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2019-07-03孙泓伦

艺术评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化版画创新

孙泓伦

摘要:中国版画艺术历经千年的时空飞跃,发展至今,仍然在世界绘画艺术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时它也搭建起了世界艺术文化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有利桥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与巨大的挑战。所以,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既要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兼收并蓄。因此,在版画艺术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同时,民族化则是中国版画艺术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版画   创新   民族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16-03

一、中国版画艺术内容

(一)中国版画起源及历史

中国版画艺术起源于早期的木板雕印术,距今约有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在古老的刻印文化以及造纸技术的基础上而出现的,没有具体的记载可考证。殷商时期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刻字,青铜时期钟鼎礼器上的铭文和纹饰图案,战国时期的模印瓦当和汉砖上的纹样等,为我们追溯版画的根源提供了考察依据。

进入唐朝时期,因经济、政治的繁荣稳定,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佛教僧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上现存最早并且带有明确记载的雕印品《金刚经》于20世纪初被英国人斯坦因盗走,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经卷刻者王玠为其病母亲施愿而刻。此经卷全长487厘米,高24厘米,由7块版印成,卷首有扉画,卷尾印有明确的题文。对于研究中国早期雕印技术、绘画形式、线描技法以及版式图文关系等方面,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贵实物。到了五代我国则进入了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政权不稳固,战乱频繁,所以这个时期的雕版印刷物并不多。

宋、元时期可以说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技术之精湛,都是前所未有的。宋代时期的雕印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兴盛起来,从原来的单一个体化走向了官方化、集体化。目前存世最早的宋代雕印经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藏于日本清凉寺。而同时期的辽、金地域也都发现有其经典作品。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发现的辽代《妙法莲华经》卷四扉画,其精美程度完全可与同时期的宋朝相媲美。

明、清时期的雕版画则达到了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巅峰时代,社会高度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促使我国古代雕印业无论是技艺还是艺术样貌的普遍化程度都是极为广泛的。明末时期的陈洪绶则更是一位版画巨匠,他的《水浒叶子》和《离骚》插图等作品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明代在刻印技术上也有所发展和突破,“饾版”和“拱花”技术的出现也将明代雕印版画推向了顶峰。同为金陵人的吴发祥和胡正言都先后采用了此技术分别印制了《萝轩变古笺谱》与《十竹斋画谱》,翻开了我国彩色套印版画崭新的一页。清时期著名的《芥子园画谱》是继明末《十竹斋画谱》之后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巨作,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并有着非常实用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了清代颇具影响力的版画佳作。

(二)我国古代版画的地域流派

由于明代后期我国雕印业竞争激烈,各地区出现了一些风格派别不同的作品。徽派雕印技术可以说是作为当时的主流。其雕工技术精湛,秉承了许多传统的雕印技术。还有许多其他地域的木版画在当时也都备受瞩目,如:建阳木版画、金陵木版画、苏杭一带的木版画等,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质朴的民间木版年画

随着我国古代雕印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版画不再单纯地服务于政权并且真正的融入到民间百姓生活,所谓“民间”就是百姓的文化。都是有关农耕、驅邪、吉祥、祭祀、娱乐、装饰等不同的功能。虽然还未发现有关于民间的木版画的实物,但在相关历史资料中有所记载,北宋时期就已普遍设有年画作坊,直到民国时期逐渐衰落。

我国民间木版画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地域风格,各地区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逐渐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面貌。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内容取材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等,色彩对比强烈,寓意吉祥、美好,风格独特并且地域性特点显著。

二、中国版画艺术所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问题

自中国木版画年画出现在宋代起,中国版画的历史要早于西方将近500余年,经历了繁荣到陨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我国便逐渐进入了救国图存的历史新阶段,也是我国屈辱史的开端。长期封建帝制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国家命脉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此时西方等国家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家不断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的发展必然受到了严重阻碍。直到“五四运动”后,我国版画才开始逐渐复苏,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先后将一些外国版画介绍到了中国,使国人受到了启发,开启了我国版画创作的新篇章,这就是他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

(二)创新与民族化

清末前,我国版画一直都是以木版画为主,板材与印刷技术上并没有明显的创新和突破,一直沿用古法。而科技的进步必然为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条件,西方早在15世纪就发明了新版种的版画“铜版画”,19世纪则发明了“石版画”,并沿用至今。所以其中的材料、制作方法和工具上等也更是和木版画的制作有了很大的区别。同时,新画种的传入也导致我国木版画随之衰落。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日本更是将我国古代传统版画的精妙之处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演变成了本民族的特色艺术“浮世绘”,并且还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可以看到,原本是我们国家创始的版画艺术,却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味地盲目仿古,才使得我国版画艺术渐渐陨落。如今我们的版画艺术形式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创新程度上并没有明显的进展。到现在,我们在版画创作过程中还是过多的沿用中国古代或者西方的传统,有的甚至一味地学习西方的语言,导致许数的作品太过西方化,缺少了本民族的艺术语言特征。而所谓创新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注入新鲜血液。所以在创新和民族化这个时代性问题上是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思考的。

(三)重视和认知程度

据资料显示,在国外很多专业美术类学校将版画纳入到专业必修课中,而我国的一些美术专业学校很少有将其纳入到课程中。由此说明,虽然版画源于我国,但纵观历史,其实版画受重视的程度并不高,它的艺术价值、特点和职能,在当时的古代社会也只会被看做一种单纯的技术服务政治和于各行各业,而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也并非单纯意义上是为了版画艺术的发展,而是解决当时人的思想问题,并且又再一次的服务了政治即当时的大众革命。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艺术形式也都在充分发展自身。各种艺术品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版画作为我国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较比其他艺术形式显然缺乏竞争力。从认知程度上来讲,还有很多人不认识版画,更不了解版画,很少有人会把它作为像国画或者油画那样去欣赏或收藏。导致大部分从事版画的人路很窄,版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这对未来版画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影响很大。

三、结语

中国版画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了如今的新面貌,也形成了中国艺术表现形式独具特色的一派。如今它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该要在社会民众对艺术的要求中有所启迪,有所发现和创新。不能总是身处“象牙塔”中孤芳自赏,坐井观天。如果我们只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去搞创作,没有去宣传版画的价值或者没有结合观众的审美意识,版画又怎么会被人们所接受呢?所以不要再让我国版画艺术落后下去。注重教育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既能从中得到学习又能培养兴趣爱好。但只抓初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还需要有社会的普及,这样由点到面的宣传才会使版画从有所认知到深入人心。站在市场的角度来讲,版画艺术的发展还需要市场作为支撑。要让版画作为艺术品就是要被观众所欣赏、收藏或者拍卖,否则它是没有价值可言的。而这个过程就是艺术服务于大众,要充分发挥版画的特性,让观众认识版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版画才会有更多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肩负起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共同努力将这古老的智慧结晶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民族化版画创新
版画作品选登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