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虾莲藕共作技术
——潜江市渔业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2019-07-05王淑娟舒娜娜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潜江市田块莲藕

王淑娟 舒娜娜 张 涵

一、案例简介

虾莲藕共作就是在莲藕池(田)中养殖小龙虾,在莲藕种植期间,小龙虾在池中与莲藕同生共长,最后实现小龙虾与莲藕双丰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养模式。该模式投入少,效益高,产品品质优。潜江市推广面积已达6万亩,亩产值1万多元。

二、主要创新点

小龙虾和莲藕是一对矛盾体,在莲藕出苫时,小龙虾往往会夹藕苫,破坏莲藕生长,影响莲藕产量。所以在传统的莲藕种植中,小龙虾是被清除的敌害。该模式通过在莲藕池(田)内开挖围沟和田间沟,在沟内种植水草,根据莲藕的生长情况调节水位,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是继虾稻共作之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又一成功探索。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创新过程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水域面积宽广,河渠交织,湖塘密布,全市水域面积26667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3%),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几年,潜江虾稻共作、池塘养虾呈井喷式发展,莲藕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莲藕池(田)内水质好,遮阴效果好,饵料生物丰富,很适合小龙虾生长。如何在莲藕池(田)中养殖小龙虾,潜江市水产创新团队受虾稻共作的启发,与农民一道开始了新的尝试。2011年在潜江市渔洋镇建立了50亩的虾莲藕共作试验基地,通过在莲藕田四周开挖宽0.8m、深1m的简易围沟,在沟内种值水草,主要从虾莲藕的矛盾入手进行技术攻关,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试验,亩平生产小龙虾30kg,亩增效益900元,初步解决了莲藕出苫期间,小龙虾对莲藕苫的破坏。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潜江市水产技术创新团队认真总结、分析,发现存在水草管理不善、水位调节不到位等问题,并且大胆设想围沟是否还可以加宽加深。

2012年,团队在龙湾镇建了150亩的试验基地,通过开挖宽3m、深1.2m的宽沟深沟,精心管理水草、适时调节水位的办法,在渔洋基地的基础上,不但有效解决了小龙虾生长和莲藕出苫的矛盾,而且小龙虾亩产提高到75kg,亩新增效益提高到2600元,亩产值10200元,虾莲藕共作试验取得成功,2014年至2017年又分别在总口管理区、后湖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在试验示范中,技术进一步得到完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效益情况见表1)。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推广,2017年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持起草的湖北省地方标准《虾连藕共作技术规程》,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颁布实施。

2.技术要点

莲藕池(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污染源、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渔塘、浅水湖区、低洼水田等适宜种莲的田块,面积宜在20亩以上。田块距堤脚2m向内开挖环形沟,沟宽3~4m,沟深1~1.2m,坡比1:1.5。面积较大的,可开挖田间沟。在沟内栽植伊乐藻。3月下旬-4月上中旬,种藕藕支按10o~20o角度适时定植。定植完成后,投放规格整齐、健康活泼的虾苗。达到在莲藕池中常年养殖小龙虾,莲藕种植期间,小龙虾与莲藕同生共长的目的。

表1 虾莲藕共作试验示范效益情况表

3.技术推广

为全面推广普及虾莲藕共作标准化技术,首先对各区镇乡水产技术人员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组织现场参观学习。其次是针对适宜养殖田块,分片区,对所在地莲藕养殖户进行培训。最后,是对新开挖的虾莲藕种养户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指导,在每个生产关键环节进行“面对面”的实地指导。通过技术培训,标准引领,提高了农民标准化养殖技术,普及标准化虾莲藕共作技术。

潜江市水产技术创新团队,自2011年、2012年建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虾莲藕共作试验获得成功后,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了700亩的面积,亩产小龙虾达150kg左右,每亩纯收入5500元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了农民种莲藕积极性,又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主要成效

1.经济效益

通过多年、多地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虾莲藕共作可亩产小龙虾150kg、莲籽260kg、藕带140kg,亩产值1.2万元。

2.生态效益

虾莲藕共作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将水产(小龙虾)养殖与水生经济作物(莲藕)的种植密切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化肥和农药用量明显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大大降低,莲藕和小龙虾的品质同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障。

3.社会效益

虾莲藕共作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可为水产加工企业提供藕带、莲籽、小龙虾等加工原料,拉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间接带动了当地物流、包装、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效益增值,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推广应用前景

莲藕属睡莲科植物根茎,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盛产于江汉平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生蔬菜品种,湖北省是全国莲藕生产第一大省,种植面积在6.31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

虾莲藕共作种养殖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都可以从事虾莲藕共作,可以充分利用老化渔塘、浅水湖区、低洼水田、废弃河沟。且具有低投资、高回报、生态无污染、风险小、简单易推广的特点,可复制可推广。

虾稻共作虽为各餐饮店、加工厂和其他消费市场提供大量的小龙虾货源,随着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餐饮消费火爆,国内市场需求猛升,仍满足不了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难以填补市场空缺。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预测:目前,中国小龙虾需求缺口近100万吨。发展虾莲藕共作可以弥补虾稻共作市场空缺,而且该模式与虾稻共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种植莲藕地区广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潜江市田块莲藕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光明使者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夏季这样管莲藕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潜江小龙虾发展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