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9-07-04孟莉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村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孟莉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基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几大要素,如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法治教育,夯实农业农村人才基础,健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发展;基层治理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乡村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本文将以乡村振兴推进实施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角度出发,探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层次偏低,专业人才总量不足

從总体上看,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总量不足的情况,有的专业人才还混岗到其他单位,未能发挥专业优势;在专业结构上,大部分农业科技人员知识老化,熟悉的多是一些传统产业和行业的技术,在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显得弥足珍贵,紧缺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人才队伍结构失衡,农业人才年龄老化

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在全国是普遍性问题,留在农村的基本是老幼妇孺。农业人才老龄化现象在各地都比较突出普遍,由于农村大多年轻力壮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以留守人员为主,所以年龄多数都在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现象比较

突出。

(三)人才管理体系不完善,流失严重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人才管理制度缺位,人才管理体系几乎空白。农业人才管理体系上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人才在农村中流失严重,没有形成完善的后续培养补充体系。

二、乡村振兴治理的有利局面

(一)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充分重视村民的自治力量,要保证在乡村治理中给予村民足够的自治空间行使其自治的权利,鼓励乡村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乡贤和精英人士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充分带动村民自治的能力和热情。村民会议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是村民进行利益表达与协商的渠道,要始终强调其自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村民会议这一重要形式培育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自治能力。

(二)明确“两委”职责

针对乡村治理中出现“两委”相互内耗的问题,要充分明确“两委”的职责,建立相应的合作分工制度,始终围绕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的目的使出合力。村党支部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头羊,主要在思想、组织和政治等方面发挥模范领导作用,村委会主要负责乡村的具体日常事务。村委会要自觉将自身置于村党支部的领导之下。村党支部的领导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要在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领导,要把事务性、技术性等问题充分赋权给村民自治组织。

(三)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

进入新时代,乡镇党委、政府在乡村治理中,首先,应该在思想和观念上要主动进行转变,将以往那种以管理为主的家长式观念转为促进社会发展,引导乡村多方主体积极参与自治的服务式理念。其次,乡镇政府要理顺自身与村“两委”的职责权限,改变过去单纯的行政“上下级”关系,构建乡镇政府与村“两委”之间主动引导与积极自治的健康关系。深入基层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着力建设以人民满意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三、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人才类型

由于农业自身的属性,加上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特点,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有很大差别,农村发展需要适合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

(一)理论科技型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高学历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以理论研究为主,理论研究模式能增强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能根据理论知识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迫切需要大批的农业技术人员,这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实践应用型人才

实践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要逐步创建以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型培养模式,鼓励农业管理人才深入农村基层经济组织,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机构管理工作中,不断从实践工作中获得新的体会。

(三)专业混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更加趋向于专业混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加上乡村振兴使农村生产和经营中的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程度有大幅提升,科技含量也在逐步提高,这就必须要有一大批既懂农村经济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治,天下安。只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治理格局,才能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善治乡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1).

[2]周少来.乡村治理:制度纠结性何在[J].人民论坛,2019(03):52.

[3]张会萍,周靖方,赵保海.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03):10.

猜你喜欢

农村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