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壁软骨切除联合分区引流治疗 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

2019-07-06何利兴卢华陈志芳吴陆敬姜万富杨淑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前壁耳廓假性

何利兴 卢华 陈志芳 吴陆敬 姜万富 杨淑珍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1], 分布在耳廓区域时的界限清楚, 患者的皮温和皮肤颜色同正常情况下一致, 囊肿小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轻触可感觉到囊 性[2], 囊肿较大的患者可感觉到局部肿胀感。临床上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方法较多, 但临床效果存在差异性。本文旨在探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分区引流应用于耳廓假性囊肿治疗中的效果, 特择取本院收治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100 例开展本次研究, 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2 月收治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明确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 且满足临床相关诊断标准;②既往无耳部手术史的患者;③自愿接受术后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耳部感染史、耳部脓肿、耳廓外伤的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存在严重高血压或糖尿病未有效控制的患者;④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麻醉禁忌证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 例, 女18 例;年龄最大71 岁, 最小22 岁, 平均年龄(45.07± 8.65)岁;病程4~22 周, 平均病程(10.17±3.95)周;患耳:左耳30 例, 右耳20 例;囊肿部位:三角窝29 例, 舟状窝21 例;囊肿直径2.01~3.38 cm, 平均直径(3.11±0.53)cm。观察组患者中男31 例, 女19 例;年龄最大72 岁, 最小23 岁, 平均年龄(45.12±8.96)岁;病程5~23 周, 平均病程(10.24± 4.26)周;患耳:左耳29 例, 右耳21 例;囊肿部位:三角窝30 例, 舟状窝20 例;囊肿直径2.04~3.41 cm, 平均直径(3.17±0.56)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囊内搔刮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指导患者取端坐位, 对耳部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采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在囊肿前壁最低点做约10 mm 切口切开囊肿前壁, 排出囊液后, 伸入刮匙搔刮除囊肿前后壁软骨膜,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 在切口处放置橡皮引流条, 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口及耳廓各凹陷区, 调匀石膏做术耳术区外固定, 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第3 天去除石膏并取出引流条。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分区引流治疗。体位为仰卧位, 患耳朝上, 使用碘伏对患耳进行消毒, 常规铺巾和进行局部麻醉。作切口于耳廓前面靠近耳轮边缘且距囊肿边缘外侧2 cm 左右的位置, 切口深至软骨膜, 长度为囊肿周长的1/2 左右。对囊肿软骨膜和皮肤间隙采用眼科剪进行锐性分离, 直至囊肿边缘后将囊肿切开, 排出囊液, 彻底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和软骨膜, 注意将表面皮肤完整保留。使用手术刀将囊肿后壁被覆囊腔上的浆液纤维层刮除, 将变性、坏死的软骨清除, 对后壁软骨进行搔刮, 注意保持耳廓外形。依次使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 使用0-5 眼科缝线对切口进行对位缝合, 放置胶片引流条于每个解剖亚区低位, 引流口以3~5 mm 为宜, 使用酒精干棉球压迫成解剖亚区, 使用无菌纱布、绷带对术耳进行覆盖及包扎固定。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48 h, 之后将引流条拔除。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治疗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②统计两组患者局部肿胀、局部灼烧感、局部瘙痒、局限性隆起等耳廓不良症状发生情况, 并作比较。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耳廓症状消失, 耳廓外形恢复正常;有效:囊肿基本消失且耳廓外形基本恢复正常, 囊肿处存在轻度粗糙、僵硬感;无效:耳廓症状、耳廓外形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④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和1 年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7.15±2.00)d 及疼痛持续时间(1.34±0.32)d 均短于对照组的(10.38±2.73)、(3.61±1.39)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耳廓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肿胀、局部灼烧感、局部瘙痒、局限性隆起等耳廓不良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无一例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5 例(10.00%), 均为轻度感染, 且复发8 例(16.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 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时间 疼痛持续时间对照组 50 10.38±2.73 3.61±1.39观察组 50 7.15±2.00a 1.34±0.32a t 6.749 11.253 P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耳廓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耳廓假性囊肿的发生同耳廓胚胎发育过程不佳、耳廓局部受压刺激或者是耳廓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3]。临床一般采用磁片贴敷、紫外线照射、抽液后石膏固定、囊肿穿刺抽液等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保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存在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等不足, 感染发生率高, 而手术治疗能够彻底清除囊肿, 避免囊肿复发[4], 预后效果更佳。

前壁软骨切除术中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及软骨膜, 能够避免术后耳廓畸形, 降低复发率, 且该术式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愈合快。前壁软骨切除还具有以下优势:①前壁软骨切除术能够保持耳廓支架的完整性, 防止术后耳廓变形[5]; ②术中刮除软骨囊内面内衬浆液纤维层, 可紧密连接前壁及后壁软骨, 减少复发;③前壁软骨切除术中无需使用到特殊器械, 无需进行反复操作, 且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 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定期换药, 能够有效降低耳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6,7];④前壁软骨切除能够恢复耳廓软骨弹性及解剖形态, 清除耳廓假性囊肿处的炎症反应, 避免囊肿持续发展。前壁软骨切除后进行分区引流, 能够有效排出囊肿积液, 避免血肿形成[8-10], 终止囊肿的炎症反应, 有助于复合囊壁, 缩短治疗时间。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更短, 疼痛持续时间更短, 且耳廓不良症状发生率低, 充分说明了前壁软骨切除联合分区引流的临床疗效高;另外观察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且无复发情况, 表明联合治疗的预后情况更佳。

综上所述, 前壁软骨切除与分区引流联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安全有效, 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猜你喜欢

前壁耳廓假性
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及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阴道前壁脱垂的相关研究进展
如何分辨真假宫缩?
搓耳
——护肾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右束支阻滞合并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