪,革命文化的价值并不能充分彰显。新时代对革命文化的学习应当以客观条件的变化为转移,保持“文化内核”不变,结合时代丰富内涵,与生活接轨,与现实相连,汲取优秀的文化因子,创新性地充实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革命文化将会与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契合。

(三)在大力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强化文化自信

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传承和弘扬文化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条件,如何大力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历史事件的纪念不只是提升事件本身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一个纪念活动升华本民族对历史的再度认识,重温民族历史、强化民族记忆,使群体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社会记忆。这样的有纪念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同时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第二,充分利用革命文化的产品资源。革命文化的产品资源是宣传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文学艺术作品、图书影视作品等,都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让革命文化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第三,合理规划革命文化旅游的精品路线。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余,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的满足,革命文化以其独有的公益性、文化性、精神性等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如何充分利用革命文化遗址以及与革命遗址相关的历史事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价值,获得对革命文化本质最多的了解,是当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最神圣且饱含精华的一种文化。它不仅具有宝贵的价值,而且孕育出灿烂的果实。它虽然独树一帜,却和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在探析文化自信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革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革命文化必将为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和借鉴,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取得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文化自信
新时期我国革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