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各地·市场·企业·科技·国外

2019-07-06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猪瘟生猪

要闻

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5月16日,全国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切实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胡春华指出,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核心,加快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充分调动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切实解决养殖户不敢养、不想养和养不起等问题。要全面做好猪肉市场调控准备,积极推进产销对接,抓紧充实冻猪肉储备,积极发展禽肉等替代品生产,着力防范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异常波动。

胡春华强调,要加强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屠宰环节建立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压实猪肉制品加工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和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严防问题猪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场。要坚持不懈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抓紧推进分区防控,加快优化生猪产业布局,全面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努力构建适应国情的长效防控机制。

全国非洲猪瘟防控专题巡回讲座在哈尔滨启动

5月14日,农业农村部全国非洲猪瘟防控专题巡回讲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启动。讲座围绕非洲猪瘟基础知识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处置指南、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进行培训。举行巡回讲座旨在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强化防控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基层防控能力和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李文京、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王幼明,分别就非洲猪瘟基础知识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处置指南、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进行授课。培训课程通过卫星网络向黑龙江省各市、县进行同步直播,全省兽医系统、省农垦总局、龙江森林工集团和大型养殖场、大型屠宰企业的有关人员共3000余人,通过省农业信息中心远程培训系统收看了讲座。

各地

河北省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5月17日,随着近50家农牧业领域单位代表集体表决同意,河北省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式成立。

据了解,联盟是经河北省科技厅备案的社会组织,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为盟员单位组成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盟的成立对于河北省肉牛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层的意义。通过把肉牛产业相关的,包括品种改良、饲养、兽药、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连接起来,借此实现提升肉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目标。目前,联盟已有理事单位41个、副会长单位29个、副理事长单位1个、理事长单位1个,并与8所大中专院校、5个研究所及推广、金融等单位建立合作。联盟的成立,既融合了肉牛产业创新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技术资源,又为科技、企业和市场之间搭建了相互沟通的交流平台,对于推动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将起到较大作用。

海南省启动7000吨猪肉储备缓解压栏

5月19日,从海南省防控非洲猪瘟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海南省启动7000吨猪肉储备解决全省生猪压栏问题。目前,海南省生猪存栏量411万头,超过100千克的生猪压栏58.5万头,预计还将新增42万头。针对生猪压栏以及生猪压栏导致养殖密度提高,风险加大,相关部门已选定储备基地,启动冷冻猪肉调节机制。

据了解,为做好生猪流通,海南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实施省内生猪调运通行证制度,以及屠宰场自行检测制度,破解生猪调运瓶颈。据悉,全省共分为疫区、高风险区和清洁区,三个分类管控措施,实行点对点生猪调运和产品的调运来保障供应。据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产品供应趋紧,价格上升。对此,海南省已调整禁养区、饲养区和限养区,优化养殖产业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和种苗场,确保基本产能不下降。

安徽省一季度食品总体合格率达98%

5月10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一季度,全省共完成32类食品1.4224万批次样品的抽样检测,合格样品1.3937万批次,不合格样品287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其中,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蛋制品等大宗食品的合格率均高于总体合格率。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4.7%;二是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4.1%;三是食品中微生物污染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2%;四是食品中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17.9%。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各地市场管理部门已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了产品风险,并对违法违规企业立案调查、依法处置。

山西省规范生猪屠宰企业“百日行动”启动

5月20日,从山西省畜牧兽医局获悉,山西省自5月20日起至7月底,将组织实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的百日行动,旨在规范全省生猪屠宰企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全省食品安全。

此次行动要求各市用100天的时间,做到“三清四明两解决”,即屠宰企业基本情况清楚、非洲猪瘟自检情况清楚、官方兽医派驻情况清楚;专项行动任务明、“两项制度”进展明、政府和企业责任明、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去向明;基本解决落后屠宰企业淘汰问题,基本解决官方兽医配备问题。7月31日前,农业农村部将发布全国所有合法合规生猪屠宰企业名单。预计今年年底前,所有生猪屠宰企业相关信息都将纳入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

市场

菜粕仍将偏强运行

5月初,美国高调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随后,中方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包括菜粕在内的油粕期货价格应声而涨。一方面,由于到船减少以及压榨开工率上升,沿海油厂油菜籽库存下降速度较快。据监测,截至5月17日,国内沿海油厂进口油菜籽总库存为72.9万吨,环比减少5.64万吨,降幅为7.18%。由于下游提货速度较快,油厂菜粕库存也继续走低。华南地区油厂菜粕库存为2.89万吨,环比减少0.23万吨,降幅为7.37%,较去年同期下降34.3%,为历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市场一度悲观地认为,豆粕以及相关粕类需求会急剧走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棉粕、花生粕、葵粕等相关杂粕供应数量有所下降,但家禽、水厂养殖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猪存栏量下降造成的饲料需求减少部分,豆粕以及菜粕需求形势依然较好。据监测,截至5月17日,国内油厂豆粕成交量为150.04万吨,沿海油厂菜粕成交量为4000吨。后期菜粕供应形势依旧偏紧,菜粕现货有望维持偏强走势。

猪价北高南低 后期价差将快速缩小

5月13日,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一季度以来,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进入二季度,生猪价格上涨态势在华南地区得到一定抑制,价格维持在低位;而西北地区猪价仍然处在高位。根据对多个生猪市场的定点监测,近期生猪出栏价格最高的是四川、重庆、浙江等地,价格在16~18元/千克,其次是华北、东北地区,价格稳定在14元/千克,南方地区的两广、海南、云南等几个省份的猪价较低。目前看,猪价存在较大的南北价差,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局面。

全国范围内猪价呈现较大的南北价差,出现了南方猪肉和猪肉制品运往北方的局面,使得过去我国的北猪南运变成了南猪北调,造成了一段时间内部分地区猪价连续出现上涨下跌、下跌上涨的震荡行情。有分析认为,目前南北价差较大,猪肉行情局部震荡的局面不会维持太久,很快南北价差将大幅缩小。现在出现价格震荡局面是因为华南地区生猪比较多,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当地会加速猪的出栏量,后期剩下的猪就会少,预计一个月后华南地区猪的存栏量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企业

峪口禽业推动肉鸡产业破局

5月18日,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峪口禽业”)培育的肉鸡WOD168荣获2019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奖(综合类)金奖。据了解,峪口禽业根据当前肉鸡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消费者、商品鸡和种鸡饲养者需求出发,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在深入挖掘育种素材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选育,科学的BLUP遗传评估,羽速性状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以及严格的疾病净化,最终培育形成WOD168肉鸡配套系。

肉鸡WOD168的成功培育,开启了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的新局面,丰富了国产白羽肉鸡品种,打破白羽肉鸡受制于人的局面,保证了种源的安全供给。同时肉鸡WOD168从品种、疾病净化、饲养、屠宰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提高了我国肉鸡种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小型白羽肉鸡生产各个环节标准化、规范化,加快了肉鸡遗传改良进程,进一步完善了肉鸡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白羽肉鸡自主培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保证食品安全。

华英正式通过无疫小区验收

5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70号公告,正式确认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英”),通过肉鸭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验收评估。据了解,华英作为一家全产业链的高端食品加工企业和以出口为主的综合外向型企业,此次成功通过农业农村部的评估验收,标志着华英在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层次。通过开展无疫小区建设,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水平,在行业内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肉鸭行业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力推动了国内肉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悉,“无疫小区”是指处于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一种或几种,规定动物疫病的若干动物养殖场和其他辅助生产单元所构成的特定区域。无疫小区是系统性生物安全管理的集成,也是国际公认的区域疫病控制模式。

京东农牧与元宝枫签署智能养殖合作项目

近日,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京东农牧,与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养殖和数字农业项目合作合同。京东农牧将为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技术解决方案,利用集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为一体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帮助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养殖智能化,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能,降低资源浪费。

据了解,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旗下“食为安”生态猪肉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标准检测,27项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公司以四川省广安市为核心基地,建设创新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养殖户养殖生态猪,带领广大养殖户脱贫致富。在今后五年内,成都元宝枫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京东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养殖的商品猪将不低于1030万头。

罗牛山4月生猪销量环比下降60%

5月17日,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牛山”)发布公告,公司4月销售生猪1.52万头,销售收入1672.99万元,环比变动分别为-60.07%、-67.45%,同比变动分别为-18.16%、-27.87%。1~4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9.12万头,累计销售收入11657.63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7.33%、9.26%。4月生猪销售量收入同比及环比减少。

罗牛山作为海南省规模养猪企业,自2016年环保改造逐步完成后,生猪销量开始恢复,3月生猪销售实现突破性增长,同比增幅达77%,但因4月全省公布非洲猪瘟疫情,销售受阻,环比下降超60%。但值得关注的是罗牛山冷链物流园的建成投入使用,将为企业增彩。据了解,罗牛山冷链物流园占地325亩,总投资16亿元,总仓储容量30万吨。

科技

牧医所揭秘蒙古羊肥尾表型的遗传进化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绵羊肥尾性状功能解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中国地方绵羊品种在适应性驯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基因组层面的选择和重组来影响绵羊尾型的遗传进化机制。该研究完善了绵羊尾脂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同时为绵羊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医学中心—基因组学(BMC Genomics)》上。

尾型是绵羊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可以提供能量、抵御恶劣环境,但绵羊肥尾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未能阐明。该团队对蒙古绵羊(肥尾)、藏羊(瘦尾)和欧洲绵羊(瘦尾)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选择性扫荡分析表明,13号染色体特定区段在中国蒙古绵羊中受到选择,在表现为肥尾表型的蒙古绵羊和伊朗绵羊中存在特定单倍型。对该区段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区段是反刍动物特异的逆转录转座子插入的热点区域,由此推测该反转座事件影响了上游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量,造成肥尾表型在蒙古绵羊中被固定下来,在肥尾和瘦尾绵羊杂交群体中得到证实。

草原所为草原火灾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刘桂香,主持完成的“草原火灾应急管理技术”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通过10余年联合攻关研究,建立起了集草原火灾实时监测与预警、损失评估、风险评价、火灾快速扑救及应急管理对策于一体的应急管理理论和技术体系。为相关部门做好灾前预警、灾时实时监测、灾后快速反应及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了我国草原火灾灾前、灾时及灾后一体化综合管理。

该研究取得了草原火险短期预测预报、草原火险动态风险评价、草原火灾损失快速评估等关键技术10余项;研制出适合我国草原火灾的大、中、小系列新型高效灭火机械设备23台(套);研制新型环保型草原火灾灭火剂和生产配套工艺2种;开发了草原火灾预测预报系统、火灾风险评价与制图系统、火灾动态风险评估系统等5套,建立了草原火灾应急管理指挥决策平台。该项成果可为全面提高草原火灾防治水平,大幅度减少草原火灾次数,有效控制草原火灾损失提供准确依据,有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国外

哈萨克斯坦人年均消费78千克肉类产品

5月11日,哈萨克斯坦Kapital.kz网站报道,ranking.kz网站发起的调查表明,2018年哈萨克斯坦人均消费肉类产品达78千克,较上年增长6.8%。其中,农村地区人均消费74千克;城市人均消费80.8千克。

从品种来看,消费量最大的是牛肉,2018年人均消费24.8千克,较上年增长3.8%。其次是羊肉,人均消费6.4千克,同比增长1%。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马肉(4.6千克,增长18.6%)和鸡肉(4.2千克,增长17.7%)。2018年,哈萨克斯坦人均肉类产品消费支出达9.1万坚戈(1坚戈约合0.024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5.3%。其中,农村地区人均消费7.38万坚戈,同比增长19.8%;城市人均消费10.36万坚戈,同比增长12.8%。肉类产品消费占哈萨克斯坦人均全年消费支出的14.8%,其中农村地区占比为15.3%,城市占比为14.6%。

新西兰召回可能含异物的牛肉产品

5月2日,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ZFSA)发布消息,New World Dannevirke正在召回特定批次的New World Dannevirke牌牛肉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塑料异物。产品名称为New World Dannevirke brand NZ Beef Prime Mince 、New World Dannevirke brand NZ Beef Premium Mince和New World Dannevirke brand NZ pork Mince,该产品在New World Dannevirke,Denmark Street,Dannevirke销售。此次召回不影响Kapiti Candy Co品牌其他产品。新西兰食品安全局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召回产品,可将其退回零售商处以获得全额退款。

俄罗斯扩大强制性标签商品清单范围

5月13日,据俄罗斯TASS社报道,欧亚经济委员会近期将扩大强制性标签商品清单范围,包括肉制品、鱼制品、杂货类产品(谷物、大米、面食、茶叶、咖啡等)、家用电器、婴儿食品、矿泉水、软饮料、乳制品、植物油、日用化学品等。俄罗斯前景技术发展中心(MDGP)已对上述所列的产品,进行强制性标识展开相关性实验工作,以免给市场参与者增加额外负担,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据悉,目前欧亚经济联盟仅对毛皮大衣和毛皮产品采用强制性标签要求,但俄罗斯对多个行业早已开展了自愿性标签实验。自2019年12月1日起,食品类产品也将被纳入到强制性标签商品清单中。

猜你喜欢

猪瘟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半年猪肉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